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3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剪力墙和被连接件,包括分别预埋在剪力墙和被连接件内的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连接,第一连接模块包括钢筋和套管,钢筋插入套管内,钢筋和套管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摩擦耗能单元,各个摩擦耗能单元包括若干片摩擦片和对应的若干根预紧螺栓,若干片摩擦片环绕且紧贴在钢筋侧壁上,套管上开有螺纹孔,预紧螺栓的端部穿过螺纹孔并顶住摩擦片,钢筋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块,套管内填充有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延性好、不易损坏以及便于修复和更换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无法准确预测,修复发生损伤的建筑物费时费力,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使得建筑物具备一定的耐损性能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关注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的一种常见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其刚度大且承载力高,但其在地震的作用下容易在墙角处出现混凝土压溃以及钢筋屈服、断裂等破坏,导致墙过早破坏,延性低。现有技术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中国专利CN202020025082.6提出了一种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剪力墙两端的内置型钢在墙脚部位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采用高强度钢材,利用高强度钢材的弹性变形能力,充分发挥中小地震作用下的连梁耗能机制,连接板的极限强度低于内置型钢的屈服强度,保证墙体大震作用下的损伤集中在连接板处,连接板发挥保险丝作用,所提出的配置保险丝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实现破坏位置可控且易修复目标。虽然该专利提高了剪力墙的延性,但该专利是通过在剪力墙中预埋高强度钢材,依靠高强度钢材的塑性屈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剪力墙(9)和被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预埋在剪力墙(9)和被连接件内的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的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模块包括钢筋(1)和套管(2),所述的钢筋(1)插入套管(2)内,所述的钢筋(1)和套管(2)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摩擦耗能单元,各个摩擦耗能单元包括若干片摩擦片(3)和对应的若干根预紧螺栓(4),所述的若干片摩擦片(3)环绕且紧贴在钢筋(1)侧壁上,所述的套管(2)上开有螺纹孔(8),所述的预紧螺栓(4)的端部穿过螺纹孔(8)并顶住摩擦片(3),所述的钢筋(1)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剪力墙(9)和被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预埋在剪力墙(9)和被连接件内的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的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模块包括钢筋(1)和套管(2),所述的钢筋(1)插入套管(2)内,所述的钢筋(1)和套管(2)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摩擦耗能单元,各个摩擦耗能单元包括若干片摩擦片(3)和对应的若干根预紧螺栓(4),所述的若干片摩擦片(3)环绕且紧贴在钢筋(1)侧壁上,所述的套管(2)上开有螺纹孔(8),所述的预紧螺栓(4)的端部穿过螺纹孔(8)并顶住摩擦片(3),所述的钢筋(1)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块(5),所述的套管(2)内填充有混凝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模块包括端板(10)和锚筋(11),所述的套管(2)、端板(10)和锚筋(11)依次连接,所述的锚筋(11)预埋于被连接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的耗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模块与第一连接模块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毅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