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705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池、蓄水池、抽水泵和细滤设备;过滤池的进水端口与河道连通,过滤池的出水端口与蓄水池连通;过滤池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填充有石块;第二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填充有细沙粒;抽水泵设于蓄水池中;细滤设备包括进水仓、净水仓、过滤筒和排污管;抽水泵的输出端与进水仓连通;过滤筒在净水仓中均匀设有多个;进水仓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内腔连通的第一支管;排污管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内腔连通的第二支管;过滤筒的内腔中设有布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反冲洗输入管,大大简化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水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河水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河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河水净化设备又称为河水过滤设备,主要是通过对河水的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杂质过滤器处理,达到生活用水标准,用于居民饮用,工业清洗要求不高的用水,一般采用絮凝沉降,石英砂过滤器,精密过滤器,消毒处理,现有的河水净化装置净化效率低,且河水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存在带有大颗粒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杂质的河水在河水净化设备中净化后,大颗粒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杂质会淤积在河水净化设备中,堵塞内部的管路,从而降低了河水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河水净化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池、蓄水池、抽水泵和细滤设备;所述过滤池的进水端口与河道连通,过滤池的出水端口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填充有石块;所述第二滤网与第三滤网之间填充有细沙粒;所述抽水泵设于蓄水池中;所述细滤设备包括进水仓、净水仓、过滤筒和排污管;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与进水仓连通;所述过滤筒在净水仓中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进水仓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内腔连通的第一支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内腔连通的第二支管,并且每个第二支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过滤筒的内腔中设有布气管。所述细滤设备的过滤筒的两端均与净水仓的内壁固定;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仓的第一支管和排污管的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细滤设备的过滤筒的布气管的一端与过滤筒的一端固定,并且与外部气泵连通。所述细滤设备的过滤筒的布气管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细滤设备的净水仓上设有与用水端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细滤设备的进水仓上设有与抽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总水阀。所述细滤设备的多个过滤筒在净水仓中呈环形布置;所述细滤设备还包括总气管;所述总气管与外部气泵连通,并且总气管与每个布气管连通;所述总气管上设有气管阀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巧妙,通过过滤池引入河水并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对河水中含杂的颗粒物进行粗滤,过滤效果优良,有效将河水中的树叶、枯木碎片、颗粒物进行过滤,经粗滤的河水输出至蓄水池存储,供使用时进行抽取细滤,细滤设备的多个过滤筒同步过滤进水仓输入的河水,并通过净水仓存储过滤的河水,需要反冲洗时,打开第二支管的电磁阀,继续通过进水仓输入河水,冲洗过滤筒内壁上过滤的污染物,同时通过布气管布气加快过滤筒内壁上污染物的脱落,有效提高反冲洗效果,无需单独设置反冲洗输入管,大大简化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过滤池和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细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为:过滤池1、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蓄水池2、抽水泵3、细滤设备4、进水仓4-1、第一支管4-1-1、进水管4-1-2、总水阀4-1-3、净水仓4-2、出水管4-2-1、过滤筒4-3、布气管4-3-1、螺旋凹槽4-3-1-1、气孔4-3-1-2、排污管4-4、第二支管4-4-1、电磁阀4-4-2、总气管4-5、气管阀门4-5-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河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池1、蓄水池2、抽水泵3和细滤设备4。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河道连通,过滤池1的出水端口与蓄水池2连通。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第一滤网1-1与第二滤网1-2之间填充有石块。第二滤网1-2与第三滤网1-3之间填充有细沙粒。抽水泵3设于蓄水池2中。细滤设备4包括进水仓4-1、净水仓4-2、过滤筒4-3和排污管4-4。抽水泵3的输出端与进水仓4-1连通。过滤筒4-3在净水仓4-2中均匀设有多个。进水仓4-1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一支管4-1-1。排污管4-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二支管4-4-1,并且每个第二支管4-4-1上均设有电磁阀4-4-2。过滤筒4-3的内腔中设有布气管4-3-1。细滤设备4的过滤筒4-3的两端均与净水仓4-2的内壁固定。过滤筒4-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仓4-1的第一支管4-1-1和排污管4-4的第二支管4-4-1连通。细滤设备4的过滤筒4-3的布气管4-3-1的一端与过滤筒4-3的一端固定,并且与外部气泵连通。细滤设备4的过滤筒4-3的布气管4-3-1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凹槽4-3-1-1。螺旋凹槽4-3-1-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孔4-3-1-2。细滤设备4的净水仓4-2上设有与用水端连通的出水管4-2-1。细滤设备4的进水仓4-1上设有与抽水泵3的输出端连通的进水管4-1-2。进水管4-1-2上设有总水阀4-1-3。细滤设备4的多个过滤筒4-3在净水仓4-2中呈环形布置。细滤设备还包括总气管4-5。总气管4-5与外部气泵连通,并且总气管4-5与每个布气管4-3-1连通。总气管4-5上设有气管阀门4-5-1。具体实施时,过滤池1引入河道中的河水,河水依次通过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进行粗滤,并进入蓄水池2中,在需要用水时,打开抽水泵3和细滤设备4的总水阀4-1-3,通过进水仓4-1的进水管4-1-2向进水仓4-1内输入来自市政网管的自来水,进水仓4-1内蓄满自来水的同时通过第一支管4-1-1向过滤筒4-3内腔输送自来水,并且自来水经过滤筒4-3过滤后进入净水仓4-2中。在需要反冲洗过滤筒4-3时,打开电磁阀4-4-2和气管阀门4-5-1,在第一支管4-1-1向过滤筒4-3内腔输送自来水的同时,通过布气管4-3-1布气,使过滤筒4-3内腔中的产生旋流,冲洗过滤筒4-3内壁上过滤出来的污染物,第二支管4-4-1排出混合有污染物的自来水。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蓄水池(2)、抽水泵(3)和细滤设备(4);所述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河道连通,过滤池(1)的出水端口与蓄水池(2)连通;所述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所述第一滤网(1-1)与第二滤网(1-2)之间填充有石块;所述第二滤网(1-2)与第三滤网(1-3)之间填充有细沙粒;所述抽水泵(3)设于蓄水池(2)中;所述细滤设备(4)包括进水仓(4-1)、净水仓(4-2)、过滤筒(4-3)和排污管(4-4);所述抽水泵(3)的输出端与进水仓(4-1)连通;所述过滤筒(4-3)在净水仓(4-2)中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进水仓(4-1)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一支管(4-1-1);所述排污管(4-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二支管(4-4-1),并且每个第二支管(4-4-1)上均设有电磁阀(4-4-2);所述过滤筒(4-3)的内腔中设有布气管(4-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蓄水池(2)、抽水泵(3)和细滤设备(4);所述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河道连通,过滤池(1)的出水端口与蓄水池(2)连通;所述过滤池(1)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所述第一滤网(1-1)与第二滤网(1-2)之间填充有石块;所述第二滤网(1-2)与第三滤网(1-3)之间填充有细沙粒;所述抽水泵(3)设于蓄水池(2)中;所述细滤设备(4)包括进水仓(4-1)、净水仓(4-2)、过滤筒(4-3)和排污管(4-4);所述抽水泵(3)的输出端与进水仓(4-1)连通;所述过滤筒(4-3)在净水仓(4-2)中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进水仓(4-1)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一支管(4-1-1);所述排污管(4-4)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筒(4-3)内腔连通的第二支管(4-4-1),并且每个第二支管(4-4-1)上均设有电磁阀(4-4-2);所述过滤筒(4-3)的内腔中设有布气管(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设备(4)的过滤筒(4-3)的两端均与净水仓(4-2)的内壁固定;所述过滤筒(4-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仓(4-1)的第一支管(4-1-1)和排污管(4-4)的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红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特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