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3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包括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分别放置在柜体的两侧或两端或两端面;所述二次侧系统包括终端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和密封线槽,所述终端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分别密封设置,所述终端装置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走线。解决了现有的配电设备内的仪表线路和输电线路交叉放置,互相干扰的问题。通过将输电线路的一次侧系统和仪表线路的二次侧系统分别放置,实现对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分别管理,并且通过将二次侧系统的终端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分别密封,并且通过密封线槽走线,实现一次侧和二次侧隔离设置,相互独立,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配电设备的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设备。
技术介绍
配电设备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主要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由于传统的进出线配电设备,负荷比较分散,且整体设计为非标准化设计,因此柜体内的线路较为混乱。配电设备内主要分为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其中,一次侧系统为输电线路,为提供动力,属于强电系统,而检测、监控类仪表属于二次侧系统,也称为弱电系统;传统的配电设备内的仪表线路和输电线路在柜体内交叉放置,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且不利于配电设备内的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配电设备内的仪表线路和输电线路交叉放置,相互干扰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包括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所述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分别放置在柜体的两侧或两端或两端面;所述二次侧系统包括终端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和密封线槽,所述终端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分别密封设置,所述终端装置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走线。可选的,所述终端装置包括终端主体、终端壳体和连接盒体;所述终端主体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终端壳体与所述连接盒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壳体与所述连接盒体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盒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插接。可选的,所述连接盒体的背端面设置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与所述密封线槽连通。可选的,所述终端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连接盒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能够适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尺寸沿所述导向孔的方向逐渐减小。可选的,还包括二次侧电源密封盒;所述二次侧电源密封盒内设置有二次侧电源。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计算中心、触摸屏和密封部;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密封部用于将所述计算中心和所述触摸屏密封。可选的,所述终端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终端装置均布设置,且分别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配电设备,包括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分别放置在柜体的两侧或两端或两端面;二次侧系统包括终端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和密封线槽,终端装置和人机交互装置分别密封设置,终端装置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走线。通过将输电线路的一次侧系统和仪表线路的二次侧系统分别放置,实现对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分别管理,并且通过将二次侧系统的终端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分别密封,并且终端装置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走线,实现一次侧和二次侧完全的隔离设置,相互独立,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配电设备的统一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体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体的背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装置与人机交互装置连接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装置与人机交互装置连接的原理框图。1、一次侧系统;2、二次侧系统;21、终端装置;22、人机交互装置;23、密封线槽;24、二次侧电源密封盒;25、连接端子;211、终端主体;212、终端壳体;213、连接盒体;214、第一连接端子;215、第二连接端子;216、走线孔;217、导向柱;218、导向孔;221、计算中心;222、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配电设备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体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体的背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装置与人机交互装置连接的结构框图。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包括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所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所述二次侧系统2包括终端装置21、人机交互装置22和密封线槽23,所述终端装置21和人机交互装置22分别密封设置,所述终端装置21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23走线。其中,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二次侧系统2包括终端装置21、人机交互装置22和密封线槽23,终端装置21和人机交互装置22分别密封设置,终端装置21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23走线。通过将输电线路的一次侧系统1和仪表线路的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实现对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管理,并且通过将二次侧系统2的终端装置21、人机交互装置22分别密封,并且终端装置21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23走线,实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完全的隔离设置,相互独立,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配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单独设置,是指将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在柜体内的两侧,或者是两端,或者是两端面等,实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开设置,也即实现的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在空间上处于相互独立。其中,二次侧系统2主要包括的是仪表线路,在配电装置内主要的仪表线路包括终端装置21和人机交互装置22,因此采用将二次侧系统2密封方案,进而实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的彻底隔离。而且由于一次侧系统1主要包括的是输电线路,装置较多且较大,因此采用将仪表线路的二次侧系统2均密封设置,既能实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之间的隔离,避免相互干扰,又减少工序,提高整体配电设备的安装效率。其中,终端装置21主要是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主要是用于通讯和上报功能,将接收到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至人机交互装置22进行处理。其中,终端装置21主要是保护功能、控制功能和检测功能。其中,保护功能主要包含短路、过载基本保护、欠电压、缺相、电弧保护,实现对电压电流值进行判断,当检测仪表的检测到的异常电流电压值需要即刻相应时,智能终端自动执行保护操作,执行跳闸并报警;控制功能主要包含通过控制断路器实现短路器分合闸。监测功能主要是终端装置21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采集各回路的电参量生产各类实时数据及冻结数据,同时记录发生故障时的波形;终端设备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终端装置21储存设备信息、控制参数。其中,人机交互装置22主要是配电设备的“大脑”,主要包括计算中心221和显示屏构成,用于对配电装置的任意一回路的终端装置21保护功能参数进行修改和配置,在配电设备任意一回路发生保护操作时可以显示该回路的报警信息并查询该故障波形。其中,计算中心221可以根据显示屏设置或者根据上位机执行自适应学习任务,通过485总线从终端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n所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在柜体的两侧或两端或两端面;/n所述二次侧系统(2)包括终端装置(21)、人机交互装置(22)和密封线槽(23),所述终端装置(21)和人机交互装置(22)分别密封设置,所述终端装置(21)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23)走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
所述一次侧系统(1)和二次侧系统(2)分别放置在柜体的两侧或两端或两端面;
所述二次侧系统(2)包括终端装置(21)、人机交互装置(22)和密封线槽(23),所述终端装置(21)和人机交互装置(22)分别密封设置,所述终端装置(21)的走线通过密封线槽(23)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21)包括终端主体(211)、终端壳体(212)和连接盒体(213);
所述终端主体(211)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212)内,所述终端壳体(212)与所述连接盒体(21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212)与所述连接盒体(213)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2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214),所述连接盒体(213)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215),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4)和第二连接端子(215)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体(213)的背端面设置有走线孔(216),所述走线孔(216)与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