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顶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577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5
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框架,框架设有四根立柱;在框架的顶部两侧,前后端的立柱上部连接设置侧面墙;在框架的前后端,两侧的立柱上部连接设置上横梁;上横梁内侧连接设置雨棚板,雨棚板设有一竖直挂板,竖直挂板上设有若干绳圈;侧面墙顶部设有向内折弯的侧面墙折弯板,侧面墙折弯板顶部设有上纵梁,上纵梁的底部设有若干绳圈。篷布安装时,前后端采用雨棚板加绳圈组合固定篷布,绳圈间距小于200mm,侧面采用折弯板加绳圈固定篷布,绳圈间距小于等于200mm,篷布安装后用整根钢丝绳穿过所有绳圈,钢丝绳两端加装尾套用于海关封,海关封未打开之前篷布处于固定状态,由于侧墙和篷布的结合形成C型槽状,保证了集装箱无法加载走私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顶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顶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通过其产品的标准化并由此建立一整套运输体系,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集装箱大量广泛用于国际货运中,在各个不同关税区的转运过程中,集装箱的封闭性、安全性尤为重要,除了过程监管之外,还需要从产品设计上杜绝集装箱加载走私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四根立柱;在框架的顶部两侧,前后端的立柱上部连接设置侧面墙;在框架的前后端,两侧的立柱上部连接设置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内侧连接设置雨棚板,所述雨棚板设有一竖直挂板,所述竖直挂板上设有若干绳圈;所述侧面墙顶部设有向内折弯的侧面墙折弯板,所述侧面墙折弯板顶部设有上纵梁,所述上纵梁的底部设有若干绳圈。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开顶集装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设有四根立柱(12);在框架(1)的顶部两侧,前后端的立柱(12)上部连接设置侧面墙(2);在框架(1)的前后端,两侧的立柱(12)上部连接设置上横梁(3);所述上横梁(3)内侧连接设置雨棚板(4),所述雨棚板(4)设有一竖直挂板(41),所述竖直挂板(41)上设有若干绳圈(6);所述侧面墙(2)顶部设有向内折弯的侧面墙折弯板(20),所述侧面墙折弯板(20)顶部设有上纵梁(5),所述上纵梁(5)的底部设有若干绳圈(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设有四根立柱(12);在框架(1)的顶部两侧,前后端的立柱(12)上部连接设置侧面墙(2);在框架(1)的前后端,两侧的立柱(12)上部连接设置上横梁(3);所述上横梁(3)内侧连接设置雨棚板(4),所述雨棚板(4)设有一竖直挂板(41),所述竖直挂板(41)上设有若干绳圈(6);所述侧面墙(2)顶部设有向内折弯的侧面墙折弯板(20),所述侧面墙折弯板(20)顶部设有上纵梁(5),所述上纵梁(5)的底部设有若干绳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板(4)包括一雨棚板本体(40),所述雨棚板本体(40)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3)连接,雨棚板本体(40)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挂板(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板本体(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横梁(3)以及竖直挂板(41)的底端,竖直挂板(41)、雨棚板本体(40)以及所述上横梁(3)的内侧面构成一C型槽状结构,所述绳圈(6)位于所述C型槽状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用于遮盖开顶集装箱顶部的篷布(9)端部设有若干篷布固定孔(90),所述篷布(9)端部的篷布固定孔(90)分别套设在所述绳圈(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挂板(41)的顶部还设有一篷布支撑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雄帅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腾骏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