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25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包括连接板,及设于连接板上若干个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均包括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及连于其前端部的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连于连接板上;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包括夹体,及连于夹体前端的夹柄,夹体包括两个夹持片与位于夹持片之间用于连接两个夹持片的脊部,夹柄具有一对,分别活动连接在夹持片前端的两侧;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呈弧形状的夹体,两个夹体的内弧侧相对设置,两个夹体的后端分别与相应两个夹持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对输液皮条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皮条因外力的影响从输液袋/瓶上脱落,增加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
技术介绍
输液是医院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药液输入人体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目前,输液过程中输液皮条与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之间的连接为直接插入式连接方式,并无附加固定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隐患,输液皮条插入输液袋/瓶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起身走动、做检查、在术后及120救护车转运患者搬运时,容易因操作不当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输液皮条从输液袋/瓶上脱落,导致输液皮条被污染,处理不当会引起空气栓塞或感染等不良后果,同时更换被污染的输液皮条也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及医院的成本核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有效地对输液皮条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皮条因外力的影响从输液袋/瓶上脱落,增加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及设于连接板上且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器本体;/n所述固定器本体,均包括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及连于其前端部的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连于连接板上;/n所述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包括夹体,及连于夹体前端的夹柄,夹体包括两个夹持片与位于夹持片之间用于连接两个夹持片的脊部,夹柄具有一对,分别活动连接在夹持片前端的两侧,脊部连于连接板上;/n所述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呈弧形状的夹体,两个夹体的内弧侧相对设置,两个夹体的后端分别与相应两个夹持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及设于连接板上且呈上下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器本体;
所述固定器本体,均包括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及连于其前端部的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连于连接板上;
所述固定器本体控制结构,包括夹体,及连于夹体前端的夹柄,夹体包括两个夹持片与位于夹持片之间用于连接两个夹持片的脊部,夹柄具有一对,分别活动连接在夹持片前端的两侧,脊部连于连接板上;
所述固定器本体固定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呈弧形状的夹体,两个夹体的内弧侧相对设置,两个夹体的后端分别与相应两个夹持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输液皮条间连接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本体数量至少为两个,间距为2~4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以加固输液袋/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丽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