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09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处理箱内设有泥浆池、沉淀池和蓄水池,泥浆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沉淀池和蓄水池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的中部设有过滤网,第二隔离板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泥浆池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该泥浆处理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以及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的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特别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主要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著称,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以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环保的“四节一环保”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项目通常使用塔机吊料斗进行混凝土浇筑,或成品砂浆拌和砌筑抹灰,施工完成后用水冲洗料斗或者搅拌机,冲洗后泥浆水都随意排放到场内未硬化区域,既污染施工环境又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以及便于清理的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泥浆池、沉淀池和蓄水池,所述泥浆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所述沉淀池和蓄水池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所述泥浆池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底板的一侧铰接在处理箱上、其他侧均通过一锁紧机构锁紧在处理箱上。所述活动底板的其他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贴紧于处理箱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旋转部和卡紧杆,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设于处理箱上,所述卡紧杆固定在旋转部上且卡紧在翻边外侧。所述活动底板四周设有密封橡胶条。所述处理箱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吊耳。所述处理箱每侧吊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处理箱、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均采用钢板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处理箱内设有泥浆池、沉淀池和蓄水池,泥浆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沉淀池和蓄水池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的中部设有过滤网,第二隔离板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泥浆池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将废弃泥浆注入到泥浆池中,较大废弃物被过滤网和第一隔离板阻隔沉淀到泥浆池的底部,较小废弃物和泥浆水经过泥浆池和沉淀池之间的第一隔离板中的过滤网,进入沉淀池中进行二级沉淀,沉淀完成后的上清液经过沉淀池与蓄水池之间的第二隔离板上的导水管流入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水既不污染环境也可进行水资源回收利用。泥浆池的底壁设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当泥浆池内的废弃沉淀物较多时,打开闭活动底板,倒出沉淀物即可,沉淀物处理方便快捷。该泥浆处理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以及便于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的泥浆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的第一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的第二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处理箱;11、吊耳;2、泥浆池;21、活动底板;211、翻边;212、密封橡胶条;3、沉淀池;4、蓄水池;5、第一隔离板;51、过滤网;6、第二隔离板;61、导水管;7、锁紧机构;71、旋转部;72、卡紧杆;8、排水管;9、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1,处理箱1内设有泥浆池2、沉淀池3和蓄水池4,泥浆池2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5,沉淀池3和蓄水池4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6,第一隔离板5的中部设有过滤网51,第二隔离板6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61,泥浆池2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21。将废弃泥浆注入到泥浆池2中,较大废弃物被过滤网51和第一隔离板5阻隔沉淀到泥浆池2的底部,较小废弃物和泥浆水经过泥浆池2和沉淀池3之间的第一隔离板5中的过滤网51,进入沉淀池3中进行二级沉淀,沉淀完成后的上清液经过沉淀池3与蓄水池4之间的第二隔离板6上的导水管61流入蓄水池4中,蓄水池4中的水既不污染环境也可进行水资源回收利用。泥浆池2的底壁设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21,当泥浆池2内的废弃沉淀物较多时,打开闭活动底板21,倒出沉淀物即可,沉淀物处理方便快捷。该泥浆处理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以及便于清理。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活动底板21的一侧铰接在处理箱1上、其他侧(三侧)均通过一锁紧机构7锁紧在处理箱1上,使得活动底板21合闭结实,打开方便。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底板21的其他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211,翻边211贴紧于处理箱1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7包括旋转部71和卡紧杆72,旋转部71可旋转地设于处理箱1上,卡紧杆72固定在旋转部71上且卡紧在翻边211外侧。活动底板21上翻到贴紧于泥浆池2各侧壁的底部时,活动底板21的各翻边211贴紧于处理箱1上,转动旋转部71使得卡紧杆72下翻卡紧在翻边211的外侧,即能实现活动底板21的关闭;反之,转动旋转部71使得卡紧杆72上翻脱离翻边211时,活动底板21下翻即能实现打开。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底板21四周设有密封橡胶条212。活动底板21四周设有密封橡胶条212,在活动底板21关闭时,密封橡胶条212与泥浆池2的侧壁底部紧密封闭,防止泥浆池2在使用过程中渗漏泥浆。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处理箱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吊耳11。具体地,处理箱1每侧吊耳11的数量为两个,便于通过起重设备将处理箱1吊运转移,满足不同施工部位产生泥浆的处理。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蓄水池4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8,排水管8上设有排水阀9。当蓄水池4内存水达到一定量时,打开排水阀9通过排水管8排放到指定区域。本实施例中,处理箱1、第一隔离板5和第二隔离板6均采用钢板制成。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设有泥浆池(2)、沉淀池(3)和蓄水池(4),所述泥浆池(2)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5),所述沉淀池(3)和蓄水池(4)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6),所述第一隔离板(5)的中部设有过滤网(51),所述第二隔离板(6)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61),所述泥浆池(2)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开口的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设有泥浆池(2)、沉淀池(3)和蓄水池(4),所述泥浆池(2)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板(5),所述沉淀池(3)和蓄水池(4)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板(6),所述第一隔离板(5)的中部设有过滤网(51),所述第二隔离板(6)的中部贯穿有导水管(61),所述泥浆池(2)的底壁为可开闭地活动底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21)的一侧铰接在处理箱(1)上、其他侧均通过一锁紧机构(7)锁紧在处理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21)的其他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211),所述翻边(211)贴紧于处理箱(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中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旋转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刘道旺唐才晋靳立德靳廷斌谭鹍高干雷益琛王森李树贵刘兴峰郝立杰杨庆孩周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育兴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