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香姣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14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和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面团筋度的,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持续进行揉捏的家用面团和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架;框体,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框体;下料机构,框体底部设置有下料机构;挤压机构,框体上设置有挤压机构。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将框体内的面团进行揉捏,待面团揉捏完成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挤压机构,工作人员拉动下料机构将面团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和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
技术介绍
面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普遍的食物,种类繁多,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家里面一般都是手动自己和面,和面速度慢,和面的品质也不高,和面的目的是为了让面团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易断。现有技术中家中和面还是依靠着人工手揉、使用擀面杖进行揉压,费时费力,也有使用电动和面,但一般采用的搅拌的方式,并且筋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满足面团筋度的,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持续进行揉捏的家用面团和面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揉、使用擀面杖进行揉压,费时费力,也有使用电动和面,但一般采用的搅拌的方式,并且筋度不能满足要求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面团筋度的,且不需要人工手动持续进行揉捏的家用面团和面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架;框体,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框体;下料机构,框体底部设置有下料机构,挤压机构,框体上设置有挤压机构。进一步,下料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框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转杆,两个第一轴承座均通过转轴转动式设置有转杆;挡块,两个转杆端部均设置有挡块,挡块位于框体底部;第一固定杆,远离两个第一轴承座的框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两侧的第一固定杆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间隔九十度;第一导套,第一固定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滑杆,两个第一导套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杆;卡块,相近的两根滑杆之间均设置有卡块;第一手柄,四根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手柄。进一步,挤压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框体的中部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二支架;环形支架,每个相近的第二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环形支架;第二导套,四个第二支架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套;滑块,四个第二导套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块;第二固定杆,四个滑块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连杆,四个第二固定杆上均转动式设置有四根连杆,两根连杆设置在四个第二固定杆上端,两根连杆设置在四个第二固定杆下端;第三固定杆,靠近第一轴承座一侧的第二导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杆;第二手柄,靠近第一轴承座一侧的滑块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手柄;第四固定杆,四个第二支架的中心位置的滑块底部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杆,四根第四固定杆均贯穿框体;挤压块,四根第四固定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挤压块,四个挤压块错位设置。进一步,还包括:第五固定杆,靠近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固定杆两侧的两个环形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五固定杆;第二轴承座,第四固定杆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轴承座;转轴,第二轴承座内转动式设置有转轴;凸轮,转轴一端设置有凸轮;固定块,靠近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固定杆一侧的环形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伺服电机,固定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皮带传送装置,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转轴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进一步,伺服电机为旋转电机。进一步,皮带传送装置为皮带轮与平皮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将框体内的面团进行揉捏,待面团揉捏完成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挤压机构,工作人员拉动下料机构将面团取出。2、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或者拉动第二手柄,通过连杆带动滑块在第二导套滑动,带动第四固定杆相向运动,第四固定杆带动挤压块相向运动挤压框体内的面团,能够将面团揉捏的更加劲道。3、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电机通过皮带传送装置使得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滑块,进而带动第四固定杆移动,第四固定带动挤压块对框体内的面团进行揉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架,3:框体,4:下料机构,41:第一轴承座,42:转杆,43:挡块,44:第一固定杆,45:第一导套,46:滑杆,47:卡块,48:第一手柄,5:挤压机构,51:第二支架,52:环形支架,53:第二导套,54:滑块,55:第二固定杆,56:连杆,57:第三固定杆,58:第二手柄,59:第四固定杆,510:挤压块,6:第五固定杆,7:第二轴承座,8:转轴,9:凸轮,10:固定块,11:伺服电机,12:皮带传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架2、框体3、下料机构4和挤压机构5,底板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有框体3,框体3底部设置有下料机构4,框体3上设置有挤压机构5。在需要揉面团时,工作人员先将面揉搓成团状,随后工作人员将面团放入框体3内,工作人员推动挤压机构5,挤压机构5将框体3内的面团进行揉捏,待面团揉捏完成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挤压机构5,工作人员拉动下料机构4将面团取出,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下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轴承座41、转杆42、挡块43、第一固定杆44、第一导套45、滑杆46、卡块47和第一手柄48,框体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1,两个第一轴承座41均通过转轴8转动式设置有转杆42,两个转杆42端部均设置有挡块43,挡块43位于框体3底部,前后两侧的框体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44,两侧的第一固定杆44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41间隔九十度,第一固定杆4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45,两个第一导套45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杆46,相近的两根滑杆46底端之间均设置有卡块47,四根滑杆46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手柄48。在需要揉面团时,工作人员先将面揉搓成团状,随后工作人员将面团放入至框体3内,工作人员推动挤压机构5,挤压机构5将框体3内的面团进行揉捏,待面团揉捏完成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挤压机构5,第一手柄48向上拉动带动左边滑杆46向左滑动,右边滑杆46向右滑动,带动左右两边的卡块47移动不再挡住挡块43,在面团的重力作用下将挡块43向下挤压,挡块43向下转动带动转杆42在第一轴承座41内转动将框体3底部打开,面团掉落工作人员进行收集,面团收集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挡块43,挡块43向上转动带动转杆42在第一轴承座41内转动将框体3底部关闭,工作人员向下推动第一手柄48,第一手柄48向下移动带动左边滑杆46向右滑动,右边滑杆46向左滑动,带动左右两边的卡块47移动复位挡住挡块43。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揉捏好的面团进行收集。挤压机构5包括有第二支架51、环形支架52、第二导套53、滑块54、第二固定杆55、连杆56、第三固定杆57、第二手柄58、第四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底板(1),底板(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架(2);/n框体(3),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有框体(3);/n下料机构(4),框体(3)底部设置有下料机构(4);/n挤压机构(5),框体(3)上设置有挤压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底板(1),底板(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架(2);
框体(3),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有框体(3);
下料机构(4),框体(3)底部设置有下料机构(4);
挤压机构(5),框体(3)上设置有挤压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其特征是,下料机构(4)包括:
第一轴承座(41),框体(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1);
转杆(42),两个第一轴承座(41)均通过转轴(8)转动式设置有转杆(42);
挡块(43),两个转杆(42)端部均设置有挡块(43),挡块(43)位于框体(3)底部;
第一固定杆(44),远离两个第一轴承座(41)的框体(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44),两侧的第一固定杆(44)与两侧的第一轴承座(41)间隔九十度;
第一导套(45),第一固定杆(4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45);
滑杆(46),两个第一导套(45)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杆(46);
卡块(47),相近的两根滑杆(46)之间均设置有卡块(47);
第一手柄(48),四根滑杆(4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手柄(4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面团和面装置,其特征是,挤压机构(5)包括:
第二支架(51),框体(3)的中部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二支架(51);
环形支架(52),每个相近的第二支架(51)之间均设置有环形支架(52);
第二导套(53),四个第二支架(51)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套(53);
滑块(54),四个第二导套(53)内均滑动式设置有滑块(54);
第二固定杆(55),四个滑块(5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香姣
申请(专利权)人:吴香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