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3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顶部设置针柄,在针柄顶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顶部设置挂环,针体设置在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设置在微型水平仪内,在微型水平仪右侧上设置计时器,在微型水平仪左侧上设置刻度板,所述微型水平仪下方设置套管,在套管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支撑脚,所述针体贯穿套管,在针体中下部内设置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微型水平仪的设置能够使医护人员更加准确地把握针灸针的倾斜角度,同时计时器的设置将使医护人员准确的掌握针灸的时间,从而使治疗效率更高,刻度板的设置能够使医护人员控制针灸针插入的深度,并且凹槽的设置医护人员便于提取人体组织或体液,从而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现有消化内科中有需针灸治疗达到所需治疗效果,通过对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疾病。针灸针在刺入皮肤的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其刺入的深度以及转动的频率都会影响到针灸的效果。目前,针灸针主要包括针柄和针身,通过旋转针柄使针身刺入皮肤。目前,市场上的针灸针,结构单一,缺乏实用性,不能了解针灸的时间和针灸针的倾斜角度,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影响针灸的效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且无法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提取人体组织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顶部设置针柄,在针柄顶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顶部设置挂环,针体设置在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设置在微型水平仪内,在微型水平仪右侧上设置计时器,在微型水平仪左侧上设置刻度板,所述微型水平仪下方设置套管,在套管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支撑脚,所述针体贯穿套管,在针体中下部内设置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微型水平仪包括两端封闭的玻璃腔,在玻璃腔内设置液体,所述液体体积为玻璃腔体积的二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针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针柄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凹槽设置为若干个,且均匀等距的分布在针体内,相邻两个纵向凹槽之间间距为3mm。作为优选,所述套管中心线与限位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撑脚与套管连接呈L型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针体底部的锥角为2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微型水平仪的设置能够使医护人员更加准确地把握针灸针的倾斜角度,同时计时器的设置将使医护人员准确的掌握针灸的时间,从而使治疗效率更高,刻度板的设置能够使医护人员控制针灸针插入的深度,并且凹槽的设置医护人员便于提取人体组织或体液,从而进行检测。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微型水平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套管与支撑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体;2、压板;3、挂环;4、针柄;5、限位孔;6、微型水平仪;7、液体;8、刻度板;9、计时器;10、套管;11、支撑脚;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3所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包括针体1,所述针体1顶部设置针柄4,在针柄4顶部设置压板2,所述压板2顶部设置挂环3,针体1设置在限位孔5内,所述限位孔5设置在微型水平仪6内,在微型水平仪6右侧上设置计时器9,在微型水平仪6左侧上设置刻度板8,所述微型水平仪6下方设置套管10,在套管10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支撑脚11,所述针体贯穿套管10,在针体1中下部内设置凹槽12。所述微型水平仪6包括两端封闭的玻璃腔,在玻璃腔内设置液体7,所述液体7体积为玻璃腔体积的二分之一。所述针柄4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针柄4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凹槽12设置为若干个,且均匀等距的分布在针体1内,相邻两个纵向凹槽12之间间距为3mm。所述套管10中心线与限位孔5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撑脚11与套管10连接呈L型设置。所述针体1底部的锥角为20°-35°。所述刻度板8与针体1之间间距大于压板2半径长度。所述套管10的通孔与限位孔5大小相同。所述套管10配合支撑脚11的设置将提高针灸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治疗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根据需求将套管10与支撑脚11与所需针灸的部位进行接触,然后通过观察微型水平仪6内的液体7了解所倾斜的角度,然后通过推动压板2或针柄4使针体1在套管10内向下作直线运动,在针体1移动的同时观察刻度板8所对应的刻度数,从而控制针体1插入的深度,针灸开始时打开计时器9进行计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计时器9准确的掌握针灸时间,从而减轻负担,在针灸的同时,凹槽12将随着针体1插入,当拔出针体1使,人体组织或体液将随之带出,从而便于进行检测。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顶部设置针柄(4),在针柄(4)顶部设置压板(2),所述压板(2)顶部设置挂环(3),针体(1)设置在限位孔(5)内,所述限位孔(5)设置在微型水平仪(6)内,在微型水平仪(6)右侧上设置计时器(9),在微型水平仪(6)左侧上设置刻度板(8),所述微型水平仪(6)下方设置套管(10),在套管(10)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支撑脚(11),所述针体贯穿套管(10),在针体(1)中下部内设置凹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顶部设置针柄(4),在针柄(4)顶部设置压板(2),所述压板(2)顶部设置挂环(3),针体(1)设置在限位孔(5)内,所述限位孔(5)设置在微型水平仪(6)内,在微型水平仪(6)右侧上设置计时器(9),在微型水平仪(6)左侧上设置刻度板(8),所述微型水平仪(6)下方设置套管(10),在套管(10)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支撑脚(11),所述针体贯穿套管(10),在针体(1)中下部内设置凹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水平仪(6)包括两端封闭的玻璃腔,在玻璃腔内设置液体(7),所述液体(7)体积为玻璃腔体积的二分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修平朱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