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郁勇专利>正文

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23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收集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传输带,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相对设置,所述传输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上;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方向的末端,用于收集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排泄物;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空间,所述粉碎空间与所述收集装置的出口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排泄物收集并处理,并且处理过程高效、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排泄物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宠物的排泄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宠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宠物有着与人类不同的排泄习惯,宠物一般会将排泄物排泄在适合掩埋的地方,例如土层、砂层等。因而,宠物一般并不会使用人类的厕所进出排泄。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一些专门供宠物排泄的宠物排泄装置,该宠物排泄装置一般包括一可供宠物排泄的盆体,盆体底部可以铺设一层松软的隔离颗粒,宠物会习惯性的将排泄物排泄在该隔离颗粒上。养宠物者可以对宠物排泄装置内的排泄物进行清理。而通过这种方式,宠物饲养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并且砂层等需要购买,如不及时清理,一方面会滋生细菌,另一方面也会留有排泄物的味道,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收集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传输带,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相对设置,所述传输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上;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方向的末端,用于收集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排泄物;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空间,所述粉碎空间与所述收集装置的出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和刮板;所述收集槽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下侧;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收集槽的内部,所述刮板的底面与所述收集槽的内表面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喷水毛刷和真空干燥口,所述喷水毛刷沿着所述主动滚轮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收集槽内;所述真空干燥口沿着所述主动滚轮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收集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相对所述主动滚轮设置且位于所述收集槽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靠近所述主动滚轮的端部设有毛刷。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下侧;所述收集槽的底部一侧设有所述出口。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底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依次合围设置所述底板上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底板设有坡度,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刮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上表面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排泄处理系统还包括粉碎机,所述粉碎机的粉碎叶片设置于所述粉碎空间内,用于对所述粉碎空间内的排泄物进行粉碎。进一步的,所述排泄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粉碎空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传输带上是否有生物。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所述传输带的下侧,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上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动滚轮轴向方向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包括网状履带。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排污导板和第二喷淋头;所述排污导板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上下两边之间,所述第二喷淋头设置于所述排污导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喷淋头远离所述主动滚轮。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导板包括若干排污通道;所述第二喷淋头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喷淋头均匀设置于所述排污导板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主动滚轮转动带动传输带和从动滚轮工作,将位于传输带上的排泄物传输至收集装置内,收集装置将收集到的排泄物移至粉碎空间内,可以通过粉碎机等装置对排泄物粉碎再排出;从而能够将排泄物收集并处理,并且处理过程高效、干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述排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述排泄处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述排泄处理系统去除传输带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所述排泄处理系统的收集槽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1-主动滚轮;2-从动滚轮;3-传输带;301-网状履带;4-收集槽;401-开口;402-出口;403-第一侧壁;404-第二侧壁;405-第三侧壁;406-底板;5-刮板;501-第一底板;502-第二连接板;503-第三连接板;6-喷水毛刷;7-真空干燥口;8-第一喷淋头;9-毛刷;10-粉碎空间;11-粉碎机;12-排污口;13-重力传感器;14-第一红外传感器;15-第二红外传感器;16-排污导板;17-第二喷淋头;18-框架;19-真空干燥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如图1和2所示,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收集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滚轮1、从动滚轮2和传输带3,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相对设置,所述传输带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上;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方向的末端,用于收集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排泄物;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空间10,所述粉碎空间10与所述收集装置的出口402连通。在具体实施时,主动滚轮1转动带动传输带3和从动滚轮2工作,将位于传输带3上的排泄物传输至收集装置内,收集装置将收集到的排泄物移至粉碎空间10内,可以通过粉碎机11等装置对排泄物粉碎再排出;从而能够将排泄物收集并处理,并且处理过程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收集装置和处理装置;/n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滚轮(1)、从动滚轮(2)和传输带(3),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相对设置,所述传输带(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上;/n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方向的末端,用于收集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排泄物;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空间(10),所述粉碎空间(10)与所述收集装置的出口(40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收集装置和处理装置;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主动滚轮(1)、从动滚轮(2)和传输带(3),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相对设置,所述传输带(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1)和所述从动滚轮(2)上;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方向的末端,用于收集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排泄物;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空间(10),所述粉碎空间(10)与所述收集装置的出口(4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4)和刮板(5);所述收集槽(4)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下侧;所述刮板(5)设置于所述收集槽(4)的内部,所述刮板(5)的底面与所述收集槽(4)的内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喷水毛刷(6)和真空干燥口(7),所述喷水毛刷(6)沿着所述主动滚轮(1)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收集槽(4)内;所述真空干燥口(7)沿着所述主动滚轮(1)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收集槽(4)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喷淋头(8),所述第一喷淋头(8)相对所述主动滚轮(1)设置且位于所述收集槽(4)的上侧;所述收集槽(4)靠近所述主动滚轮(1)的端部设有毛刷(9);所述收集槽(4)的顶部设有开口(401),所述开口(401)相对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下侧;所述收集槽(4)的底部一侧设有出口(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泄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4)包括第一侧壁(403)、第二侧壁(404)、第三侧壁(405)和底板(406);
所述第一侧壁(403)、所述第二侧壁(404)和所述第三侧壁(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勇方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郁勇方永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