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05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充电仓,充电仓用于支撑耳机本体以通过接触式导电对该耳机本体进行充电;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耳机壳内的耳机主板、耳机电池、喇叭和第一磁吸件,耳机主板上焊接有充电针,充电针贯穿耳机壳,第一磁吸件临近充电针固定设置;充电仓包括盒体、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盒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底壳顶部的耳机托板;耳机托板具有用于放置耳机本体的耳机托槽,充电主板上焊接有弹簧针,当耳机本体放置于耳机托槽内时,第二磁吸件能够与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合,以使充电针抵紧弹簧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方便,工作可靠,能有效提高无线蓝牙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市面上的蓝牙耳机样式繁多,但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导线将两个耳塞相连,并在导线上设置主机模块,这类蓝牙耳机的耳塞多是与普通耳机的耳塞相同,即该类蓝牙耳机为主机外置式蓝牙耳机;另一类是将主机与耳塞集成的集成式蓝牙耳机,该类蓝牙耳机在耳塞外设置主机壳,将主板与蓝牙模块设置在主机壳中,无需外接导线,即无线蓝牙耳机。现有的蓝牙耳机通常都是直接采用充电线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这样的蓝牙耳机不仅充电很不方便,且受限于蓝牙耳机的体积,蓝牙耳机中耳机电池的容量一般较小,需要经常插拔充电线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从而对蓝牙耳机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磨损等,降低了蓝牙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相互吸合作用下,通过蓝牙耳机本体上的充电针与充电仓的耳机托槽内的弹簧针相互抵接对蓝牙耳机本体进行充电,充电方便可靠,无需拔插充电线,能有效提高蓝牙耳机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支撑所述耳机本体以通过接触式导电对该耳机本体进行充电;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所述耳机壳内的耳机主板、耳机电池、喇叭和第一磁吸件,所述耳机主板上焊接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贯穿所述耳机壳,所述第一磁吸件临近所述充电针固定设置;所述充电仓包括盒体、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盒体的外侧设有USB充电接口,所述盒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所述底壳顶部的耳机托板,所述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和所述耳机托板围成的空腔内;所述耳机托板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本体的耳机托槽,所述充电主板上焊接有弹簧针,所述弹簧针贯穿所述耳机托槽且凸出于所述耳机托槽的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下方,当所述耳机本体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内时,所述第二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合,以使所述充电针抵紧所述弹簧针。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为钕铁硼磁铁。优选地,所述充电仓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上端后侧与所述盒盖的下端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盒盖包括上盖和连接于所述上盖下表面的内衬,所述内衬具有向靠近上盖的一侧凹陷的固定槽,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盖合后,所述耳机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槽的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耳机托槽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磁性件,所述内衬的上表面对应所述下磁性件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上磁性件,所述盒体和盒盖盖合后,所述上磁性件与所述下磁性件相互吸合。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底壳上开设有穿绳通孔。优选地,所述耳机本体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耳机托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机托槽对称设置于所述耳机托板的左右两端。优选地,所述充电主板和充电电池叠设于两个所述耳机托槽之间。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的容量为所述耳机电池的容量的6~8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通过设置充电仓进行比耳机本体内部电池的更大电量的存储,在充电仓内设置耳机托槽和第二磁吸件,在耳机托槽内设置弹簧针,在耳机本体内设置充电针和第一磁吸件,当需要对耳机本体进行充电时,将耳机本体放置在耳机托槽中,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相互吸合作用下,通过蓝牙耳机本体上的充电针与充电仓的耳机托槽内的弹簧针相互抵接对蓝牙耳机本体进行充电,充电方便可靠,耳机本体无需通过拔插充电线就能直接进行充电,能有效提高蓝牙耳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蓝牙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仓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耳机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水平”、“顶”、“底”、“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和充电仓2,充电仓2用于支撑耳机本体1以通过接触式导电对该耳机本体1进行充电;耳机本体1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耳机壳内的耳机主板12、耳机电池13、喇叭14和第一磁吸件15,耳机主板12上焊接有充电针16,充电针16贯穿耳机壳,第一磁吸件15临近充电针16固定设置;充电仓2包括盒体21、充电电池22、充电主板23和第二磁吸件24,盒体21的外侧设有USB充电接口25,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充电仓2内部的充电电池22充电,盒体21包括底壳211和安装在底壳211顶部的耳机托板212,充电电池22、充电主板23和第二磁吸件24均固定安装于底壳211和耳机托板212围成的空腔内;耳机托板212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耳机本体1的耳机托槽213,充电主板23上焊接有弹簧针26,弹簧针26贯穿耳机托槽213且凸出于耳机托槽213的表面,第二磁吸件24设置于耳机托槽213下方,当耳机本体1放置于耳机托槽213内时,第二磁吸件24能够与第一磁吸件15相互吸合,以使充电针16抵紧弹簧针26。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通过设置充电仓2,在充电仓2内设置耳机托槽213和第二磁吸件24,在耳机托槽213内设置弹簧针26,在耳机本体1内设置充电针16和第一磁吸件15,当需要对耳机本体1进行充电时,将耳机本体1放置在耳机托槽213中,在第一磁吸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支撑所述耳机本体以通过接触式导电对该耳机本体进行充电;/n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所述耳机壳内的耳机主板、耳机电池、喇叭和第一磁吸件,所述耳机主板上焊接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贯穿所述耳机壳,所述第一磁吸件临近所述充电针固定设置;/n所述充电仓包括盒体、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盒体的外侧设有USB充电接口,所述盒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所述底壳顶部的耳机托板,所述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和所述耳机托板围成的空腔内;/n所述耳机托板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本体的耳机托槽,所述充电主板上焊接有弹簧针,所述弹簧针贯穿所述耳机托槽且凸出于所述耳机托槽的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下方,当所述耳机本体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内时,所述第二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合,以使所述充电针抵紧所述弹簧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用于支撑所述耳机本体以通过接触式导电对该耳机本体进行充电;
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所述耳机壳内的耳机主板、耳机电池、喇叭和第一磁吸件,所述耳机主板上焊接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贯穿所述耳机壳,所述第一磁吸件临近所述充电针固定设置;
所述充电仓包括盒体、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盒体的外侧设有USB充电接口,所述盒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所述底壳顶部的耳机托板,所述充电电池、充电主板和第二磁吸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和所述耳机托板围成的空腔内;
所述耳机托板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本体的耳机托槽,所述充电主板上焊接有弹簧针,所述弹簧针贯穿所述耳机托槽且凸出于所述耳机托槽的表面,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下方,当所述耳机本体放置于所述耳机托槽内时,所述第二磁吸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合,以使所述充电针抵紧所述弹簧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为钕铁硼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上端后侧与所述盒盖的下端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杰翁展鹏赖鹤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米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