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保护件及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74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保护件及窗户。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组件、无线接收线圈以及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中,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底层;第一导电层在靠近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一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层在靠近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二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二电极;无线接收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接,另一端通过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与第二电极连接,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信号以对电致变色组件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无线充电,从而为应用时实现后装结构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应用产品的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保护件及窗户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致变色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保护件及窗户。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且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在光学器件、灯具、玻璃制品以及装饰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要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过程,就需要为其施加各种电压,但现有的电致变色器件一般是通过引出导线连接至电源来实现,在应用电致变色器件时就需要考虑如何设置该导线的连接关系和引出结构等,增加了设计难度,同时导线的外皮破损或老化也容易造成线路漏电而引发其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保护件及窗户,以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无线充电,从而便于在应用电致变色器件时实现后装。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组件、无线接收线圈以及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组件、无线接收线圈以及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中,/n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在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一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在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二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二电极;/n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信号以对所述电致变色组件进行无线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组件、无线接收线圈以及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在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一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在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层一侧包括第二布线区域,用于引出第二电极;
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信号以对所述电致变色组件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第一遮挡层和/或第二遮挡层,所述第一遮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内部或所述第一基底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一侧,所述第二遮挡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层内部或所述第二基底层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所述第一遮挡层和/或所述第二遮挡层用于沿叠加方向遮挡所述第一布线区域、所述第二布线区域以及所述无线接收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区域和所述第二布线区域组成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布线区域,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在所述第一基底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布线区域在所述第一基底层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遮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