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61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装机,尤其涉及一种口服液罐装机。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包括水塔,所述水塔设置在环形工作台的中间,所述工作台上绕其圆心放置有提拉式罐装机构,所述罐装机构通过导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装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工作的按钮,所述水泵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为绕所述水塔的环形支架。能够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自由的选择投入使用的罐装机构,每台罐装机构只由一台小型离心泵作为动力,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服液罐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装机,尤其涉及一种口服液罐装机。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620877752.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旋转盘,所述电机通过转动轴贯穿支撑平台与旋转盘相连,所述旋转盘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圆周设有罐体固定座,所述旋转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座。上述专利声称通过储存罐可以储存要灌装的液体,通过罐体固定座可以固定要灌装的瓶子,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可以带动固定座转动,从而固定座带动灌装瓶体转动,在固定座转动的同时通过液压装置带动注液装置向下运作,从而给固定座上的灌装瓶进行注液灌装,实现了可以连续化的进行灌装、提高了灌装的效率而减少了企业灌装时的成本的有益效果;但是这样的罐装方式需要给每台机器都安装上电机、控制器、液压装置等较为昂贵的电器元件,其结构比较复杂,对于小批量生产商来说,使用和制造成本还是较大,不能根据订单的多少自由的增加和减少罐装设备,会导致多余的罐装设备成为企业的沉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服液罐装机,能够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自由的选择投入使用的罐装机构,每台罐装机构只由一台小型离心泵作为动力,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制造成本低。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包括水塔,所述水塔设置在环形工作台的中间,所述工作台上绕其圆心放置有提拉式罐装机构,所述罐装机构通过导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装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工作的按钮,所述水泵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为绕所述水塔的环形支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装机构包括夹具和注液部,所述注液部上开有连通其内部的连接孔,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注液部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注液部上中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把手一端的内侧,所述夹具的上部与所述注液部的下部配合给位于所述夹具内的瓶子注射口服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内部的第一空腔,所述夹具本体上部绕其圆心均匀间隔开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打通所述夹具本体的上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沉头孔包括上部的沉头部和下部的通孔部,瓶子放置在所述通孔部内且瓶子的底端与底片的上端接触,所述底片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夹具本体下端中部开有圆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部包括内置第二空腔的盛液器和绕所述盛液器圆心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盛液器下部的凸缘,所述盛液器下端壁沿所述凸缘轴线方向均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均螺纹连接有注射头,所述螺纹通孔上边沿设置有倒斜角,绕所述倒斜角边沿均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螺纹通孔的闭合门组件,所述第二空腔通过与所述连接孔连接的所述导管与所述水泵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缘的外径和厚度与所述沉头部的内径和深度分别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罐装机构一侧设置有顶住,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罐装机构另一侧设置有放置架,所述顶住的外径小于所述圆通孔的内径,所述放置架的外径与所述盛液器的外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钮为拉杆开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为小型离心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本体为透明的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能够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自由的选择投入使用的罐装机构,每台罐装机构只由一台小型离心泵作为动力,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制造成本低。2、放置架为圆筒状,可以使得注射头悬空不接触工作台,从而放置注射头被污染而导致喷射出的液体被污染。3、搬起夹具本体,使得顶住插入圆通孔内把底片往上顶,从而使得底片把瓶子顶出沉头孔内,这样方便取出已罐装好口服液的瓶子。4、连通管与水塔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得多个罐装机构同时接入水泵和水塔相连,工作台为环形,方便多人同时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01、瓶子,1、水塔,2、工作台,21、顶住,22、放置架,3、罐装机构,31、夹具本体,3101、第一空腔,3102、沉头部,3103、通孔部,3104、圆通孔,32、注液部,3201、盛液器,3202、凸缘,3203、第二空腔,3204、螺纹通孔,3205、注射头,3206、倒斜角,3207、闭合门组件,33、连接孔,34、把手,35、底片,4、支架,5、水泵,51、拉杆开关,6、导管,7、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如图1-6所示,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包括水塔1,水塔1设置在环形工作台2的中间,工作台2上绕其圆心放置有提拉式罐装机构3,罐装机构3通过导管6与水泵5出水口相连通,水泵5进水口通过连通管7与水塔1内部相连通,连通管7与水塔1可拆卸连接,罐装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泵5工作的按钮,水泵5设置在支架4上,支架4为绕水塔1的环形支架4。罐装机构3包括夹具和注液部32,注液部32上开有连通其内部的连接孔33,导管6通过连接孔33与注液部32的内部相连通,注液部32上中部设置有把手34,按钮设置在把手34一端的内侧,夹具的上部与注液部32的下部配合给位于夹具内的瓶子01注射口服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31和设置在夹具本体31内部的第一空腔3101,夹具本体31上部绕其圆心均匀间隔开有沉头孔,沉头孔打通夹具本体31的上壁与第一空腔3101相通,沉头孔包括上部的沉头部3102和下部的通孔部3103,瓶子01放置在通孔部3103内且瓶子01的底端与底片35的上端接触,底片35与第一空腔3101的内壁滑动配合,夹具本体31下端中部开有圆通孔3104。注液部32包括内置第二空腔3203的盛液器3201和绕盛液器3201圆心均匀间隔设置在盛液器3201下部的凸缘3202,盛液器3201下端壁沿凸缘3202轴线方向均开有螺纹通孔3204,螺纹通孔3204内均螺纹连接有注射头3205,螺纹通孔3204上边沿设置有倒斜角3206,绕倒斜角3206边沿均设置有用于开闭螺纹通孔3204的闭合门组件3207,第二空腔3203通过与连接孔33连接的导管6与水泵5相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包括水塔,其特征在于:/n所述水塔设置在环形工作台的中间,所述工作台上绕其圆心放置有提拉式罐装机构,所述罐装机构通过导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装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工作的按钮,所述水泵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为绕所述水塔的环形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包括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塔设置在环形工作台的中间,所述工作台上绕其圆心放置有提拉式罐装机构,所述罐装机构通过导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塔可拆卸连接,所述罐装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工作的按钮,所述水泵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为绕所述水塔的环形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装机构包括夹具和注液部,所述注液部上开有连通其内部的连接孔,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注液部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注液部上中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把手一端的内侧,所述夹具的上部与所述注液部的下部配合给位于所述夹具内的瓶子注射口服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服液罐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内部的第一空腔,所述夹具本体上部绕其圆心均匀间隔开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打通所述夹具本体的上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沉头孔包括上部的沉头部和下部的通孔部,瓶子放置在所述通孔部内且瓶子的底端与底片的上端接触,所述底片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夹具本体下端中部开有圆通孔。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涛张桐生夏放高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