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3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手柄,具有连接端和供患者把持的手持端;训练装置,由连接件和刺激件构成,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的所述连接端,所述刺激件包括冷刺激部和吸液部,所述冷刺激部用于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所述吸液部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吞咽功能训练棒结构简单,使用更加便利,能够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减少误吸、误咽风险,提高训练的效果,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吞咽功能训练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
技术介绍
临床上脑卒中或脑外伤患者中约50%的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会引起患者进食困难、饮水呛咳、吸入性肺炎等众多不良后果。为了恢复患者吞咽功能有多种治疗手段,经常采用的是冷刺激治疗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医用棉签冷冻降温,再用冰棉签刺激患者口腔内部结构,包括:两侧脸颊部、舌部、软腭、硬腭等。但冰棉签有冰渣,容易损伤口腔粘膜,同时冰棉签融化出水以及操作时口腔内分泌大量唾液流入患者咽喉中,由于患者本身就存在吞咽障碍,从而使患者的吞咽难度增加,因此患者极易发生误吸、误咽,从而导致患者呛咳甚至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刺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腔时容易损伤口腔粘膜,引起患者误吸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该吞咽功能训练棒使用更加便利,能够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减少误吸、误咽风险,提高训练的效果,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手柄,具有连接端和供患者把持的手持端;训练装置,由连接件和刺激件构成,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的所述连接端,所述刺激件包括冷刺激部和吸液部,所述冷刺激部用于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所述吸液部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进一步地,所述冷刺激部具有用于密封容置冷却液的冷却密封腔。进一步地,所述冷刺激部的环向表面包覆有刺激毛刷。进一步地,所述刺激件为圆柱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手柄的所述连接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具有容设腔的腔体式结构;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还包括振动马达和传动杆,所述振动马达容设在所述手柄的容设腔内,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振动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振动马达振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训练装置振动。进一步地,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外壁,用于检测所述冷刺激部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外壁,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信号对所述冷刺激部的温度进行对应显示。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还包括:发光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手柄的所述连接端相接的安装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吸液部由海绵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表面具有螺纹结构。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手柄和训练装置,训练装置由连接件和刺激件构成,连接件安装在手柄的连接端,刺激件包括冷刺激部和吸液部,冷刺激部可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吸液部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本技术提供的吞咽功能训练棒结构简单,使用更加便利,能够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减少误吸、误咽风险,提高训练的效果,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吞咽功能训练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训练装置3振动马达4传动杆5温度检测装置6温度显示装置7发光件8电源9开关101螺纹结构201连接件202刺激件203冷刺激部204吸液部205冷却密封腔206刺激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该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手柄1,具有连接端和供患者把持的手持端;训练装置2,由连接件201和刺激件202构成,所述连接件201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所述连接端,所述刺激件202包括冷刺激部203和吸液部204,所述冷刺激部203用于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所述吸液部204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手柄1和训练装置2;手柄1具有连接端和手持端,手持端可供患者把持;训练装置2设置在手柄1上,包括连接件201和刺激件202;连接件201安装在手柄1的连接端,刺激件202包括冷刺激部203和吸液部204,吸液部204由吸水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先将训练装置2置于冷冻装置中冷冻降温,待温度降至合适温度时取出,持手柄1将冷刺激部203贴附在两侧脸颊部、舌部、软腭或硬腭,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在冷刺激的同时用吸液部204蘸取患者分泌唾液,防止唾液流入咽喉。本技术提供的吞咽功能训练棒结构简单,使用更加便利,能够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减少误吸、误咽风险,提高训练的效果,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冷刺激部203具有用于密封容置冷却液的冷却密封腔20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刺激部203具有冷却密封腔205,在冷却密封腔205内密封有冷却液,冷却液能够减缓冷刺激部203的升温速度,延长使用时间,避免多次对冷刺激部203冷却降温的繁琐步骤,使用更加简便。进一步地,所述冷刺激部203的环向表面包覆有刺激毛刷206。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冷刺激部203的环向表面包覆有刺激毛刷206,冷却密封腔205内容置的冷却液能够将温度传导至刺激毛刷206,通过刺激毛刷206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同时刺激毛刷206还能对患者的口腔进行触觉刺激,进一步提高刺激效果,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吞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刺激件202为圆柱状结构。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刺激件202设计成圆柱状结构,能够避免边角结构,减少对患者口腔粘膜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20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所述连接端上。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201卡设在手柄1的连接端上或者连接件201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1的连接端上。在使用时可以将手柄1与训练装置2分离,将训练装置2单独置于冷冻装置中冷冻降温,待温度降至合适温度时取出,再安装在手柄1上,持手柄1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无需对手柄1进行冷冻,避免了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手柄1温度过低,影响使用;此外,如果手柄1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柄1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导致手柄1从手中滑脱损伤患者的口腔,因此将手柄1与训练装置2分离,还可以提高吞咽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n手柄(1),具有连接端和供患者把持的手持端;/n训练装置(2),由连接件(201)和刺激件(202)构成,所述连接件(201)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所述连接端,所述刺激件(202)包括冷刺激部(203)和吸液部(204),所述冷刺激部(203)用于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所述吸液部(204)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包括:
手柄(1),具有连接端和供患者把持的手持端;
训练装置(2),由连接件(201)和刺激件(202)构成,所述连接件(201)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所述连接端,所述刺激件(202)包括冷刺激部(203)和吸液部(204),所述冷刺激部(203)用于在冷冻后置于患者的口腔内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所述吸液部(204)用于吸附患者的唾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刺激部(203)具有用于密封容置冷却液的冷却密封腔(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刺激部(203)的环向表面包覆有刺激毛刷(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件(202)为圆柱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所述连接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功能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具有容设腔的腔体式结构;
所述吞咽功能训练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