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57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生产设备、多个排污设备,各个所述生产设备与排污设备分别连接一个电量测量表用于检测其用电状态,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一NB电表,所述多个排污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二NB电表,且第二NB电表与第一NB电表分别将多个排污设备与多个生产设备的用电信息汇总后发送给后台平台,所述第一NB电表包括主控MCU单元以及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通讯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监控系统能够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表
,具体为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的能力;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NB-IoT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三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块成本,企业预期的单个接连模块不超过5美元。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工业生产设备及配套污染排放设备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故障时,发生故障的设备断电,为了快速分析断电设备的情况,人们通过智能电表构建用电监控系统来对工业生产设备及配套污染排放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但是,现有的智能电表无法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也无法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能够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生产设备、多个排污设备,各个所述生产设备与排污设备分别连接一个电量测量表用于检测其用电状态,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一NB电表,所述多个排污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二NB电表,且第二NB电表与第一NB电表分别将多个排污设备与多个生产设备的用电信息汇总后发送给后台平台,所述第一NB电表包括主控MCU单元以及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通讯单元,其中,所述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采集电量测量表测得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主控MCU单元处理,且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经过通讯单元传递给后台平台。该监控系统能够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优选地,所述主控MCU单元的芯片为STM32F103RCT6。该芯片运行过程稳定,能够及时及时处理信号。优选地,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485输出单元以及与485输出单元连接的数据传输单元,且485输出单元将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信号后将其无线输送给后台平台。485输出单元能够快速稳定的将主控MCU单元输出的信号传出。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包括与485输出单元连接的数据传输芯片以及与数据传输芯片连接的天线单元,所述485输出单元输出的信号传递经过数据传输芯片后通过天线单元无线输送给后台平台。天线单元用以发送无线信号给后台平台。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芯片为M5310-A。该芯片支持最新Release14标准,支持更高通信速率,支持基站定位,能够提供完善的数据传输服务。优选地,所述485输出单元包括MAX485芯片,且MAX485芯片引脚1、引脚2、引脚3与引脚4与主控MCU单元连接,所述MAX485芯片的引脚5接地、引脚8与VDD连接进行电压转化、引脚6连接485A输出端、引脚7连接485B输出端,且引脚6与485A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所述引脚7与485B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485通讯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为1000欧姆,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也为1000欧姆。优选地,所述第一NB电表还包括电源单元,且电源单元为第一NB电表的各单元供电。电源单元能够进行电压转化,将外界电压进行降压以适合NB电表的各单元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监控系统能够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控MCU单元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485输出单元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数据传输单元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生产设备、多个排污设备。各个生产设备与排污设备分别连接一个电量测量表用于检测其用电状态,多个生产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一NB电表,多个排污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二NB电表。第二NB电表与第一NB电表分别将多个排污设备与多个生产设备的用电信息汇总后发送给后台平台。第一NB电表包括主控MCU单元以及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通讯单元。其中,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采集电量测量表测得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主控MCU单元处理,且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经过通讯单元传递给后台平台。该监控系统能够快速稳定的传输信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得知各个生产设备或排污设备的用电状态。第一NB电表还包括电源单元,且电源单元为第一NB电表的各单元供电。电源单元能够进行电压转化,将外界电压进行降压以适合NB电表的各单元使用。如图2所示,主控MCU单元的芯片为STM32F103RCT6。该芯片运行过程稳定,能够及时及时处理信号。如图3与图4所示,通讯单元包括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485输出单元以及与485输出单元连接的数据传输单元,且485输出单元将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接收信号后将其无线输送给后台平台。485输出单元能够快速稳定的将主控MCU单元输出的信号传出。数据传输单元包括与485输出单元连接的数据传输芯片以及与数据传输芯片连接的天线单元。485输出单元输出的信号传递经过数据传输芯片后通过天线单元无线输送给后台平台。天线单元用以发送无线信号给后台平台。数据传输芯片为M5310-A。该芯片支持最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生产设备、多个排污设备,各个所述生产设备与排污设备分别连接一个电量测量表用于检测其用电状态,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一NB电表,所述多个排污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二NB电表,且第二NB电表与第一NB电表分别将多个排污设备与多个生产设备的用电信息汇总后发送给后台平台,所述第一NB电表包括主控MCU单元以及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通讯单元,其中,所述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采集电量测量表测得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主控MCU单元处理,且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经过通讯单元传递给后台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生产设备、多个排污设备,各个所述生产设备与排污设备分别连接一个电量测量表用于检测其用电状态,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一NB电表,所述多个排污设备对应的电量测量表均连接第二NB电表,且第二NB电表与第一NB电表分别将多个排污设备与多个生产设备的用电信息汇总后发送给后台平台,所述第一NB电表包括主控MCU单元以及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通讯单元,其中,所述外围信号触发单元采集电量测量表测得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主控MCU单元处理,且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经过通讯单元传递给后台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MCU单元的芯片为STM32F103RCT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工业电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与主控MCU单元连接的485输出单元以及与485输出单元连接的数据传输单元,且485输出单元将主控MCU单元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信号后将其无线输送给后台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NB物联网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阮丽芬徐雪强王明龙贾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启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