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01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板体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斜梁,所述斜梁的顶部左侧、右侧均焊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部前侧、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边压块,所述边压块的内部滑行连接有太阳能板体,所述斜梁的底部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铰连件,所述第一铰连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装置,所述主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本新型方案能够有效吸收因承载太阳能板体所带来的重力,通过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并保证本装置应对恶劣天气不发生吹倒或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板体支架
,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太阳的热辐射能,作为国家发展的一种新兴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污染排放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使得太阳能发电普及千家万户。针对太阳能通常利用太阳能板体对其进行采集并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固定太阳能板体需采用其特殊的支架来对太阳能板体进行固定,现有的太阳能板体支架由于支撑结构较为单一,当面临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导致太阳能板体被吹倒甚至掉落,不仅危机行人的生命安全,也为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使用上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太阳能板体支架由于支撑结构较为单一,当面临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导致太阳能板体被吹倒甚至掉落,不仅危机行人的生命安全,也为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使用上的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斜梁,所述斜梁的顶部左侧、右侧均焊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部前侧、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边压块,所述边压块的内部滑行连接有太阳能板体,所述斜梁的底部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铰连件,所述第一铰连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装置,所述主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转轴、减震器和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减震器的顶部焊接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焊接在斜梁的底部,所述立柱的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辅支撑装置,所述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斜梁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件。优选的,所述边压块的内部粘接有第一垫片。优选的,所述立柱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所述立柱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体的数量为两块,且太阳能板体的之间滑行连接有中压块,所述中压块的左侧、右侧均粘接有第二垫片。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件。优选的,所述调节件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铰连件,且第二铰连件的底部开有钢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太阳能板体支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主支撑装置与立柱的相互连接,加强了本装置应对横向压力的承受程度,当用户将太阳能板体进行安装时,利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相互作用有效稳定本装置使其避免被吹倒或掉落,通过减震器吸收因承载太阳能板体所带来的重力,极大程度保证了本装置应对恶劣天气的稳定性;2、该新型太阳能板体支架,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斜梁形成三角形结构,因而构成一个稳固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应对侧向压力的承受力度,进一步保证了本装置应对恶劣天气不发生吹倒或掉落的现象,有效抗风,优化了本装置对太阳能板体的固定效果,并有效防止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实际使用时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辅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斜梁;2、横梁;3、太阳能板体;4、边压块;5、第一铰连件;6、立柱;7、限位孔;8、主支撑装置;81、第一连接杆;82、第二连接杆;83、第一转轴;84、减震器;85、安装座;9、辅支撑装置;91、第一固定杆;92、第二固定杆;93、第二转轴;10、调节件;11、第二铰连件;12、第一垫片;13、中压块;14、第二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斜梁1,斜梁1的顶部左侧、右侧均焊接有横梁2,横梁2的顶部前侧、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边压块4,边压块4的内部滑行连接有太阳能板体3,斜梁1的底部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铰连件5,第一铰连件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立柱6,两个立柱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装置8,主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一转轴83、减震器84和安装座85,第一连接杆81与第二连接杆8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83转动连接,减震器8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81与第二连接杆82的顶部,减震器84的顶部焊接在安装座85的底部,安装座85的顶部焊接在斜梁1的底部,立柱6的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辅支撑装置9,辅支撑装置9包括第一固定杆91、第二固定杆92与第二转轴93,第一固定杆91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杆92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斜梁1的底部,第一固定杆91与第二固定杆9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93转动连接,立柱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件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吸收因承载太阳能板体3所带来的重力,通过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并保证本装置应对恶劣天气不发生吹倒或掉落现象。请参阅图2,边压块4的内部粘接有第一垫片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太阳能板体3因压力过大导致其损坏。请参阅图1,立柱6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7,限位孔7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立柱6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立柱6的延展性,加强立柱6的实用性。请参阅图1,太阳能板体3的数量为两块,且太阳能板体3的之间滑行连接有中压块13,中压块13的左侧、右侧均粘接有第二垫片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装置可以组装不同数量的太阳能板体3,并有效保护太阳能板体3的边缘不发生损坏。请参阅图1,立柱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件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立柱6的延展性。请参阅图2,调节件1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铰连件11,且第二铰连件11的底部开有钢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本装置的连接性和实用性,并加大第二铰连件11连接处的摩擦力,优化了第二铰连件11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使用时,将一块或者多块太阳能板体3放置在横梁2的顶部,先通过边压块4固定太阳能板体3的边缘处,再通过中压块13固定太阳能板体3的连接处,利用工具将第一铰连件5与第一铰连件5进行连接,再将立柱6与主支撑装置8进行连接,将太阳能板体3所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斜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1)的顶部左侧、右侧均焊接有横梁(2),所述横梁(2)的顶部前侧、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边压块(4),所述边压块(4)的内部滑行连接有太阳能板体(3),所述斜梁(1)的底部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铰连件(5),所述第一铰连件(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立柱(6),两个所述立柱(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装置(8),所述主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一转轴(83)、减震器(84)和安装座(85),所述第一连接杆(8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83)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8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的顶部,所述减震器(84)的顶部焊接在安装座(85)的底部,所述安装座(85)的顶部焊接在斜梁(1)的底部,所述立柱(6)的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辅支撑装置(9),所述辅支撑装置(9)包括第一固定杆(91)、第二固定杆(92)与第二转轴(93),所述第一固定杆(9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杆(92)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斜梁(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91)与所述第二固定杆(9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93)转动连接,所述立柱(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斜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1)的顶部左侧、右侧均焊接有横梁(2),所述横梁(2)的顶部前侧、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边压块(4),所述边压块(4)的内部滑行连接有太阳能板体(3),所述斜梁(1)的底部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铰连件(5),所述第一铰连件(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立柱(6),两个所述立柱(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支撑装置(8),所述主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一转轴(83)、减震器(84)和安装座(85),所述第一连接杆(8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83)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8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2)的顶部,所述减震器(84)的顶部焊接在安装座(85)的底部,所述安装座(85)的顶部焊接在斜梁(1)的底部,所述立柱(6)的左侧、右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辅支撑装置(9),所述辅支撑装置(9)包括第一固定杆(91)、第二固定杆(92)与第二转轴(93),所述第一固定杆(9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杆(92)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鋆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