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6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5
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涉及新型敷料技术领域,包括粘贴部位、敷料部位和隔离膜,粘贴部位包括绑带和胶层,绑带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胶层设置在绑带的底部;敷料部位设置在粘贴部位的中心,且敷料部位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内螺纹管和敷料层,敷料层的面积大于盖体和内螺纹管,且敷料层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之间缝合相连,敷料层位于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的底部;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的敷料层上均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为均匀分布的通孔,隔离膜设置在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创口贴换药过程中对伤口易造成损伤以及给患者带来痛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
本技术涉及新型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对伤口的处理,创口贴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创口贴一般包括胶布、药垫和隔离膜,其中药垫覆于伤口表面来组织伤口的进一步感染,并且有效地促进伤口的愈合。当药垫的药用完后,根据疗程伤口还需敷药进行治疗。现有的一些创口贴类敷料粘贴之后,当需要再次进行添加药液时,还须揭开创口贴加敷,然后再将创口贴贴合至伤口,期间可能会引起伤口二次损伤,且撕开之后也会引起患者痛苦,多次的揭开和贴合,创口贴表面的粘性也会下降,粘贴不牢固,此时还须换贴另外一个创口贴,尤其是一些关节部位,对于伤口的损伤以及带来的痛苦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创口贴换药过程中对伤口易造成损伤以及给患者带来痛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包括粘贴部位、敷料部位和隔离膜,所述粘贴部位包括绑带和胶层,所述绑带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所述胶层设置在绑带的底部;所述敷料部位设置在粘贴部位的中心,且敷料部位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内螺纹管和敷料层,所述敷料层的面积大于盖体和内螺纹管,且敷料层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所述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之间缝合相连,所述敷料层位于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的底部;所述粘贴部位的绑带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隔离膜设置在粘贴部位和敷料部位的底部。作为优选的,所述粘贴部位的胶层为聚氨酯压敏胶层,且所述聚氨酯压敏胶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层选用聚氨酯压敏胶层毒性低,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吸水性和透气性,且粘接力好,广泛应用于医疗产品,在中心位置设有的活性炭圈,能够有效的吸收伤口处的渗血、渗液等分泌物,起到较强的杀菌作用,防止伤口的二次感染。作为优选的,所述绑带中等腰梯形的短边长度在1-10cm的区间内,所述绑带中等腰梯形的长边在5-15cm的区间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带的规格决定了整个串口贴的规格,短边和长边的设置在一个较大的数值范围内,能够满足大小不同的关节的治疗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作为优选的,所述绑带的中的边和边的夹角处均具有圆弧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带的夹角处采用的圆弧过渡,能够提高整个创口贴和皮肤的结合强度,避免了边角处容易结合力不强的问题。作为优选的,所述敷料部位中的内螺纹管的四周与粘贴部位缝合相连,所述内螺纹管上的盖体为塑料螺栓,且塑料螺栓超出绑带表面4-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管的四周与粘贴部位缝合,可以将敷料层覆盖部分覆盖在粘贴部位下方,确保整个创口贴结构紧凑。塑料螺栓超出绑带表面的距离在4-5mm,确保塑料螺栓的高度不会对伤口造成过大的压力。作为优选的,所述塑料螺栓为六角头全螺纹尼龙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六角头全螺纹的尼龙螺栓,能够方便盖体的旋进旋出,与内螺纹管的之间能够完成密封。作为优选的,所述敷料层四周的环形橡胶圈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活性炭圈,所述环形橡胶圈和活性炭圈的形状在绑带表面形成对应的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敷料层四周的环形橡胶圈作为敷料层和胶层之间的隔断,在其内外两侧均设置活性炭圈,能够在隔断处起到对渗血、渗液等分泌物的杀菌作用。作为优选的,所述隔离膜的形状与绑带的形状相同,且隔离膜的四周设置有与绑带上表面连接的易撕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膜用于胶层以及敷料层的密封和包装,防止发生污染,隔离膜的四周与绑带连接的易撕贴能够对隔离膜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也方面隔离膜的撕除。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绑带采用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能够保证创口贴与皮肤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也将敷料部位的敷料层精确的定位在患者的伤口上,不易发生创口贴的偏移,不易发生脱落;敷料部位的设计,在创口贴的药效过后,再添加一些药液进行治疗时,可以旋开盖体,往内螺纹管中加入药剂,添加完之后只需要旋紧塑料螺栓,即可密封,粘贴部位和敷料层上均设有透气孔,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粘贴创口贴而影响皮肤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的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粘贴部位;11、绑带;12、胶层;2、敷料部位;21、盖体;22、内螺纹管;23、敷料层;231、环形橡胶圈;232、活性炭圈;3、隔离膜;4、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包括粘贴部位1、敷料部位2和隔离膜3,粘贴部位1包括绑带11和胶层12,绑带11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胶层12设置在绑带11的底部;敷料部位2设置在粘贴部位1的中心,且敷料部位2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21、内螺纹管22和敷料层23,敷料层23的面积大于盖体21和内螺纹管22,且敷料层23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231;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之间缝合相连,敷料层23位于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粘贴部位1的绑带11上设有透气孔4,透气孔4为均匀分布的通孔,隔离膜3设置在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如图1及图2所示:粘贴部位1的胶层12为聚氨酯压敏胶层,且聚氨酯压敏胶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圈232。胶层12选用聚氨酯压敏胶层毒性低,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吸水性和透气性,且粘接力好,广泛应用于医疗产品,在中心位置设有的活性炭圈232,能够有效的吸收伤口处的渗血、渗液等分泌物,起到较强的杀菌作用,防止伤口的二次感染。如图1及图2所示:绑带11中等腰梯形的短边长度为1cm,绑带11中等腰梯形的长边为5cm。绑带11的规格决定了整个串口贴的规格,短边和长边的设置在一个较大的数值范围内,能够满足大小不同的关节的治疗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图1及图2所示:绑带11的中的边和边的夹角处均具有圆弧过渡。绑带11的夹角处采用的圆弧过渡,能够提高整个创口贴和皮肤的结合强度,避免了边角处容易结合力不强的问题。实施例2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包括粘贴部位1、敷料部位2和隔离膜3,粘贴部位1包括绑带11和胶层12,绑带11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胶层12设置在绑带11的底部;敷料部位2设置在粘贴部位1的中心,且敷料部位2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21、内螺纹管22和敷料层23,敷料层23的面积大于盖体21和内螺纹管22,且敷料层23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231;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之间缝合相连,敷料层23位于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粘贴部位1的绑带11上设有透气孔4,透气孔4为均匀分布的通孔,隔离膜3设置在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如图1及图2所示:敷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部位(1)、敷料部位(2)和隔离膜(3),所述粘贴部位(1)包括绑带(11)和胶层(12),所述绑带(11)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所述胶层(12)设置在绑带(11)的底部;所述敷料部位(2)设置在粘贴部位(1)的中心,且敷料部位(2)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21)、内螺纹管(22)和敷料层(23),所述敷料层(23)的面积大于盖体(21)和内螺纹管(22),且敷料层(23)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231);所述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之间缝合相连,所述敷料层(23)位于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所述粘贴部位(1)的绑带(11)上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为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隔离膜(3)设置在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部位(1)、敷料部位(2)和隔离膜(3),所述粘贴部位(1)包括绑带(11)和胶层(12),所述绑带(11)为两个相同等腰梯形的短边相互连接的形状,所述胶层(12)设置在绑带(11)的底部;所述敷料部位(2)设置在粘贴部位(1)的中心,且敷料部位(2)为多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盖体(21)、内螺纹管(22)和敷料层(23),所述敷料层(23)的面积大于盖体(21)和内螺纹管(22),且敷料层(23)的四周设置有环形橡胶圈(231);所述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之间缝合相连,所述敷料层(23)位于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所述粘贴部位(1)的绑带(11)上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为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隔离膜(3)设置在粘贴部位(1)和敷料部位(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位(1)的胶层(12)为聚氨酯压敏胶层,且所述聚氨酯压敏胶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圈(2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敷料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1)中等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发开吴伟秦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三特瑞南通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