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
,具体为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气火灾装置主要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其作用是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重要场所因为电路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的分析,能准确、实时地探测电路线路中的漏电变化,当被探测电路线路中发生异常时,可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采用了对探测器(剩余零序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弧故障传感器)的实时监控以及对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二次计算然后转换成数字信号,把电路上的实时情况显示出来同时通过线路通讯总线把电路上的实时情况传送给上位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用电情况变成可视的数字化监控,为有效预防电气火灾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通讯总线断路和短路情况,短路情况控制器会实时报警出来,断路情况就是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讯到,还有一部分通讯不到,这种情况会让调试人员或者消防值班人员很烦恼,因为一时半会确定不了是电气火灾装置有问题还是线路产生断路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布线方式容易出现断线情况,影响系统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和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上设置有两组输入和输出口,两组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之间设置有回路,所述回路上并联设置有探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和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上设置有两组输入和输出口,两组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之间设置有回路,所述回路上并联设置有探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电路模块、上位机通讯电路模块、开关电路模块、收发码电路模块、电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U1、锁存器U2、存储器U3、存储芯片U4、收发码控制芯片U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讯电路模块包括通讯芯片U5、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2,所述通讯芯片U5的1脚通过电阻R46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11脚、2脚和3脚相连后与所述单片机U1的9脚相连、4脚与所述单片机U1的13脚相连、5脚接地、8脚连接VCC、6脚和7脚分别通过电阻连接上位机,所述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2的阳极分别通过电阻R100、电阻R101连接VCC,所述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2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11脚和13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模块包括总线存储器Q16,所述总线存储器Q16的1脚和3脚连接24V电源,所述总线存储器Q16的2脚连接电阻R90一端、电容C46一端、三极管Q14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90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6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9一端和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连接电阻R71一端和所述电阻R89另一端,所述电阻R7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电阻R91一端、电容C45一端、电阻R72一端,所述电容C45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91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72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3脚,所述总线存储器Q16的4脚连接电阻R93一端、电容C48一端、三极管Q15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93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8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2一端和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电阻R73一端和所述电阻R92另一端,所述电阻R7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电阻R95一端、电容C47一端、电阻R74一端,所述电容C47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95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74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4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形总线通讯方式的电气火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码电路模块包括变压器T5和变压器T6,所述变压器T5的1脚连接保险丝M2一端、2脚连接保险丝M1一端、3脚连接保险丝F13一端、4脚连接保险丝F12一端和电阻R140一端,所述变压器T6的1脚连接保险丝M4一端、2脚连接保险丝M3一端、3脚连接保险丝F15一端、4脚连接保险丝F14一端和电阻R141一端,所述保险丝M1另一端、保险丝M2另一端、保险丝M3另一端、保险丝M4另一端连接插座J5,所述保险丝F1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6的负极、电阻R11一端、二极管D12的阴极、二极管D13的阴极、电容C43一端、电阻R40一端,所述保险丝F1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一端、二极管D29的阳极、电阻R119一端,所述保险丝F14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电阻R12一端、二极管D14的阴极、二极管D15的阴极、电容C44一端、电阻R41一端,所述保险丝F1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阻R12另一端、电阻R2一端、二极管D30一端、电阻R120一端,所述二极管D16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17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阳极均通过保险丝M5接地,所述电阻R1另一端、二极管D29的阴极、电阻R2另一端、二极管D30的阴极均接地,所述电容C43另一端连接电阻R66一端,所述电阻R66另一端、电阻R40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110一端,所述电阻R110另一端连接电阻R118一端、二极管D20的阴极、二极管D201的阴极、电容C13一端,所述电阻R118另一端、二极管D20的阳极、二极管D201的阳极均接地,所述电容C13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11C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11C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U11B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11B的输入端与所述反相器U11A的输入端相连后连接所述收发码控制芯片U7的18脚,所述反相器U11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08一端,所述电阻R108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62一端,所述电阻R62另一端连接电阻R109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109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所述总线存储器Q16的7脚和8脚,所述电容C44另一端连接电阻R67一端,所述电阻R67另一端、电阻R4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113一端,所述电阻R130另一端连接电阻R127一端、二极管D21的阴极、二极管D211的阴极、电容C14一端,所述电阻R127另一端、二极管D21的阳极、二极管D2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韧,邹文娟,朱玖轩,徐晶,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玖宸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