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运川专利>正文

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及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8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及验证方法,其中验证方法采用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是否为杂质堵塞,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对井下安全阀进行整体抽吸,以此给安全阀活塞进液口提供一个负压,促使复位弹簧和扭簧动作。同时,通过观察井口油压变化来判断井下安全阀是否有所动作,若反复抽吸仍无动作则可判断为其他外部原因,若反复抽吸有所动作则可以判断为杂质堵塞,若为杂质堵塞则进行以下步骤;S2:清洗,向活塞进液口处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流入至活塞进液口后,将溶解掉的杂质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排出液控管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及验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安全阀
,具体涉及井下安全阀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及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井下安全阀是一种安装在油气井内,在生产设施发生火警、管线破裂、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冰情、强台风等)非正常情况时,能紧急关闭,防止井喷、保障油气井安全生产的井下工具。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文件第十五条: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目前国内各大气田所使用的井下安全阀大部分为Baker、威德福、哈里伯顿、BJ等国外纯进口井下安全阀,国内也有部分厂家生产,但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差距,其性能明显不及国外进口的井下安全阀可靠。按照行业标准对于气井尤其是含硫气井必须安装井下安全阀,其主要功能有;一、在正常情况下实施关停(如正常停产、井场设备检修等)。二、在生产过程中突发火灾、管线破裂或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情况时实现紧急关闭,从而保障油气井安全生产。三、对于高含硫气井,它是防止天然气泄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施工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护屏障。井下安全阀一般安装在离井口90-110米范围内,通过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的液压管线来控制其阀瓣的开关状态,其液压管线的控制压力一般在8000—10000Psi(不同厂家,液控压力设定值约有变化)。尽管井下安全阀生产厂家不同,但其结构原理却大同小异。井下安全阀在结构上主要分为活塞运动部分、动力弹簧部分、自平衡部分和阀瓣开关部分。它的工作原理均是通过液压油的充压与卸压,来控制安全阀开启与关闭。即:当井口液压控制管线充压时,液压油进入活塞腔内,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井下安全阀阀瓣被打开。卸掉地面液控压力,弹簧恢复形变使活塞上行,井下安全阀阀瓣在扭簧作用下复位,实现安全阀关闭。在油气田生产现场,井下安全阀使用的液压管线均为1/4”液压管线,其内径在2mm左右。而且其只有一根液压管线进入油套环空控制安全阀开关,设计上并无回油管线。在长期使用过程,由于重力、压力和温度的影响液压油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成分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消耗或变质,即液压油老化;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管线磨损等原因产生的不溶物,也相当于广义的老化。产生的“老化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会不断向安全阀活塞进油孔处累积,使其液压油粘度发生变化,从而增大液压油摩擦阻力。有的“老化物质”甚至会直接堵塞活塞进油孔。在考虑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液压油粘度变大或者活塞进油孔堵塞时,必然会引起活塞动作时的阻力增大。当阻力大于或者等于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时,即使在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卸掉液控压力,活塞内的压力也得不到相应释放,弹簧无法恢复形变,进而导致井下安全阀无法正常关闭。所以说井下安全阀无回油管线的设计是其一大缺陷,这致使其管线内的液压油得不到定期清理与更换,长年累月必然导致油路堵塞,引起井下安全阀活塞憋压、弹簧失效,从而使得安全阀关闭异常。这样的设计缺陷,使得井下安全阀的使用寿命被大打折扣。可以说井下安全阀液控系统失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主要取决于生产井的温度和压力以及安全阀开关间隔周期的长短和加入液控管线内的油品质量。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阀使用较长时间后,在活塞进液口处会滞留积聚杂质,导致活塞进液口堵塞,进液口处的油压增大,进而导致活塞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无法正常复位,从而导致阀瓣无法正常关闭。使得井下安全阀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及验证方法,其优点在于:在活塞进液口发生堵塞时,可在地面以上进行抽吸操作以降低活塞进液口处的液压油摩阻,并清除活塞进油口处的杂质,便于活塞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安全阀正常关闭,而不需要将井下安全阀取出进行更换或维修。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风险可控、安全科学,可有效地延长安全阀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采用上述的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是否为杂质堵塞,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对井下安全阀进行整体抽吸,观察井下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关闭,若仍无法关闭则可判断为其他外部原因,若正常关闭则可以判断为杂质堵塞,若为杂质堵塞则进行以下步骤;S2:清洗,向活塞进液口处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流入至活塞进液口后,将溶解掉的杂质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排出液控管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2中,通过液压泵向液控管线内加入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通过液控管线流至活塞进液口后再通过清洗管线反向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2中,通过液压泵向清洗管线内通入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通过清洗管线流至活塞进液口后再通过液控管线反向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和所述S2之间还包括步骤P:溶解,通过清洗管线向活塞进液口注入化学清洗剂、除垢剂、溶解剂等化学溶剂将杂质溶解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和所述S2之间还包括步骤Q:冲洗,通过清洗管线或液控管线向活塞进液口加入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反复抽压以冲洗活塞进液口处的杂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清洗管线的外径小于液控管线的内径的1/4。一种井下安全阀关闭异常的验证方法,采用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是否为杂质堵塞,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是否为杂质堵塞,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对井下安全阀进行整体抽吸,以此给安全阀活塞进液口提供一个负压,促使复位弹簧和扭簧动作。同时,通过观察井口油压变化来判断井下安全阀是否有所动作,若反复抽吸仍无动作则可判断为其他外部原因,若反复抽吸有所动作则可以判断为杂质堵塞,若为杂质堵塞则进行以下步骤;S2:清洗,向活塞进液口处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流入至活塞进液口后,将溶解掉的杂质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排出液控管线。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验证井下安全阀异常关闭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对整个安全阀进行抽吸作业,使井下安全阀关闭。通过观察生产井油压变化即可确认安全阀关闭状况;2、可在地面以上通过清洗管线加注化学溶剂使活塞进液口处积聚的杂质得到充分溶解后形成粘度更低的物质以便清洗管线冲洗后将其返排至井口,从而解除活塞在液压腔内的憋压状况,使弹簧能够依靠自身恢复形变的弹力动作而使活塞复位;3、通过清洗管线或液控管线向活塞进液口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反复抽压以冲刷活塞进液口处的杂质,将部分杂质打散,然后再注入化学溶剂,可以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采用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16)是否为杂质堵塞,/n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6)对井下安全阀进行整体抽吸,观察井下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关闭,若仍无法关闭则可判断为其他外部原因,若正常关闭则可以判断为杂质堵塞,若为杂质堵塞则进行以下步骤;/nS2:清洗,/n向活塞进液口(16)处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流入至活塞进液口(16)后,将溶解掉的杂质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排出液控管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采用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验证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16)是否为杂质堵塞,
采用液压泵通过液控管线(6)对井下安全阀进行整体抽吸,观察井下安全阀是否能够正常关闭,若仍无法关闭则可判断为其他外部原因,若正常关闭则可以判断为杂质堵塞,若为杂质堵塞则进行以下步骤;
S2:清洗,
向活塞进液口(16)处加注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流入至活塞进液口(16)后,将溶解掉的杂质沿相反的方向流动排出液控管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S2中,通过液压泵向液控管线(6)内加入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通过液控管线(6)流至活塞进液口(16)后再通过清洗管线(7)反向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S2中,通过液压泵向清洗管线(7)内通入化学清洗液,化学清洗液通过清洗管线(7)流至活塞进液口(16)后再通过液控管线(6)反向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安全阀的活塞进液口清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和所述S2之间还包括步骤P:溶解,
通过清洗管线(7)向活塞进液口(16)注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川
申请(专利权)人:罗运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