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昆专利>正文

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5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用于辅助使用者做下肢动作,包括:立柱,竖直地设置在水平底板上;脚踏板,设置在立柱的底部且高于水平面;以及扶手,设置在立柱的顶部,用于供使用者扶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在使用时,靠立柱一侧的腿作为支撑,另一条腿悬空。悬空的腿以髋关节为圆心前后放松摆动,由于悬空的腿不支承体重,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髋、膝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在无负荷状态下的放松活动增加血流改善了局部循环,营养了时常处于压力之下供血不足的关节组织,从而达到关节保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
技术介绍
现在全国流行的相关健身器具,被广泛安装在住宅小区、公园及其它公共场所。它是一种使用者双脚分别站立在两侧可绕轴摆动的脚蹬上,通过使用者双脚分别前后摆动实现运动髋关节的目的。因为这种运动不太消耗使用者的体能,因此运动减肥效果较差。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做功并不费力,所以使用者往往大幅度高频率动作,使得髋、膝关节处在全负荷的工况下进行高强度磨损的。这种磨损远比行走和跑步严重得多。这种广泛使用的器械对使用者的髋关节有害无益,它无疑伤害了全国千百万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使髋、膝关节无负荷运转,以改善局部循环达到关节保养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用于辅助使用者做髋、膝关节无负荷放松活动,包括:立柱,竖直地设置在水平底板上;脚踏板,设置在立柱底部且高于水平面;以及扶手,设置在立柱的顶部,用于供使用者扶持。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卡齿板条,竖直地设置在立柱的底部,用于与脚踏板卡合。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扶手包括:外扶手件,呈U形,用于供使用者扶持;两个内扶手件,一端设置在外扶手件的中部,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连接立柱。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扶手件与外扶手件在同一水平面,且内扶手件的自由端与外扶手件的端部平齐。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脚踏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脚踏板相对设置在立柱的底部两侧,且距离水平底板不小于150mm的位置。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堵头,设置在外扶手件的端部以及内扶手件的自由端,用于防止使用者磕伤。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两支防碰带,呈弧形,弧圈内侧相对,固定在两个脚踏板外侧的限位板上。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包覆件,包覆扶手,包覆件为弹性件。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水平底板,设置在立柱的底端,用于将立柱固定在水平面。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水平底板,底面有减震防滑硬胶垫,水平底板用于支撑立柱。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立柱的顶部设有扶手,底部具有高于水平面的脚踏板,在进行锻炼时,使用者背靠扶手横向段,双手肘压并握持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其中一只脚踩在脚踏板上,另一条腿为悬空,悬空的腿以髋关节为圆心进行前后放松摆动,膝关节可跟随弯曲摆动。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能够为髋关节以及膝关节提供一种无负荷运转条件,使用者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运动,不但不会磨损关节,而且对健康股骨头以及膝盖的保养,对受损股骨头以及膝盖的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髋关节,在无负荷状态下的放松活动增加血流改善了局部循环,营养了时常处于压力之下供血不足的关节组织,从而达到关节保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使用状态1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使用状态2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10包括:立柱101、水平底座102、卡齿板条103、脚踏板104、防碰带105、扶手106、堵头107以及弹性件(图中未示)。立柱101为钢方管,断面尺寸为:100mm×100mm×3mm,高度为1100mm。立柱顶端具有螺纹孔用于连接内扶手件,螺纹孔也可上下设置多组以便调节扶手高度。立柱内外表面须做渗锌后涂漆的防锈处理。此外还可以在立柱101的外侧勾画与安装的环境相相应的图案。水平底座102采用长度为2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内外表面须做渗锌后涂漆的防锈处理。水平底座10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的底端。水平底座102四角设孔径18mm的孔四个,以便用直径16mm长度不小于150mm的锚地螺栓,将设备可靠固定在砼地面上。两条卡齿板条103通过焊接的方式竖直地焊接在立柱101上,两条卡齿板条103设置在相对的侧面,每组卡齿板条103长度200mm,设向上倾斜的倒齿。脚踏板104用300mm×100mm×3mm人字纹钢板制成。脚踏板104上表面外围焊接一圈高度为20mm的限位板,用于防止脚掌滑脱脚踏板104。脚踏板靠近立柱101一侧安装有与卡齿板条对应的卡口。脚踏板104通过卡口卡接在卡齿板条103上。为防止使用者在摆腿时接触水平底座102,在本实施例中脚踏板104与水平底座102距离不小于150mm。两支防碰带105均呈弧形,长度500mm,弧圈内侧相对,固定在两个脚踏板外侧的限位板上。防碰带宜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扶手106包括外扶手件109以及内扶手件108,外扶手件109以及内扶手件108用直径38.1mm厚度2mm钢管制作,内外表面做渗锌处理。两根长400mm杆状内扶手件108用直径38.1mm厚度2mm钢管制作。内扶手件108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扶手件109的中部,另一端为自由端。两根内扶手件108相平行,且两根内扶手件108与外扶手件109在同一平面,两根内扶手件108的自由端与外扶手件109的端部相平齐。内扶手件108具有两个贯穿孔,连接螺栓穿过贯穿孔与立柱螺纹连接,从而扶手106固定在立柱的端部。扶手106用外皮光滑方便消毒的高密度泡沫包覆,四个扶手外端均用塑料堵头107堵塞。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10的使用方法如下: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使用状态1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训练右腿时:使用者根据自身的身高调整脚踏板104的高度,使脚踏板104与扶手106保持合适的距离,左脚踩脚踏板104、背靠U形外扶手件109的横向段,双手肘压并握持外扶手件109和内扶手件108以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右腿以髋关节为圆心进行前后放松摆动,膝关节可跟随弯曲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用于辅助使用者做无负荷放松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竖直地设置在水平面上;/n脚踏板,设置在所述立柱底部且高于所述水平面;以及/n扶手,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部,用于供所述使用者扶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用于辅助使用者做无负荷放松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竖直地设置在水平面上;
脚踏板,设置在所述立柱底部且高于所述水平面;以及
扶手,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部,用于供所述使用者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齿板条,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底部,用于与所述脚踏板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扶手包括:
外扶手件,呈U形,用于供所述使用者扶持;
两个内扶手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外扶手件的中部,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连接所述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扶手件与所述外扶手件在同一水平面,且所述内扶手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外扶手件的端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膝关节无负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昆
申请(专利权)人:杨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