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0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100份,主抗氧剂0.001~0.2份,辅助抗氧剂0.001~0.2份,成核剂0.001~0.2份,酸吸收剂0.001~0.2份,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3~20份,乙烯基弹性体3~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聚丙烯组合物兼具优异的刚韧平衡性,高透明性,以及优异的耐低温韧性等特点,克服了当前透明聚丙烯刚性低,低温韧性差等缺点,可以让高透明聚丙烯满足‑20℃以下环境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属于塑料

技术介绍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无毒,相对密度低,价廉,易加工成型等优良特性,特别是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优异结合,已经成为通用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新产品开发最为活跃的品种。普通均聚聚丙烯通常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耐热性,一定的透明性,但是也存在抗冲击性能较差,尤其是环境温度低的时候,有时候均聚聚丙烯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就发生开裂现象。无规共聚聚丙烯由于结晶度低,具有高透明性以及一定的室温抗冲击性能,但是低温韧性依然不理想,而抗冲共聚聚丙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引入橡胶相,因此可以显著改善聚丙烯的低温抗冲击性能,甚至有些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在-20℃低温下还可具有优异的韧性,因此抗冲共聚聚丙烯在一些大型制品,以及存储和使用温度低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抗冲共聚聚丙烯由于橡胶相的存在,通常制品都是乳白色不透明。因此能在维持抗冲共聚聚丙烯高抗冲性能的同时,能大幅度改善制品透明性具有非常迫切的要求。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在均聚和无规共聚聚丙烯中添加弹性体增韧剂来改善低温韧性,但是常规的弹性体(POE,EPDM,SBS,SEBS等)通常在提高抗冲击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聚丙烯的透明性,基本得不到透明的产品。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一些丙烯基的弹性体(Vistmaxx和Versify),其中有些牌号可以在不影响透明性的同时改善抗冲击强度,但丙烯基弹性体对聚丙烯刚性和耐热性的损失也非常明显,同时由于丙烯基弹性体本身的玻璃化温度为-20℃,因此在某些使用温度低于-20℃的环境下,丙烯基弹性体自身的韧性变差,因此增韧效果不明显。而乙烯基弹性体(POE,EPDM)由于自身玻璃化温度可以低至-60℃,因此超低温度下的增韧效果依然突出,只是由于自身和聚丙烯相容性不好,导致透明性差,无法得到透明聚丙烯制品。目前也有石化厂通过特殊的催化剂和工艺,采用低乙烯含量来降低抗冲共聚聚丙烯聚合时生产的橡胶相的含量,从而聚合生产聚合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但这种通过控制橡胶相含量不超过一定数量的方法,由于橡胶相含量只能做到很低,所以只能有限的改善聚丙烯的低温韧性,并且聚合的抗冲共聚物的熔融指数范围也比较窄,只能应用于一些低熔融指数聚丙烯。对于一些高熔融指数抗冲共聚聚丙烯,其透明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使用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技术制备的高透明聚丙烯是无法满足-20℃以下环境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聚丙烯材料,就只能用不透明的聚丙烯材料,而无法使用高透明聚丙烯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可获得更宽熔融指数范围,并且透明性佳,刚韧平衡性更好,生产更简单,可以满足-20℃环境下的韧性的要求,同时还能保持低雾度值和高透明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100份,主抗氧剂0.001~0.2份,辅助抗氧剂0.001~0.2份,成核剂0.001~0.2份,酸吸收剂0.001~0.2份,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3~20份,乙烯基弹性体3~40份。优选的,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乙烯共聚单体的重量含量为3~4%,熔融指数范围0.3~100g/10min。优选的,所述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是等规聚丙烯链段与乙烯/丙烯无规共聚链段组成的嵌段结构,其中等规聚丙烯链段的重量占比为30~70%,乙烯-丙烯无规共聚链段的重量占比为70~30%份,等规聚丙烯链段可以形成晶体结构,而乙烯/丙烯无规共聚链段为无定型结构,该类嵌段共聚物中,例如陶氏化学公司采用链穿梭催化技术制备的Intune聚合物。优选的,所述乙烯基弹性体是由乙烯和α-烯烃共聚而成,其中α-烯烃共聚单体重量分数为5~50%,例如陶氏化学公司的Engage聚合物,三井化学的Tafmer聚合物等。所述α-烯烃进一步优选为丙烯、丁烯、己烯或辛烯。优选的,所述主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甲基-2,4,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双(3,3一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三乙二醇醚-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辅助抗氧剂选自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双亚膦酸酯(抗氧剂P-EPQ)、双(2,4—二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抗氧剂S9228)、3,9-双十八烷氧基-2,4,8,10-四氧-3,9-二磷螺环[5.5]十一烷(抗氧剂618)、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抗氧剂626)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成核剂选自1,3,5-三(2,2-二甲基丙烷氨基)苯(XT386),对叔丁基苯甲酸羟基铝,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11),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铝盐(NA21),(1R,2S)-rel-1,2-环己烷二甲酸钙盐(HPN-20E),(1R,2R,3S,4S)-rel-二环[2.2.1]庚-2,3-二羧酸二钠盐(HPN-68L),1,2,3-三脱氧-4,6:5,7-双-O-[(4-丙苯基)亚甲基]-壬醇#(NX8000K),1,3:2,4-二(3,4-二甲基亚苄基)-D-山梨醇(Millad3988)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除酸剂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锌,氧化锌或水滑石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组合物兼具优异的刚韧平衡性,高透明性,以及优异的耐低温韧性等特点,克服了当前透明聚丙烯刚性低,低温韧性差等缺点,可以让高透明聚丙烯满足-20℃以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1:按重量配方进行称量混合,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重量1700克,主抗氧剂1010(德国Basf)重量1克,辅抗氧剂168(德国Basf)2克,酸吸收剂硬脂酸钙(意大利发基)1克,成核剂Millad3988(美国美利肯)重量4克,乙烯基弹性体Engage8150(美国陶氏化学)200克,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Intune5545(美国陶氏化学)100克。制备时,将前述各组分加入高速混合机搅拌混合2分钟出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合造粒,然后将聚丙烯树脂颗粒分别注塑标准样条进行测试。挤出机设定为一区温度180℃,二区温度1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100份,主抗氧剂0.001~0.2份,辅助抗氧剂0.001~0.2份,成核剂0.001~0.2份,酸吸收剂0.001~0.2份,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3~20份,乙烯基弹性体3~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100份,主抗氧剂0.001~0.2份,辅助抗氧剂0.001~0.2份,成核剂0.001~0.2份,酸吸收剂0.001~0.2份,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3~20份,乙烯基弹性体3~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乙烯共聚单体的重量含量为3~4%,熔融指数范围0.3~10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是等规聚丙烯链段与乙烯/丙烯无规共聚链段组成的嵌段结构,其中等规聚丙烯链段的重量占比为30~70%,乙烯-丙烯无规共聚链段的重量占比为7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弹性体是由乙烯和α-烯烃共聚而成,其中α-烯烃共聚单体重量分数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耐低温、高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甲基-2,4,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张春霞许亚冰许丹霞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骐锋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如夏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