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8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转子硅钢片、左转子端环和右转子端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硅钢片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左转子端环左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位置设置有封装槽,所述右转子端环右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位置设置有封装孔;有益效果在于:在转子硅钢片的连接通孔中通过采用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左转子端环和右转子端环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采用高强度环氧树脂进行封装,这样既保证了电机的结构强度,转子硅钢片又不存在表面加工情况,非常适用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并且工艺操作简单,工人非常容易上手,适合各种尺寸的转子结构,通用性非常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通常采用焊接或内套式叠装工艺,工艺复杂麻烦,外观不美观,尺寸过大,转子内孔受限等缺点,对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频率较高,在转子上会形成高频涡流损耗,导致转子发热严重,降低磁钢寿命,所以大部分永磁电机采用了转子硅钢片内嵌磁钢的方式进行,既保证高速结构强度又降低了高频损耗,就成为转子叠装工艺的关键,焊接工艺是将硅钢片外部或内部进行氩弧焊接,使其成为一整体后再嵌入磁钢,但这种方式外观不美观,并且焊接部位避免不了硅钢片的导通,就形成了涡流损耗,及时将焊接部位加工去除,也会因加工造成硅钢片之间导通,同样避免不了涡流问题,带内套式的连接是现场用的较多的一种叠装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制作麻烦,也同样需要对硅钢片进行加工,所以也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包括转子硅钢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硅钢片(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所述转子硅钢片(2)左端设置有左转子端环(1),所述左转子端环(1)左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5)位置设置有封装槽(7);所述转子硅钢片(2)右端设置有右转子端环(6),所述右转子端环(6)右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5)位置设置有封装孔(8);所述封装孔(8)、所述连接通孔(5)和所述封装槽(7)连通且内部插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右端延伸至所述封装孔(8)内与所述右转子端环(6)通过焊接部(10)焊接,所述连接杆(4)左端延伸至所述封装槽(7)内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叠装结构,包括转子硅钢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硅钢片(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所述转子硅钢片(2)左端设置有左转子端环(1),所述左转子端环(1)左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5)位置设置有封装槽(7);所述转子硅钢片(2)右端设置有右转子端环(6),所述右转子端环(6)右端面上对应所述连接通孔(5)位置设置有封装孔(8);所述封装孔(8)、所述连接通孔(5)和所述封装槽(7)连通且内部插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右端延伸至所述封装孔(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琨牛鹏真王舒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米莱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