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3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且在其内部设置第一中空腔、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墙板本体包括直平面和凹面,凹面中设置有补强板,补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补强板的另一侧与墙板本体的侧面齐平,墙板本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第一榫头的顶面为水平面,第一榫头朝向第二榫头所在方向的一侧为S型曲面,S型曲面与第二榫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墙板本体上的凹面设计以及第一榫头与第二榫头的配合有利于将墙板本体的受力向其实心部分和两端传递,抗压强度提高;补强板和加强筋板可以使本装置获得平整的外平面,从而满足施工要求,设计合理,结构强度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建材
,涉及轻质墙板,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
技术介绍
轻质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轻质墙板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轻质隔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目前,轻质墙板的生产方法一般是在模具中插入钢管或模块,然后将搅拌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当初步凝固成型后,需要将其中的钢管或模块抽离出来,然后再将墙板从模具抽离。因此,生产出的轻质墙板是中空的墙材,而且在其两边设置有有榫头和榫槽。但是,现有轻质墙板的中空部分采用比较规则的圆孔或矩形孔,抗压能力相对实心部分较低,但又不能将施加在墙板板面上的压力快速传递到墙板的实心部分或者墙板强度较高的两端,所以整板的抗压能力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轻质墙板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且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两侧分别为直平面和凹面,所述凹面包括朝直平面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倾角为30度,所述第二斜面的倾角为15度,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小于第二斜面的长度,所述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直平面与第一斜面之间的第一中空腔,所述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直平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所述第一中空腔、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的纵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凹面中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在其朝向凹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端部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所述补强板所远离凹面的一侧与墙板本体的侧面齐平,所述墙板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轻质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两侧分别为直平面和凹面,所述凹面包括朝直平面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倾角为30度,所述第二斜面的倾角为15度,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小于第二斜面的长度,所述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直平面与第一斜面之间的第一中空腔,所述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直平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所述第一中空腔、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的纵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凹面中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在其朝向凹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端部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所述补强板所远离凹面的一侧与墙板本体的侧面齐平,所述墙板本体的侧面端部设置有与补强板的端面配合的槽口,所述墙板本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榫头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一榫头朝向第二榫头所在方向的一侧为S型曲面,所述S型曲面与第二榫头连接,所述S型曲面的最低端朝第一斜面所在方向下凹。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镯高英张晓赵秀云杨国华刘园园董云霞初云燕李雅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协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