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07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开关,其包括中壳,中壳上设有红外监控,中壳的上端设有按键固定板,按键固定板内设有导光键,中壳的下端设有后盖,中壳与后盖之间设有上PCB板与硅胶按键板,上PCB板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硅胶按键板上设有按钮与连接柱,按钮的下端连接控制开关,按钮的上端向上贯穿中壳后与导光键连接,连接柱向上贯穿中壳后与按键固定板连接;后盖上连接有底座,底座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底座上盖、下PCB板与接线端子,下PCB板与上PCB板之间通过排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开关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单独工作与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开关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开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家居产品之一。它的作用是对灯或电器进行智能控制,现有的智能开关相比传统开关,一般增加了如下功能:手机控制、远程控制、触摸控制、红外控制、场景/联动控制、定时开闭等。现有的智能开关在使用时发现存在着以下的缺点:1)、作为MODBUS从机,兼备传统从机给主机发指令控制,传统MODBUS从机必须依托主机的方式,无法实现单独工作;2)、传统的开关无法实现环境场景的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单独工作与智能化控制的智能开关。【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开关,其包括中壳,所述中壳的中部设有红外监控,所述中壳的上端设有按键固定板,所述按键固定板内设有导光键,所述中壳的下端设有后盖,所述中壳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上PCB板与硅胶按键板,所述上PCB板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硅胶按键板上设有按钮与连接柱,所述按钮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按钮的上端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导光键连接,所述连接柱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按键固定板连接;所述后盖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底座上盖、下PCB板与接线端子,所述下PCB板与所述上PCB板之间通过排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固定板与所述中壳之间通过第一卡扣连接;所述按键固定板共有两个,两所述按键固定板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按键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两所述上盖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每个所述按键固定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导光键。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按键板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硅胶按键板上分别设有四个所述按钮与两个所述连接柱。进一步的,所述中壳的上端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所述按键固定板的放置腔,两所述放置腔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红外监控的第二安装槽与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共有两个,两所述分隔板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留有第二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监控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红外监控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两所述分隔板配合将所述红外监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共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上PCB板上设有马达。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盖的上端设有排针护套,所述排针护套安装在所述后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三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下端,所述第三卡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侧壁上。【3】有益效果本技术智能开关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单独工作与智能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开关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开关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开关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开关中中壳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智能开关中中壳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开关,其包括中壳4,在中壳4的中部设有一个红外监控7,在中壳4的上端设有按键固定板2,在按键固定板2内设有导光键3,在中壳4的下端设有后盖9,中壳4与后盖9通过螺钉锁紧,在中壳4的下端设有与螺钉配合的螺纹孔45,螺钉向上贯穿后盖9后与螺纹孔45配合锁紧;在中壳4与后盖9之间设有上PCB板6与硅胶按键板5,硅胶按键板5设在上PCB板6的上端,在上PCB板6的上端面上设有控制开关61,在硅胶按键板5上设有按钮51与连接柱52,按钮51的下端连接控制开关61上,按钮51的上端向上贯穿中壳4后与导光键3连接,连接柱52向上贯穿中壳4后与按键固定板2连接,在中壳4上设有用于容按钮51与连接柱52贯穿的第一通槽42与第二通槽44,在中壳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48;在后盖9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为上端敞口的腔体,在底座14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底座上盖10、下PCB板11与接线端子13,上盖10与下PCB板11之间固定连接,上盖10与下PCB板11安装在底座14上,接线端子13向下贯穿底座14与电线连接;下PCB板11与上PCB板6之间通过排针12连接。为了能够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在本实施中按键固定板2与中壳4之间通过第一卡扣21连接,第一卡扣21设置在按键固定板2的侧壁上,在中壳4内设有与第一卡扣21配合的第一卡槽43;为了能够实现多远化控制,在本实施中按键固定板2共有两个,在两个按键固定板2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上盖板1,上盖板1与按键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这种设计便于打开上盖板1可以手动按动导光键3,两个上盖板1之间留有第一间隙,设置第一间隙的好处在于便于红外监控7的检测;在每个按键固定板2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槽22,每个第一安装槽22内分别设有一个导光键3,进一步的硅胶按键板5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每个硅胶按键板5上分别设有四个按钮51与两个连接柱52每个按钮51分别对应一个导光键3与一个控制开关61。为了实现便于安装的目的,在本实施中中壳4的上端设有两个用于分别放置按键固定板2的放置腔46,在放置腔46之间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用于安装红外监控7的第二安装槽41,在第二安装槽41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分隔板47,两个分隔板47延伸至第二安装槽41内且两者之间留有第二间隙,红外监控7的上端贯穿第二间隙,红外监控7上端的外壁被两个分隔板47卡住,在红外监控7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凸台,凸台的上端面与两个分隔板47位于第二安装槽41内的部分配合,红外监控7通凸台挂在两个分隔板47上,能够有效地防止红外监控7在使用脱落。为了便于接线,在本实施中接线端子13共有两个。为了提高适用范围,在本实施中在上PCB板6上设有马达8,当上PCB板6上的控制开关61被触发后马达8会通过与本开关外接的主机驱动马达8发出震动,提示人们控制开关61被触发。为了保护排针,延长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中在底座上盖10的上端设有排针护套101,排针护套101安装在后盖9上的第三安装槽92内,排针12向上贯穿排针护套101后与上PCB板6的下端面接触,排针12与排针护套101之间设有第三间隙。为了达到便于安装在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后盖9与底座14之间通过第二卡扣92与第三卡扣141连接,第二卡扣92设置在后盖9的下端,在上设有底座14内壁上设与第二卡扣92配合的第二卡槽,第三卡扣141设置在底座14上端的侧壁上,在后盖9上设有与第三卡扣141配合的第三卡槽。本技术智能开关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单独工作与智能化控制;本技术智能开关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一款产品,使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可以应用在家庭中和酒店中,作为MODBUS从机的形式给主机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各种各样的场景环境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壳,所述中壳的中部设有红外监控,所述中壳的上端设有按键固定板,所述按键固定板内设有导光键,所述中壳的下端设有后盖,所述中壳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上PCB板与硅胶按键板,所述上PCB板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硅胶按键板上设有按钮与连接柱,所述按钮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按钮的上端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导光键连接,所述连接柱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按键固定板连接;所述后盖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底座上盖、下PCB板与接线端子,所述下PCB板与所述上PCB板之间通过排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壳,所述中壳的中部设有红外监控,所述中壳的上端设有按键固定板,所述按键固定板内设有导光键,所述中壳的下端设有后盖,所述中壳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上PCB板与硅胶按键板,所述上PCB板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硅胶按键板上设有按钮与连接柱,所述按钮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按钮的上端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导光键连接,所述连接柱向上贯穿所述中壳后与所述按键固定板连接;所述后盖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底座上盖、下PCB板与接线端子,所述下PCB板与所述上PCB板之间通过排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固定板与所述中壳之间通过第一卡扣连接;所述按键固定板共有两个,两所述按键固定板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按键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两所述上盖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每个所述按键固定板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导光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板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硅胶按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勋臻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弗雷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