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7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具体涉及冷缩终端管技术领域,包括端子、电缆和冷缩指套,所述冷缩指套的底部连接有电缆,所述冷缩指套的顶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相色条,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且密封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子,所述管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套管和管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密封条、管体、套管和导线,由于硅橡胶一侧的密封条与套管顶部的密封条进行交错配合,耐磨层一侧的密封条与终端主体底部的密封条进行交错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达到提升连接处密封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
本技术涉及冷缩终端管
,具体为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
技术介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电都是通过导线进行传送,在传送的节点处一般用变压器终端进行转接,此时会用到终端进行转接,户内的终端一般使用在机房里面,由于电线不能裸露,否则会发生触电的危险,所以需要户内终端管对导线进行隔离。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户内终端管的连接处密封不够严实,管外的水容易从连接处流进管内,造成安全隐患;(2)传统的户内终端管安装的时候容易发生相对移动,不便于进行固定;(3)传统的户内终端管强度不足,容易发生老化破损,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接处密封不够严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包括端子、电缆和冷缩指套,所述冷缩指套的底部连接有电缆,所述冷缩指套的顶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相色条,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且密封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子,所述管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于管体的顶端和底端以及套管外侧的顶端,所述套管和管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线。优选的,所述冷缩指套的顶端设置有三组套管,且套管在冷缩指套的顶部呈“爪”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管体由耐磨层、绝缘层和硅橡胶组成,所述硅橡胶设置于导线的外侧,所述硅橡胶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粘连带,且粘连带的一侧设置有干胶。优选的,所述终端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裙部,且裙部在终端主体的外部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密封条设置于耐磨层一侧的底端和硅橡胶另一侧的顶端,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冷缩型户内终端管不仅实现了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实现了便于安装固定,而且实现了强度的提高;(1)通过设置有密封条、管体、套管和导线,由于硅橡胶一侧的密封条与套管顶部的密封条进行交错配合,耐磨层一侧的密封条与终端主体底部的密封条进行交错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达到提升连接处密封性的目的;(2)通过设置有粘连带,粘连带的一侧设置有干胶,将电缆一端的导线分成三股,穿过冷缩指套分别从套管的三个口穿出,将管体套在导线的外部,先测量好管体底端固定在套管顶端的位置并做上记号,然后将粘连带带干胶的面粘贴到记号处,然后将管体内部的支撑物取出,将管体固定到套管的顶部,达到便于固定简化操作的目的;(3)通过置有耐磨层、绝缘层和硅橡胶,由于导线会发热,硅橡胶的延展性和阻燃性可以使适应导线的工作环境对导线进行包裹,同时绝缘层可以防止导线发生漏电,加强绝缘鞋,同时耐磨层的耐磨性使管体整体的强度得以提升,达到提升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子;2、密封管;3、裙部;4、相色条;5、电缆;6、冷缩指套;7、套管;8、导线;9、管体;901、耐磨层;902、绝缘层;903、硅橡胶;10、终端主体;11、密封条;12、粘连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包括端子1、电缆5和冷缩指套6,冷缩指套6的底部连接有电缆5,冷缩指套6的顶部设置有套管7,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管体9,管体9的外部设置有相色条4,管体9的顶部设置有终端主体10,终端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2,且密封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子1,管体9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11,密封条11分别设置于管体9的顶端和底端以及套管7外侧的顶端,套管7和管体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线8;具体地,如图1和、图2、图3和图4所示,由于硅橡胶903一侧的密封条11与套管7顶部的密封条11进行交错配合,耐磨层901一侧的密封条11与终端主体10底部的密封条11进行交错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达到提升连接处密封性的目的。实施例2:冷缩指套6的顶端设置有三组套管7,且套管7在冷缩指套6的顶部呈“爪”型结构,管体9由耐磨层901、绝缘层902和硅橡胶903组成,硅橡胶903设置于导线8的外侧,硅橡胶903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902,且绝缘层902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层90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导线8会发热,硅橡胶903的延展性和阻燃性可以使适应导线8的工作环境对导线8进行包裹,同时绝缘层902可以防止导线8发生漏电,加强绝缘鞋,同时耐磨层901的耐磨性使管体9整体的强度得以提升,达到提升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实施例3:耐磨层901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粘连带12,且粘连带12的一侧设置有干胶,终端主体10的外部设置有裙部3,且裙部3在终端主体10的外部呈等间距排列,密封条11设置于耐磨层901一侧的底端和硅橡胶903另一侧的顶端,密封条11为橡胶材质;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将电缆5一端的导线8分成三股,穿过冷缩指套6分别从套管7的三个口穿出,将管体9套在导线8的外部,先测量好管体9底端固定在套管7顶端的位置并做上记号,然后将粘连带12带干胶的面粘贴到记号处,然后将管体9内部的支撑物取出,将管体9固定到套管7的顶部,达到便于固定简化操作的目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电缆5一端的导线8分成三股,穿过冷缩指套6分别从套管7的三个口穿出,将管体9套在导线8的外部,先测量好管体9底端固定在套管7顶端的位置并做上记号,然后将粘连带12带干胶的面粘贴到记号处,然后将管体9内部的支撑物取出,将管体9固定到套管7的顶部,达到便于固定简化操作的目的。之后,由于硅橡胶903一侧的密封条11与套管7顶部的密封条11进行交错配合,耐磨层901一侧的密封条11与终端主体10底部的密封条11进行交错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达到提升连接处密封性的目的。最后,由于导线8会发热,硅橡胶903的延展性和阻燃性可以使适应导线8的工作环境对导线8进行包裹,同时绝缘层902可以防止导线8发生漏电,加强绝缘鞋,同时耐磨层901的耐磨性使管体9整体的强度得以提升,达到提升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包括端子(1)、电缆(5)和冷缩指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缩指套(6)的底部连接有电缆(5),所述冷缩指套(6)的顶部设置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管体(9),所述管体(9)的外部设置有相色条(4),所述管体(9)的顶部设置有终端主体(10),所述终端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2),且密封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子(1),所述管体(9)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条(11),所述密封条(11)分别设置于管体(9)的顶端和底端以及套管(7)外侧的顶端,所述套管(7)和管体(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包括端子(1)、电缆(5)和冷缩指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缩指套(6)的底部连接有电缆(5),所述冷缩指套(6)的顶部设置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管体(9),所述管体(9)的外部设置有相色条(4),所述管体(9)的顶部设置有终端主体(10),所述终端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2),且密封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子(1),所述管体(9)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条(11),所述密封条(11)分别设置于管体(9)的顶端和底端以及套管(7)外侧的顶端,所述套管(7)和管体(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缩型户内终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缩指套(6)的顶端设置有三组套管(7),且套管(7)在冷缩指套(6)的顶部呈“爪”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隆诚冷热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