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64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4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属于土壤水动力学、自然风模拟、水土保持技术领域,该降雨径流槽设置在降雨器的下方,包括径流试验槽、移动车架、电动装置、升降装置、坡度控制仪、模糊控制装置和自然风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径流槽顶部设置盖板,用于坡面预降雨后防止受到太阳暴晒产生结皮和大量的水分蒸发,同时,室外模拟降雨完成后保护实际地形不被外界破坏,保证地形扫描数据的时效性。自然风模拟装置,增加了土壤侵蚀研究的影响因素,其中模糊控制器能够根据风速仪测得风速大小对风箱压力大小进行调节。该系统对于节省人力物力和径流含沙量观测精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观测风速在降雨试验中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
本技术属于土壤水动力学、自然风模拟、水土保持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
技术介绍
风力与水力侵蚀过程一直被认为是土地退化与荒漠化的重要驱动力,尤其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两者的复合侵蚀过程及效果不同于单一的风蚀与水蚀。降雨时,风力作用于雨滴,影响其形状、大小、落地速度、击打角度和动能,影响土壤颗粒剥蚀与运移能力。坡度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监测不同坡度下坡面产流产沙量及坡面侵蚀形态问题,大多采用变坡式径流槽进行模拟试验检测的方法。手摇固定式边坡试验径流槽和手摇移动式变坡试验径流槽。这类型装置适用于小坡面,且耗费人力和时间。目前还没有能够模拟自然风,研究不同风速、风向状态下降雨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的设备,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模拟自然风,研究不同风速、风向状态下降雨对坡面产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所述降雨径流槽设置在降雨器的下方,其特征是:包括径流试验槽(1)、移动车架(2)、电动装置(3)、升降装置(4)、坡度控制仪(5)、模糊控制装置(6)和自然风模拟装置(7),所述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一端与移动车架(2)铰接,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另一端与移动车架(2)活动连接,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与升降装置(4)固定连接,径流试验槽(1)的一侧设置有坡度控制仪(5);所述升降装置(4)与电动装置(3)电性连接;所述自然风模拟装置(7)设置在径流试验槽(1)的一侧,自然风模拟装置(7)上设置有模糊控制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所述降雨径流槽设置在降雨器的下方,其特征是:包括径流试验槽(1)、移动车架(2)、电动装置(3)、升降装置(4)、坡度控制仪(5)、模糊控制装置(6)和自然风模拟装置(7),所述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一端与移动车架(2)铰接,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另一端与移动车架(2)活动连接,径流试验槽(1)的下部与升降装置(4)固定连接,径流试验槽(1)的一侧设置有坡度控制仪(5);所述升降装置(4)与电动装置(3)电性连接;所述自然风模拟装置(7)设置在径流试验槽(1)的一侧,自然风模拟装置(7)上设置有模糊控制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其特征是:所述径流试验槽(1)包括盖板(11)、隔板(13)、集流槽(14)、水平气泡(16)和径流槽(17);所述径流槽(17)的上部一侧通过活动铰(12)与盖板(11)连接,径流槽(17)的一端与集流槽(14)连接,径流槽(17)与集流槽(14)之间设置隔板(13),径流槽(17)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平气泡(16),径流槽(17)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渗流孔(18);所述隔板(13)的上边缘低于径流槽(17)的上边缘;所述集流槽(14)的底部设置出水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其特征是:所述集流槽(14)呈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车架(2)包括车轮(22)、纵梁(23)、横梁(24)和支撑杆(25);所述纵梁(23)与横梁(24)固定连接,形成车架底座;所述车轮(22)安装在车架底座的下部;所述支撑杆(25)包括前侧支撑杆(251)和后侧支撑杆(252);所述前侧支撑杆(2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前侧支撑杆(251)的下部固定连接在车架底座上部的一端,两个前侧支撑杆(251)的上部与横梁(24)固定连接;所述后侧支撑杆(2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侧支撑杆(252)的下部固定连接在车架底座上部的另一端,两个后侧支撑杆(252)的上部通过移动车架活动轴(21)与径流槽(17)的下部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模拟自然风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槽,其特征是:所述电动装置(3)包括电动机(31)和控制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起龙刘鸿涛卜新魁吴杰魏希莹赵瑞娟杨雷王征杨冬艳单春雨龙昱帆蔡蝶赵凯郑琪严李锦锦白杨吴波黄树友张锦光高金宇张冰晶申聪颖田琳赵胜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市弘润灌溉科技有限公司永吉县星星哨水库灌区管理处松辽水利委员会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