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27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本装置包括:浮球,过滤箱体,过滤箱体设于浮球下方且与浮球连接,过滤箱体各箱面上分别布设滤网,第一收集箱上端部设有导流壳体,第一收集箱下端部设有第一收集箱,导流壳体为柱状两端贯通结构,导流壳体中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辅助板与导流壳体连接,第三转动轴中段处设有与其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导流杆,第二导流杆端部与第一辅助支撑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减小污染物在海湾范围内的停留时间,持续性对海湾水体进行净化,利用潮汐能力来提供动力对海湾上下水层进行有效净化及防控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海湾地区,离海岸比较近,很容易受到人为和地域的影响而导致水质下降,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经常发生赤潮、绿潮等富营养化现象。受环境污染、围垦、填海、筑坝、取沙等活动影响,许多优良的产卵场、采苗场、育肥场和增养殖场的渔业功能丧失,渔业资源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主要经济水生生物资源不同程度地衰退,重要渔区渔获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渔汛。统计数据显示,近海渔业资源已全面衰退,目前不得不依靠人工养殖和远洋捕捞提高产量,满足需要。另外由于其地处大陆包围或半包围状态,海水的洋流不能很好的带走积累的污染物,一旦海水受到污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污染将日益恶化,久而久之将会导致近海海水以及远海海水恶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危害人类健康,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因此,在我国开展近海海湾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减小污染物在海湾范围内的停留时间,持续性对海湾水体进行净化,利用潮汐能力来提供动力对海湾上下水层进行有效净化及防控污染。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包括:浮球,过滤箱体,过滤箱体设于浮球下方且与浮球连接,过滤箱体各箱面上分别布设滤网,过滤箱体上端部设有导流壳体,过滤箱体下端部设有第一收集箱,其中,导流壳体为柱状两端贯通结构,导流壳体设于水体中迎流面开口设置,导流壳体中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辅助板与导流壳体连接,第三转动轴中段处设有与其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导流杆,第二导流杆端部通过第一导流杆与第一辅助支撑板连接,其中,第一收集箱具有中空的转存收集室,且第一收集箱开设有用于连通转存收集室和第一收集箱底部的进排通孔。本专利技术利用浮球将过滤箱体等组件投放在海湾附近水域内,对海湾附近水体进行持续性的过滤净化处理并利于对海湾附近波浪的消浪作用,利用潮汐能量推动海湾附近污物在水体中的流动与过滤箱体接触以便于过滤箱体对污物进行净化处理,扩大净化范围,同时在潮汐作用下,第一收集箱呈倾斜状态水体容易沿第一收集箱向上流动,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水体中的污物进入倾斜状态的过滤箱体内的通过率得以提高,而沿第一收集箱向上流动的水体到达导流壳体的位置时其受导流壳体阻挡使部分流体沿导流壳体向下部的第一收集箱方向流动对下方向上流动流体形成一定冲击以此在第一收集箱内形成水体紊流对第一收集箱填放的填料具有使其位置改变的作用避免填料聚集且过滤获得的污物沿第一收集箱向下到达转存收集室进行暂存实现污物的收集,同时在向上水体经过导流壳体过程中对导流壳体处设置的第一导流杆和第二导流杆形成推动并驱使第三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导流杆和第二导流杆旋转运动,这样第二导流杆附近旋转空间较大而第一导流杆向第一支撑辅助板方向旋转空间渐缩,在旋转运动作用下流经的流体向中部聚集提高水体被引导会第一收集箱的几率,减小向上水流将污物带至上层水体的几率以及污物在上层水体停留导致上层水体透光性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过滤箱体内设有轴线水平设置的滑移轴体,滑移轴体的长度小于过滤箱体宽度。通过在过滤箱体内设置滑移轴体的方式来适当增加过滤箱体的整体重量,提升过滤箱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在面对每日的日潮和液潮所带来的潮水,滑移轴体随潮水的作用在过滤箱体内形成上下的位移来适应性调整过滤箱体在潮水作用下的稳定性,并随着滑移轴体的上下位移对过滤箱体上网衣起到一定的摩擦清洁效果避免网衣堵塞几率增大,滑移轴体的上下位移同样会对过滤箱体内的填料起到一定的扰动避免填料过于团聚或集中,同时在潮水的作用下可能会推动滑移轴体的上移,这样滑移轴体的上移驱使过滤箱体内的收集的污物下移减弱污物向水层上部的聚集,在滑移轴体的阻流作用下也相应减弱过滤箱体附近水体将污物向上拖顶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收集箱底部通过连接锚绳连接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基件,配重基件具有中空内腔且配重基件底部开口设置,配重基件两对应外侧设有滚轮,配重基件内设轴线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环绕布设翻动叶片,配重基件两侧具有与第一转动轴配合的转动连接件。配重基件外侧设有长条状的凸条。通过连接锚绳在第一收集箱底部设置配重组件来控制过滤箱体和浮球的位移范围,配重基件两侧的滚轮适应提升配重基件的位移效果,在潮汐力的作用下可驱使过滤箱体形成较大的位移进而带动配重基件形成适当的位移,所设计的配重基件底部进行开口设置用于在过滤箱体位移时拖动配重基件在海床上位移过程中对海床上的悬浮物、沉积物等进行收集,以此来对海床起到清淤以及降低水体底部污物含量,实现通过改善海床底部污物存留量的方式来改善海湾附近水质,解决现有海水改善设备不具备对海底清理的作用难以根治海水污染的问题,在配重基件上设置第一转动轴和转动连接件的方式以便于在配重基件在海床上位移过程中带动转动连接件的旋转对海床上沉积的污物形成适当的搅拌作用促进污染物的向上悬浮便于进行收集且转动连接件在旋转过程中利于收集海床沉落的塑料袋等避免海底生物误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配重基件上部设有第二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包括污物收集箱体,污水收集箱体内由竖直设置的两块第一滤网板分隔构成液体交换室和两个污物收集室,污物收集室分别设于液体交换室两侧,液体交换室侧方的污物收集箱体壁面上设置液体交换口且配设滤网,污物收集室底部的污物收集箱体上设有第二过滤网板,配重基件上端开设有与第二过滤网板相对应的开口。在潮汐力的作用下驱使配重基件在海床上的移动带动海床上沉积的污染物的悬浮以及对海底塑料袋等物体的收集,在配重基件内的悬浮物通过污物收集室底部的第二过滤网板进入污物收集室内将颗粒物进行收集处理特别是微塑料颗粒物等这些较为细小的颗粒物,以便于污物收集是内的悬浮生物填料对颗粒物进行持续性净化作用,而潮汐分日潮和液潮两者具有时间的间隔,这样为污物收集室内的悬浮生物填料对收集的悬浮物提供恰当的净化时间避免污物处理量过大而导致污物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污物收集室内净化排出的水体通过第一滤网板将水体排入液体交换室内以便于通过液体交换口排出第二收集箱,实现持续性的水体净化并且外部水体还可通过液体交换口将外界污水引入液体交换室内再通过第一滤网板进入污物收集室内实现对污水进行处理,在上述方案中潮汐力所驱使配重基件位移过程中所产生的悬浮污物均可较佳的进入污水收集箱内,防止潮汐力作用下使底层污染物悬浮至中上层水体或者使污染物在水体中上层停留时间较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污物收集室内设有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设于污水收集室上端部的张紧调节转动板,污物收集室上部设有与张紧调节转动板连接的轴体,张紧调节转动板底部设有随其转动的张紧调节轴,张紧调节轴侧面设有张紧调节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包括:/n浮球(10),/n过滤箱体(30),所述过滤箱体(30)设于浮球(10)下方且与浮球(10)连接,所述过滤箱体(30)各箱面上分别布设滤网,所述过滤箱体(30)上端部设有导流壳体(20),所述过滤箱体(30)下端部设有第一收集箱(31),/n其中,所述导流壳体(20)为柱状两端贯通结构,所述导流壳体(20)设于水体中迎流面开口设置,所述导流壳体(20)中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三转动轴(21),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辅助板(22)与导流壳体(20)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中段处设有与其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导流杆(24),所述第二导流杆(24)端部通过第一导流杆(23)与第一辅助支撑板(22)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箱(31)具有中空的转存收集室(33),且所述第一收集箱(31)开设有用于连通转存收集室(33)和第一收集箱(31)底部的进排通孔(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包括:
浮球(10),
过滤箱体(30),所述过滤箱体(30)设于浮球(10)下方且与浮球(10)连接,所述过滤箱体(30)各箱面上分别布设滤网,所述过滤箱体(30)上端部设有导流壳体(20),所述过滤箱体(30)下端部设有第一收集箱(31),
其中,所述导流壳体(20)为柱状两端贯通结构,所述导流壳体(20)设于水体中迎流面开口设置,所述导流壳体(20)中部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三转动轴(21),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辅助板(22)与导流壳体(20)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中段处设有与其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导流杆(24),所述第二导流杆(24)端部通过第一导流杆(23)与第一辅助支撑板(2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箱(31)具有中空的转存收集室(33),且所述第一收集箱(31)开设有用于连通转存收集室(33)和第一收集箱(31)底部的进排通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箱体(30)内设有轴线水平设置的滑移轴体(32),所述滑移轴体(32)的长度小于过滤箱体(30)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收集箱(31)底部通过连接锚绳(40)连接有配重组件(60),所述配重组件(60)包括配重基件(61),所述配重基件(61)具有中空内腔且配重基件(61)底部开口设置,所述配重基件(61)两对应外侧设有滚轮(62),所述配重基件(61)内设轴线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轴(64),所述第一转动轴(64)上环绕布设翻动叶片(66),所述配重基件(61)两侧具有与第一转动轴(64)配合的转动连接件(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潮汐能河口海湾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基件(61)上部设有第二收集箱(50),所述第二收集箱(50)包括污物收集箱体(51),所述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虎刘洋之郭远明薛彬李铁军孙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