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65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现代医学开展胃镜检查与手术的一种医疗工具,即为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长度短于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前端、后端都伸出外管;所述内管中部凸出,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内管其他管段的外径,同时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外管的内径尺寸,而所述内管除中部凸出部分的其它部位外径小于所述外管内径;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上套有可充气橡胶圈;所述可充气橡胶圈与所述内管固接;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以及所述可充气橡胶圈与所述外管紧密套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提升操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现代医学开展胃镜检查与手术的一种医疗工具,即为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
技术介绍
胃镜操作目前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检查手段,更是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筛查利器和主要治疗手段。内窥镜为侵入式检查,一般从内窥镜从患者口腔进入,穿过食道进入胃中,医师通过推动镜身使之前进,并在内窥镜进入体内时,通过操作手柄及镜身调整内窥镜的位置和角度。当与内窥镜连接的管状物过于柔软,内窥镜将无法穿过食道进入胃中。为保证内窥镜和连接管在食道中顺利滑动,与内窥镜连接的管状物硬度需要较高,但是当插入的管状物硬度较大时,会使得患者十分痛苦,异物感十分强烈,在食道和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时就会造成患者难以抑制的呕吐,而无法继续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内窥镜连接管较硬时,难以在胃里实现较大的拐弯,导致胃镜检查时存在盲区和死角,无法做到全面检查。此外,在胃镜操作时,术者通常需要向胃腔注入足够的空气,将胃壁皱褶延展,较为完全暴露胃黏膜,才能进行胃镜精细检查,提升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进一步完成镜下微创切除手术。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贲门松弛、不自主打嗝等情况,往往会出现反复注气后胃内仍充气欠佳。这不仅延长操作时间,提升操作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更重要的是无法全面、清晰的观察胃黏膜,易造成上消化道早期病变的漏诊误诊。在对患者胃粘膜进行观察、微创操作时,临床上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胃内充气不良的患者相关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长度短于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前端、末端都伸出外管;所述内管中部凸出,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内管其他管段的外径,同时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比所述外管的内径尺寸大,而所述内管除中部凸出部分的其它部位外径小于所述外管内径;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上套有可充气橡胶圈;所述可充气橡胶圈与所述内管固接;所述内管中部凸出部分以及所述可充气橡胶圈与所述外管紧密套合。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的前端部分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内管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内有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内管不连通,并穿过所述内管壁上开的第一孔伸出所述内管;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前端部分的管壁上,设置在所述气囊之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可充气橡胶圈内,另一端从所述内管末端伸出并与第一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气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内有第二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内管不连通,并穿过所述内管壁上开的第二孔伸出所述内管;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前端部分的管壁上,设置在所述气囊之后;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气囊,另一端从所述内管末端伸出并与第二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最前端连接内窥镜,最末端连接所述内窥镜的操作手柄。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内有第三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内管不连通,并穿过所述内管壁上开的第三孔伸出所述内管;所述第三孔位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前端部分的管壁上,设置在所述气囊与所述内窥镜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三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伸出所述内管,另一端从所述内管末端伸出并与第三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三气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上设有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上分别系有软绳。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为橡胶软管;所述外管为医用弹性塑料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计外硬管、内软管两种套管套合,硬管用于在插入时推进内窥镜,当内窥镜达到理想位置时,调节气囊使其处在贲门位置,即可操作使内外套管分离,内外套管分离后,硬度较大的外管可通过软绳拉出,留下柔软的内管继续与内窥镜一起完成检查。2.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做胃镜检查时的体验,消除患者异物感,减轻患者痛苦,从而降低胃镜检查的临床操作难度。3.胃镜操作时,检查医师在遇到胃内充气不良的患者时(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贲门松弛、不自主打嗝等情况),气体流失过快,无法维持将胃粘膜撑开一段时间以进行观察。此装置既可以连接其他充气装置达到快速充气的目的,撑开的气囊固定于贲门时可以达到减慢胃内气体快速流失的效果,将胃腔保持在一个充盈伸展的状态,以降低胃镜操作中的无效时间,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提升操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4.此装置可以连接充气装置14达到快速充气的目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并且操作方便、实用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一,表示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整体结构。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一,表示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一孔与第一密封圈、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二孔与第二密封圈、第三连接管以及第三孔与第三密封圈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二,表示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初始状态。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二,表示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在内、外套管分离后的状态。图中,1-内管、2-外管、3-可充气橡胶圈、4-内窥镜、5-气囊、6-吊耳、7-软绳、8-第一连接管、9-第一气管、10-第二连接管、11-第二气管、12-第三连接管、13-第三气管、14-充气装置、111-第一孔、112-第二孔、113-第三孔、121-第一密封圈、122-第二密封圈、123-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包括内管1、外管2,外管2长度短于内管1,内管1前端、末端都伸出外管2。内管1中部凸出,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内管1其他管段的外径,同时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比外管2的内径尺寸大2mm,而内管1除中部凸出部分的其它部位外径小于外管2内径。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上套有可充气橡胶圈3;可充气橡胶圈3与内管1不连通。可充气橡胶圈3与内管1采用热熔工艺固接或粘接;可充气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长度短于所述内管(1),所述内管(1)前端、末端都伸出外管(2);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内管(1)其他管段的外径,同时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外管(2)的内径尺寸,而所述内管(1)除中部凸出部分的其它部位外径小于所述外管(2)内径;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上套有可充气橡胶圈(3);所述可充气橡胶圈(3)与所述内管(1)固接;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以及所述可充气橡胶圈(3)与所述外管(2)紧密套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长度短于所述内管(1),所述内管(1)前端、末端都伸出外管(2);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内管(1)其他管段的外径,同时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外管(2)的内径尺寸,而所述内管(1)除中部凸出部分的其它部位外径小于所述外管(2)内径;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上套有可充气橡胶圈(3);所述可充气橡胶圈(3)与所述内管(1)固接;所述内管(1)中部凸出部分以及所述可充气橡胶圈(3)与所述外管(2)紧密套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伸出所述外管(2)的前端部分设置有气囊(5);所述气囊(5)与所述内管(1)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内有第一连接管(8)穿过,并穿过所述内管(1)壁上开的第一孔(111)伸出所述内管(1);所述第一孔(111)位于所述内管(1)伸出所述外管(2)前端部分的管壁上,设置在所述气囊(5)之后;所述第一连接管(8)与所述第一孔(1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1);所述第一连接管(8)的一端插入所述可充气橡胶圈(3)内,另一端从所述内管(1)末端伸出并与第一气管(9)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管(9)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1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8)与所述第一气管(9)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可分离式胃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内有第二连接管(10)穿过,并穿过所述内管(1)壁上开的第二孔(112)伸出所述内管(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洁赵玉斌曹旭李玉婵王津吕一豪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