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6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8
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它包括机构主轴(1),所述机构主轴(1)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头组(2)与静触头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至少一相的动触头一(201)与相应的静触头一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3)。本防弹跳结构,在断路器某些动触头分闸转动的轨迹路径上设置反弹凸台,而在其它各相的动触头上不设置反弹凸台,设置了反弹凸台的相的动触头与反弹凸台相撞后会反向转动,而其它各相则继续朝前分闸转动,两者的冲量相反互相抵消从而传递到机构转轴上实现弹跳减少甚至消失的目的,整个防弹跳结构简单,安装制造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
本技术属于断路器
,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
技术介绍
开关合闸操作的过程中,悬臂主轴联动动触头进行使动触头向开关底板的方向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拉伸操作机构自身的反力弹簧,并且克服此反力弹簧的弹簧力;动触头上设有触头弹簧,在开关完成合闸操作之后,触头弹簧被压缩,提供开关合闸时的触头压力。开关分闸时,在操作机构反力弹簧拉力及动触头弹簧压力的反力作用下,操作机构悬臂主轴快速回转,通过连杆联动动触头向远离开关底板的方向旋转,直至分闸完全到位,此过程中弹跳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开关的弹跳现象,传统是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利用机构主轴的惯性,通过弹性元件提供的阻力对产生的弹跳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减少反弹的目的,另一种就是采用机械抓取原理,将反弹的结构转轴上的悬臂抓取限制在防弹跳模块中利用刚性接触抵消反弹冲量。中国专利ZL201320283610.8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防弹跳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板,侧板上铰接有合闸半轴,合闸半轴与杠杆接触,杠杆装在侧板上,转轴穿过侧板的转轴孔,转轴的杆身上固定装有悬臂,悬臂铰接有甩块,甩块上固定装有轴销,所述悬臂上装有扭簧,扭簧一端抵住转轴外圆面,另一端抵住轴销外圆面,甩块和悬臂下方的侧板上固定装有限位轴,限位轴能够限制甩块和悬臂的转动。本技术利用甩块与限位轴的止挡,借助合闸解锁,利用扭簧的的阻力有效的防止了断路器分闸过程中的反弹,从而增强了断路器的开断能力。但是该防弹跳机构运动可靠性较差,安装在机构内侧,空间狭小,维修不便;中国专利ZL201410386865.6公开了一种防回弹装置,包括钩板,所述钩板联接至销的一端以在调节装置作用下与成形的安装板一体地围绕所述支撑装置的铰接轴线转动以及能够在所述致动轴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成形的安装板围绕所述铰接轴线旋转。该防弹跳机构互换性差,对产品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一旦防弹跳机构出现故障,必须把整个操作机构拆卸下来才能够维修或调换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断路器防弹跳机构存在的可靠性稳定性较差,加工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导致安装维修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利用动触头分闸过程中的冲量守恒原理,使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各相动触头的反弹相互抵消从而实现机构主轴反弹减少甚至消失的目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它包括机构主轴,所述机构主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头组与静触头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至少一相的动触头一与相应的静触头一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进一步地,所述反弹凸台为刚性凸台。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一与所述反弹凸台撞击后的运动冲量一为f1,所述断路器上其它运动轨迹上未设置反弹凸台的各相动触头二在所述动触头一与所述反弹凸台撞击时的运动冲量二总和为f2,且运动冲量一f1和运动冲量二总和f2能够相互抵消。进一步地,所述反弹凸台设置在所述断路器安装的墙体上。进一步地,主轴悬臂固定装在所述机构主轴上,所述主轴悬臂与动触头悬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动触头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组中动触头上的触头支架通过轴一枢转连接,动触片利用轴二与所述触头支架枢转连接,触头弹簧一端抵住所述动触片,另一端抵住所述触头支架,所述动触头以轴三为旋转中心旋转。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在断路器某些动触头分闸转动的轨迹路径上设置反弹凸台,而在其它各相的动触头上部设置反弹凸台,设置了反弹凸台的相的动触头与反弹凸台相撞后会反向转动,而其它各相则继续朝分闸转动,两者的冲量相反互相抵消从而传递到机构主轴上实现弹跳减少甚至消失的目的,整个防弹跳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制造维修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触头与机构主轴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弹凸台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边对本技术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对于本
的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现。为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要的误解,对于公知的技术和结构,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详细叙述。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它包括机构主轴1,具体地讲就是,如附图1和2所示,动触头组2包括若干相动触头,静触头组(附图未示出)包括若干相静触头(附图未示出),本实施例以三相为例说明,如附图3所示,各相主轴悬臂4固定装在所述机构主轴1上,所述主轴悬臂4与各相动触头悬臂5的一端铰接,所述动触头悬臂5的另一端与各相动触头上的触头支架203通过轴一204枢转连接,如附图1,2和4所示,动触片205利用轴二206与所述触头支架203枢转连接,触头弹簧207一端抵住所述动触片205,另一端抵住所述触头支架203,所述动触头以轴三208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轴三装在断路器本体6上,所述机构主轴1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头组2与静触头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如附图2,3和5所示,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至少一相的动触头一201与相应的静触头一(附图未示出)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3。所述反弹凸台3设置在所述断路器安装的墙体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两相的动触头一201与相应的静触头一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3。所述反弹凸台3为刚性凸台。设所述动触头一201与所述反弹凸台3撞击后的运动冲量一为f1,所述断路器上其它运动轨迹上未设置反弹凸台3的各相动触头二202在所述动触头一201与所述反弹凸台3撞击时的运动冲量二总和为f2,且运动冲量一f1和运动冲量二总和f2能够相互抵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分闸时,机构主轴转动带动所述各相动触头转动远离静触头分闸,当运动轨迹上设置了反弹凸台的动触头一与所述反弹凸台相撞后,所述动触头一会反弹向相反方向转动,设此时的动触头一的总质量为m1,速度为v1,此时,其它运动轨迹上没有设置反弹凸台的动触头二则继续原转动方向,设此时动触头二的总质量为m2,速度为v2,且根据冲量守恒原理都会将作用冲量传递到机构主轴,由于动触头一和动触头二速度是相反的,所以传递到机构主轴的冲量会相互抵消,当m1v1=m2v2时,传递到机构主轴的冲量会相互抵消为零从而实现减少反弹直至消失的目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它包括机构主轴(1),所述机构主轴(1)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头组(2)与静触头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至少一相的动触头一(201)与相应的静触头一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它包括机构主轴(1),所述机构主轴(1)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动触头组(2)与静触头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所有相中的至少一相的动触头一(201)与相应的静触头一分离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反弹凸台(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凸台(3)为刚性凸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防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一(201)与所述反弹凸台(3)撞击后的运动冲量一为f1,所述断路器上其它运动轨迹上未设置反弹凸台(3)的各相动触头二(202)在所述动触头一(201)与所述反弹凸台(3)撞击时的运动冲量二总和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曹林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