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手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手性——一种使物体不同于与其镜像结构的性质,在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手性纳米材料的发展促使了手性催化、生物标记、手性分析和检测、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革新。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众多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发展具有光学手性的纳米材料体系。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年14期219页)出版的手性材料专著可知,材料的手性可以通过电偶极(μ)和磁偶极(m)进行调控。据美国《化学评论》(ChemicalReview,2017年117期8041-8093页)报道,迄今为止人们都是通过引入手性分子(如半胱氨酸、DNA分子以及他分子)和构建螺旋结构组装体进行电偶极调控,以获得手性纳米材料,但这些策略严重限制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当环境(包括温度、化学环境、光照)等发生改变时,它们的构型将会发生转变。此外,这类分子配体的导电性较差,严重阻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在Z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ZnxCd1-xS/Ag2S复合纳米棒上沉积Au纳米颗粒得到ZnxCd1-xS/AgAuS复合纳米棒;x为0~1;
S2)将所述ZnxCd1-xS/AgAuS复合纳米棒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第一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分解促进剂与有机铁盐,加热反应后,得到手性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xCd1-xS/Ag2S复合纳米棒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锌源、镉源、银源与硫源在第二有机试剂中混合加热反应,得到ZnxCd1-xS/Ag2S复合纳米棒;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不饱和有机酸和/不饱和烯类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源选自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乙酸锌、氯化锌与硝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镉源选自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乙酸镉与硝酸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银源选自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乙酸银与硝酸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硫源选自辛硫醇和/或十二硫醇;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油酸和/或油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90℃~250℃;升温速率为5~15℃/min;混合加热反应的时间为2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加热反应具体为:将锌源、镉源、银源与硫源在部分第二有机试剂中混合加热至反应温度保持0.5~10min,再加入余下的第二有机溶剂,继续反应,冷却后,得到ZnxCd1-xS/Ag2S复合纳米棒;所述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书宏,李毅,张崇,庄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