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50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椅,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坐靠部与用于支撑所述坐靠部的支撑部,所述坐靠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容纳腔腔壁为弧形,所述坐靠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容物件。当使用者坐在坐靠部内时,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容物件,避免物品在坐靠部内向蛋椅底部(即使用者坐的位置)移动,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还能防止物品被使用者压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特别涉及一种蛋椅。
技术介绍
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常用的一种家具。发展到现在,椅子为满足不同的功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其中包括蛋椅。参见图1,现有的蛋椅包括支撑部2与设于支撑部2上方的坐靠部1,支撑部2包括底盘23、转动杆22、支撑板21以及若干万向轮24,转动杆22的一端与底盘23中心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1连接,支撑板21与坐靠部1的底部连接,使支撑部2可支撑坐靠部1且使坐靠部1能以转动杆22轴心为中心轴旋转;若干万向轮24设于底盘23远离转动杆22的一侧,使蛋椅能够在地面上滑动。坐靠部1具有开口11且内部中空,可供使用者坐和倚靠,且坐靠部1的内侧壁为弧面,提供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蛋椅的内部空间较大,且半包围的设计给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安全感,使得很多人喜欢坐在蛋椅内看书,但是由于蛋椅的内侧壁是弧面,放置在蛋椅内部的物品(如手机、书本等)会朝着蛋椅底部(即使用者坐的位置)移动,降低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蛋椅,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容物件,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蛋椅,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坐靠部与用于支撑所述坐靠部的支撑部,所述坐靠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容纳腔腔壁为弧形,所述坐靠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容物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坐在坐靠部内时,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容物件,避免物品在坐靠部内向蛋椅底部(即使用者坐的位置)移动,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还能防止物品被使用者压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物件为水平设于所述容纳腔腔壁的载物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物板可供使用者放置物品,且水平设置的载物板较为稳定,避免载物板上的物品从载物板上滑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与所述容纳腔腔壁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物板与容纳腔腔壁铰接,使载物板不使用时可将载物板翻起,减少载物板占用的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腔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板的侧面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物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且被拉直,使连接杆可为载物板提供拉力,提高载物板的承载能力,避免载物板被压力,提高载物板的使用寿命;当载物板翻起时,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相互平齐且被收起,减少连接杆的占用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设有插销,所述第二转动杆开设有供所述插销插入的第一锁紧孔,当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平行且被拉直时,插销插入第一锁紧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平行且被拉直时,第一转动杆的插销插入第一锁紧孔内,使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转动,避免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收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杆开设有供所述插销插入的第二锁紧孔,当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平行且收起时,插销插入第二锁紧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平行且收起时,第一转动杆的插销插入第二锁紧孔内,使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转动,避免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被拉直;同时,由于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无法发生相对转动,载物板也无法翻转,使载物板于容纳腔腔壁上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物件为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包括与所述容纳腔腔壁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容纳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容纳袋之间形成供物品放置的收纳腔室,所述容纳袋设置有与所述收纳腔室相连通的敞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物品从容纳袋的敞口放入收纳腔室内,且容纳袋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方便存放多个物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腔壁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供所述挂钩的钩部嵌入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袋使用时,挂钩的钩部嵌入通孔内,使连接部挂在挂钩上,从而使收纳袋与容纳腔腔壁可拆卸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使用者坐在坐靠部内时,使用者可将物品放置于容物件,避免物品在坐靠部内向蛋椅底部(即使用者坐的位置)移动,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还能防止物品被使用者压坏;2.载物板与容纳腔腔壁铰接,使载物板可在容纳腔内翻起,减少载物板的占用空间;3.收纳袋通过挂钩固定在容纳腔腔壁,使收纳袋与容纳腔腔壁可拆卸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蛋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蛋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蛋椅的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载物板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载物板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平行且拉直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蛋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收纳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靠部;11、开口;12、容纳腔;2、支撑部;21、支撑板;22、转动杆;23、底盘;24、万向轮;3、载物板;4、连接杆;41、第一转动杆;411、第一锁紧孔;412、第二锁紧孔;42、第二转动杆;421、通孔;43、转轴;44、插销;441、防脱块;5、收纳袋;51、连接部;52、容纳袋;521、收纳腔室;522、敞口;6、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2与图3,一种蛋椅,包括具有容纳腔12的坐靠部1与用于支撑坐靠部1的支撑部2,支撑部2包括支撑板21、转动杆22、底盘23以及若干万向轮24,转动杆22的一端与底盘23中心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1连接,支撑板21与坐靠部1的底部通过螺钉连接连接,使支撑部2可支撑坐靠部1且使坐靠部1能以转动杆22轴心为中心轴旋转;若干万向轮24设于底盘23远离转动杆22的一侧,使蛋椅能够在地面上滑动。坐靠部1的平面具有与容纳腔12相连通的开口11,可供使用者坐和倚靠,坐靠部1的容纳腔12腔壁与坐靠部1的外侧壁均为弧形。参见图3与图4,坐靠部1于容纳腔12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容物件,本实施例中容物件为水平设于容纳腔12腔壁的载物板3。所述载物板3与所述容纳腔12腔壁铰接。载物板3使用时,将载物板3水平放置;载物板3不使用时,将载物板3沿铰链翻转,载物板3竖直设置且载物板3与容纳腔12腔壁贴合。参见图4与图5,容纳腔12腔壁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41与第二转动杆42,第一转动杆41远离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与容纳腔12腔壁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42远离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载物板3的侧面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41开设有通孔421,通孔421内穿设有插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椅,包括具有容纳腔(12)的坐靠部(1)与用于支撑所述坐靠部(1)的支撑部(2),所述坐靠部(1)具有开口(11),且所述容纳腔(12)腔壁为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部(1)于容纳腔(12)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容物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椅,包括具有容纳腔(12)的坐靠部(1)与用于支撑所述坐靠部(1)的支撑部(2),所述坐靠部(1)具有开口(11),且所述容纳腔(12)腔壁为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部(1)于容纳腔(12)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容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物件为水平设于所述容纳腔(12)腔壁的载物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3)与所述容纳腔(12)腔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2)腔壁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41)与第二转动杆(42),所述第一转动杆(41)远离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2)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42)远离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板(3)的侧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1)穿设有插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枫缘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