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1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LED灯具,其包括:壳体、反射云件、光源板、透镜灯罩;反射元件设于壳体内,反射元件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环设于第一容纳空间的外围,第一容纳空间适于装纳智能配件;光源板设于反射元件的下方且光源板上的灯珠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透镜灯罩与壳体配合组成LED灯具的灯壳,透镜灯罩的底部周缘盖设于第二容纳空间的顶部,以使灯珠发射出的光线经第二容纳空间的内侧壁反射入透镜灯罩,再从透镜灯罩发射出。由此,使得该灯具可发挥最大空间的同时达到大角度发光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LED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LED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发展,物联网IOT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不断涌现。LED照明也越来越多被开发应用成智能照明,如WIFI、蓝牙、红外,微波等,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均需要在原先的照明灯体中,载入对应模块并增加对应的供电线路和单片机控制等。相关技术中的智能LED泡灯的结构组成包括灯罩、配光器件、感应模块、供电线路、散热器、外壳、灯头、电源等。其存在以下缺陷:1、空间有限,在规定的外型要求内,灯罩和配光器件直接占用整灯的1/3空间以上,增加的功能器件(如天线,模块,音箱等),大大减小了散热件的利用空间;2、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热传递,热对流、热辐射;通过配光器件与灯罩的两次包裹,大面积的散热通道被截断,减小整灯的散热能力;3、固定困难,与功能器件互占位置,需要增加多件机构或减少应用空间;4、光学干涉,挡住发光路径并减少发光效率;如能源之星要求圆周均匀发光将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反射元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射元件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外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适于装纳智能配件;/n光源板,设于所述反射元件的下方且所述光源板上的灯珠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n透镜灯罩,与所述壳体配合组成LED灯具的灯壳,所述透镜灯罩的底部周缘盖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顶部,以使所述灯珠发射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内侧壁反射入所述透镜灯罩,再从所述透镜灯罩发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反射元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反射元件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外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适于装纳智能配件;
光源板,设于所述反射元件的下方且所述光源板上的灯珠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透镜灯罩,与所述壳体配合组成LED灯具的灯壳,所述透镜灯罩的底部周缘盖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顶部,以使所述灯珠发射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内侧壁反射入所述透镜灯罩,再从所述透镜灯罩发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多个适于将相邻的灯珠隔开的隔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倾斜面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面且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陈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