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达专利>正文

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24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涉及大熊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该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包括预埋筒、卡箍和固定器,所述预埋筒的上端口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安装槽,所述固定器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和L形杆,且L形杆的一端与弧形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埋筒、托盘、弹簧、弹簧丝和连接片,解决了现有的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便携活动式插竹筒固定竹子的时候,由于竹子品种不同、粗细各异,导致很多竹子都是很宽松的插在插竹筒中,完全失去了仿野生的效果,极大程度降低了大熊猫的进食锻炼程度,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
本技术涉及大熊猫饲养装置
,具体为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
技术介绍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且历史悠久的一种哺乳动物,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由于生活习性、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等原因,野生大熊猫的数量锐减,而人工饲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提供其稳定的食物来源和不受干扰的生活场地,能够很好地起到物种保护的作用。人工饲养大熊猫时,包括动物园其他人工饲养的动物也是一样,需要遵循其生活习性,以仿野生作为标准设置生活环境,因此在饲养大熊猫时,也采用了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插竹筒来进行投食,一方面能够顺利喂食,另一方面也能对大熊猫进行一定的锻炼和提供进食乐趣。现有的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便携活动式插竹筒等喂食装置大多为圆筒,固定圆筒并将竹子插在圆筒中,以达到看起来像是生长的竹子的目的,然而,竹子品种不同、粗细各异,导致很多竹子都是很宽松的插在插竹筒中,大熊猫进食的时候竹子被轻而易举拔出,完全失去了仿野生的效果,极大程度降低了大熊猫的进食锻炼程度,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且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包括预埋筒(1)、卡箍(2)和固定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1)的上端口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安装槽(4),所述固定器(3)包括托盘(5),所述托盘(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和L形杆(7),且L形杆(7)的一端与弧形板(6)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预埋筒(1)通过安装槽(4)、L形杆(7)、弧形板(6)、托盘(5)和卡箍(2)与固定器(3)安装连接,所述弧形板(6)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卡箍(2)下方的挡块(8),所述托盘(5)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管(9),且弧形板(6)位于L形杆(7)与内螺纹管(9)之间,所述内螺纹管(9)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包括预埋筒(1)、卡箍(2)和固定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1)的上端口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安装槽(4),所述固定器(3)包括托盘(5),所述托盘(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和L形杆(7),且L形杆(7)的一端与弧形板(6)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预埋筒(1)通过安装槽(4)、L形杆(7)、弧形板(6)、托盘(5)和卡箍(2)与固定器(3)安装连接,所述弧形板(6)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卡箍(2)下方的挡块(8),所述托盘(5)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管(9),且弧形板(6)位于L形杆(7)与内螺纹管(9)之间,所述内螺纹管(9)螺纹连接有螺杆(10),且螺杆(10)的螺帽一端贯穿托盘(5)并延伸至托盘(5)的上方,所述螺杆(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上方设置有弓形的弹簧丝(12)和活动套接在螺杆(10)表面的连接片(13),所述弹簧丝(12)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汤德元冯文武李俊张玲丽卢志远代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