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00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刺激装置,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第一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第二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驱动支路工作,驱动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导通;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驱动支路工作,驱动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导通;其中,当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导通时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当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导通时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的方向相反。该驱动电路能够避免因控制信号出错而导致H桥电路短路,增加电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路及电刺激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还涉及一种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H桥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因电路形状酷似字母H而得名。通过控制H桥电路中的各三极管的开关状态,可以改变其输出端的电压/电流的方向。如图1所示,目前,针对H桥电路的控制,需要两个控制信号,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H桥电路中的两个三极管。然而,当这两个控制信号出现问题时,容易造成短路进而损坏H桥电路,如当两个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时,H桥电路中的四个三极管均导通,导致H桥电路短路,损坏H桥电路,致使H桥电路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如何避免因控制信号出错而导致H桥电路短路,增加电路稳定性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能够避免因控制信号出错而导致H桥电路短路,增加电路稳定性。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所述第一驱动支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支路连接所述H桥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其中,当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当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的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二电阻后连接电源,并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二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四电阻后连接所述电源,以及串接所述第五电阻后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六电阻后连接所述电源,并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管均为NPN型三极管。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输入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七电阻后连接所述电源,并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并联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五开关管以及非门;所述非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输入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非门的输出端串接所述第九电阻后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十电阻后连接电源,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五开关管导通。可选的,所述第四开关管与所述第五开关管均为NPN型三极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刺激装置,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本申请所提供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所述第一驱动支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支路连接所述H桥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其中,当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当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的方向相反。可见,较之采用两个控制信号来控制H桥电路中各三极管的传统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驱动电路,只需一个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对H桥电路中各三极管的控制。控制信号同时输入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使其中一路驱动支路工作,而另一路驱动支路不工作,工作的驱动支路驱动其所连接的H桥电路中的三极管导通。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电平高低,即可改变各驱动支路的工作情况,进而改变H桥电路中各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H桥电路输出相应波形的电刺激信号。该驱动电路采用一路控制信号来控制H桥电路,有效避免了采用多个控制信号时因为控制信号出错而导致的电路短路,增加了电路的稳定性。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刺激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H桥电路的控制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能够避免因控制信号出错而导致H桥电路短路,增加电路稳定性。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支路10与第二驱动支路20;第一驱动支路10与第二驱动支路20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第一驱动支路10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Q1与第四三极管Q4的控制端,第二驱动支路20连接H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所述第一驱动支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支路连接所述H桥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n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n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n其中,当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当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的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支路与第二驱动支路;所述第一驱动支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同一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驱动支路连接H桥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支路连接所述H桥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工作,驱动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
其中,当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当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时所述H桥电路输出的电压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二电阻后连接电源,并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支路包括:
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二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支路的控制端,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串接所述第四电阻后连接所述电源,以及串接所述第五电阻后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正徐志立胡威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