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兴强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91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收卷器,自动收卷器的卷轴上缠绕有绝缘线片,所述绝缘线片的两端皆贯穿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按压部、连接部、夹持部、连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使夹持部夹住接线端,节省了接线时间,绝缘线片、安装盒、绝缘线、按压部、连接部和夹持部一体成型,保证了其绝缘密封性,防止操作人员触碰到导线造成人身伤害,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自动收卷器、绝缘线片和第二导线的配合使用,可自主拉长或缩短第二导线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调节,可对远距离的接线端进行接线,且不用手动收回,节省了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在电力行业,,其线路经常损坏,但要不影响其正常供电而进行维修,就需要对电路进行短接来进行正常供电同时进行维修,但现有的短接装置大都采用铁线或其它导线直接缠绕进行,很容易在维修过程中掉落,且短接装置的导线只有固定长度,在其两个接线端较远时,短接装置就难以使用,且导线大多裸露在外,安全系数较低,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短接装置大都采用铁线或其它导线直接缠绕进行,很容易在维修过程中掉落,且短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收卷器(4),自动收卷器(4)的卷轴上缠绕有绝缘线片(7),所述绝缘线片(7)的两端皆贯穿壳体(1),所述绝缘线片(7)内设置有第二导线(16),所述绝缘线片(7)的两端皆固定有安装盒(8),两个所述安装盒(8)的内壁皆固定有第一导电片(15),所述第二导线(16)与第一导电片(15)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盒(8)的侧面固定有两根绝缘线(9),两个所述绝缘线(9)的侧面皆固定有按压部(11),两个所述按压部(11)的侧面皆固定有连接部(12),两个所述连接部(12)的侧面皆固定有夹持部(17),两个所述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用短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收卷器(4),自动收卷器(4)的卷轴上缠绕有绝缘线片(7),所述绝缘线片(7)的两端皆贯穿壳体(1),所述绝缘线片(7)内设置有第二导线(16),所述绝缘线片(7)的两端皆固定有安装盒(8),两个所述安装盒(8)的内壁皆固定有第一导电片(15),所述第二导线(16)与第一导电片(15)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盒(8)的侧面固定有两根绝缘线(9),两个所述绝缘线(9)的侧面皆固定有按压部(11),两个所述按压部(11)的侧面皆固定有连接部(12),两个所述连接部(12)的侧面皆固定有夹持部(17),两个所述夹持部(17)的相对面皆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皆固定有第二导电片(18),所述第一导电片(15)的侧面电性连接有两根第一导线(10),两个所述第一导线(10)皆贯穿安装盒(8),两个所述第一导线(10)皆固定在绝缘线(9)、按压部(11)、连接部(12)和夹持部(17)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线(10)的端部皆与第二导电片(18)电性连接,所述两个连接部(12)的侧面通过连杆(1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兴强常小刚牛麒麟杨民韩志强代涛李云刚刘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向兴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