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及垃圾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58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及垃圾袋,其中,垃圾桶包括:筒体;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筒体内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槽用于放置叠置的垃圾袋的卡扣,第一安装槽的上部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开口;推顶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推顶机构用于对叠置的卡扣施加向上的推顶力;释放机构,设置在筒体内,释放机构具有阻挡开口的阻挡位置以及避让开口的避让位置;驱动机构,设置在筒体内并与释放机构配合,驱动机构驱动释放机构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具备自动打包功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桶及垃圾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收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桶及垃圾袋。
技术介绍
垃圾桶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接触频率高且使用人群多的必需品,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智能垃圾桶产品,但上述产品的功能较为单一,仅能自动感应开合盖。也有一些智能垃圾桶产品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现有技术中实现垃圾桶打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垃圾打包时需要人工拉动垃圾袋口的拉绳,随着袋口拉绳的减小,垃圾袋口逐渐被收缩变小,以实现打包功能。另一种为采用封口胶带进行半自动打包,即在垃圾桶的外部或上部装配有胶带打包组件,当需要打包垃圾袋时,人工将垃圾袋取出并收口,手持收口两端,使中间收口部分从胶带打包组件的开槽中穿过,以实现垃圾袋的打包。但上述两种垃圾桶的打包方式依然需要人参与完成,实际半自动化打包方式,用户需要接触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操作不便且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具备自动打包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垃圾桶及垃圾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筒体;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筒体内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槽用于放置叠置的垃圾袋的卡扣,第一安装槽的上部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开口;推顶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推顶机构用于对叠置的卡扣施加向上的推顶力;释放机构,设置在筒体内,释放机构具有阻挡开口的阻挡位置以及避让开口的避让位置;驱动机构,设置在筒体内并与释放机构配合,驱动机构驱动释放机构在阻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可选地,垃圾桶还包括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外侧,释放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可选地,第二安装槽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并行设置。可选地,第一安装槽的朝向筒体中心的第一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避让缝隙,释放机构包括挡板,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避让缝隙对应的第二避让缝隙,第二安装槽朝向筒体中心的第二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避让缝隙对应的第三避让缝隙,第一避让缝隙、第二避让缝隙和第三避让缝隙均用于使卡扣通过。可选地,垃圾桶还包括两个第一卡臂,两个第一卡臂分别设置在第三避让缝隙的相对的侧表面上,其中,在沿竖直方向上,第一卡臂的下表面高于第一安装槽的上表面,以使第一卡臂的下表面与第一安装槽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开口。可选地,两个第一卡臂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扣的中部的宽度。可选地,第一卡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可选地,释放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挡板的上端的两个第二卡臂,两个第二卡臂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方,其中,挡板运动至第二卡臂的下表面与第一安装槽的侧壁抵接时,挡板的上端面低于开口,以使释放机构处于避让位置。可选地,释放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卡臂上的两个限位凸起,两个限位凸起朝向第一安装槽内延伸,两个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扣的端部的宽度,且限位凸起位于第一安装槽的朝向筒体中心的第一内壁的内侧。可选地,限位凸起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可选地,推顶机构包括顶板以及第一弹性件,顶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并用于放置叠置的卡扣,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第一安装槽的底部抵接。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底板,设置在筒体的底部;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底板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释放机构连接;驱动件,设置在底板和筒体之间,驱动件用于向底板施加向下的驱动力;第二弹性件,设置在底板和筒体之间,第二弹性件用于向底板施加向上的弹性力。可选地,筒体包括外筒以及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其中,第一安装槽设置在外筒的内侧壁上,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避让口,避让口与第一安装槽对应设置。可选地,第一安装槽20为多个,多个第一安装槽沿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设置有推顶机构,释放机构为多个,多个释放机构和多个第一安装槽一一对应设置,驱动机构与多个释放机构均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垃圾袋,垃圾袋用于安装在上述的垃圾桶上,垃圾袋包括:袋体;弹性收缩结构,设置在袋体的袋口处并用于使袋体束口;卡扣,设置在袋体的袋口处,卡扣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垃圾桶进行打包时,驱动机构驱动释放机构运动至避让位置,此时叠置的卡扣中最上方的一个卡扣与开口连通。通过垃圾袋袋口的橡皮筋的作用下将最上方的卡扣从第一安装槽内通过开口拽出,同时橡皮筋失去第一安装槽槽壁的拉紧力后收缩并将垃圾袋的袋口打包。最上方卡扣脱出后,驱动机构驱动释放机构运动至阻挡位置并关闭开口,同时,推顶机构将叠置的卡扣向上推顶,并使最上方的卡扣与开口对齐。再次需要打包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上述结构使得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也无需接触垃圾袋即可实现垃圾袋的打包操作,实现了完全的自动打包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具备自动打包功能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筒体的侧壁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主视图(未安装释放机构和卡扣);图9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释放机构处于阻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中E处放大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释放机构处于避让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1中F处放大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释放机构和卡扣的配合俯视示意图;以及图14示出了图1中垃圾桶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主视图(安装了释放机构和卡扣)。附图标记说明:10、筒体;11、外筒;12、内筒;121、避让口;20、第一安装槽;21、第一内壁;22、第一避让缝隙;23、侧壁;30、开口;40、推顶机构;41、顶板;42、第一弹性件;50、释放机构;51、挡板;52、第二避让缝隙;53、第二卡臂;54、限位凸起;541、第二斜面;60、驱动机构;61、底板;62、连接杆;63、驱动件;64、第二弹性件;70、第二安装槽;71、第二内壁;72、第三避让缝隙;73、第一卡臂;731、第一斜面;100、垃圾袋;200、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10);/n第一安装槽(2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槽(20)用于放置叠置的垃圾袋(100)的卡扣(200),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上部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开口(30);/n推顶机构(4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0)内,所述推顶机构(40)用于对叠置的所述卡扣(200)施加向上的推顶力;/n释放机构(5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所述释放机构(50)具有阻挡所述开口(30)的阻挡位置以及避让所述开口(30)的避让位置;/n驱动机构(6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与所述释放机构(50)配合,所述驱动机构(60)驱动所述释放机构(50)在所述阻挡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
第一安装槽(2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槽(20)用于放置叠置的垃圾袋(100)的卡扣(200),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上部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开口(30);
推顶机构(4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0)内,所述推顶机构(40)用于对叠置的所述卡扣(200)施加向上的推顶力;
释放机构(5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所述释放机构(50)具有阻挡所述开口(30)的阻挡位置以及避让所述开口(30)的避让位置;
驱动机构(60),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与所述释放机构(50)配合,所述驱动机构(60)驱动所述释放机构(50)在所述阻挡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第二安装槽(70),所述第二安装槽(7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外侧,所述释放机构(5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7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0)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槽(20)和所述第二安装槽(70)并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朝向所述筒体(10)中心的第一内壁(21)上设置有第一避让缝隙(22),所述释放机构(50)包括挡板(51),所述挡板(5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缝隙(22)对应的第二避让缝隙(52),所述第二安装槽(70)朝向所述筒体(10)中心的第二内壁(7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避让缝隙(52)对应的第三避让缝隙(72),所述第一避让缝隙(22)、所述第二避让缝隙(52)和所述第三避让缝隙(72)均用于使所述卡扣(200)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两个第一卡臂(73),两个所述第一卡臂(7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避让缝隙(72)的相对的侧表面上,其中,在沿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卡臂(73)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卡臂(7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开口(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卡臂(7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卡扣(200)的中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臂(7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73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5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51)的上端的两个第二卡臂(53),两个所述第二卡臂(5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23)的上方,其中,所述挡板(51)运动至所述第二卡臂(53)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冲李曙光张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