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560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包括检测管、扩容壳、油管、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和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管连接在油管中部,所述检测管外壁一体固定有扩容壳,所述扩容壳外壁安装有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且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检测端子,所述扩容壳表面开设有插接管,且检测端子通过插接管插入扩容壳内部,所述扩容壳顶部对称安装有对检测端子限位卡接的定位装置,此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通过对检测装置的便捷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提高实用性,同时通过隔板对检测管内的油液进行阻挡,实现油液的弯折导动,增加油液的滞留效果,保障充分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
本技术涉及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80%的隐患来自于润滑、磨损故障是大型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机组油液是机械设备的“血液”贯穿于设备运行全生命周期,它在机械设备中起着密封、润滑、减磨、冷却、清洗、减振和防腐等重要作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来自机器运动摩擦副表面的信息。机械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技术是识别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运行状况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和技术。他主要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在诊断信息中的反应,常是指运用状态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定期“体检”。再不拆卸设备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判定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征兆,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追踪,预测设备的劣化趋势,判断故障位置,诊断老化和损伤程度等,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防止故障和重大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和安全性能。为了避免设备由于外界原因和设备油品润滑性能下降导致发电机组产生的异常磨损对设备产生不可逆的伤害,需要使用到油液监测设备,润滑油中的磨粒检测直接针对于齿轮设备的磨损表现,需要进行稳定的检测,但现在的检测设备的安装与检测没有达到更加的便捷与稳定,需要进行优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稳定、便于维护的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包括检测管、扩容壳、油管、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和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管连接在油管中部,所述检测管外壁一体固定有扩容壳,所述扩容壳外壁安装有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且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检测端子,所述扩容壳表面开设有插接管,且检测端子通过插接管插入扩容壳内部,所述扩容壳顶部对称安装有对检测端子限位卡接的定位装置,所述检测管内部位于插接管对应位置安装有伸缩体,且伸缩体顶端固定有塞盘。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基块、嵌槽、齿板、齿块、调节体和扭板,所述基块固定在扩容壳顶面,所述基块靠近检测端子一侧开设有嵌槽,且嵌槽内设置有齿板,所述基块表面螺纹安装有调节体,且调节体的伸缩端与齿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体的外端固定有扭板,所述检测端子外壁对称固定有齿块,且齿块与齿板卡接。优选的,所述调节体包括第一伸缩筒、第一伸缩柱、第一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柱与第一伸缩筒滑动插接,所述第一伸缩筒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伸缩柱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且第一滑块与第一弹簧挤压接触,所述齿板与第一伸缩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体包括第二伸缩筒、第二伸缩柱、第二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柱与第二伸缩筒滑动插接,所述第二伸缩筒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伸缩柱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底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伸缩筒弹性连接,所述塞盘固定在第二伸缩柱端部。优选的,所述齿板的齿纹呈倾斜向下状,所述齿板的齿纹与齿板的齿纹结构配合。优选的,所述齿板的顶端开设有倒角。优选的,所述插接管的顶口与低口均开设有扩张口,且扩张口内侧粘接有橡胶层,所述检测端子表面固定有与橡胶层配合的橡胶圈。优选的,所述检测管内部底面位于伸缩体两侧对称固定有隔板,且隔板两侧呈斜面状。优选的,所述隔板底端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机组的润滑油经过油管进行传导,油液进入检测管内与检测端子接触对油液中的磨损颗粒进行检测,检测信息由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行收集传导,通过检测磨粒的数量和大小反应工作结构的磨损状况,检测端子安装时插入插接管内,将齿块与齿板对齐,通过齿块下压挤压齿板收缩,从而使齿块与齿板卡接,保障检测端子的稳定限位固定,拆卸检测端子时,通过扭板扭动调节体移动,使齿板向两侧移动脱离与齿块的卡接,实现对检测元件的便捷安装与拆卸,简化后期维护,同时通过隔板对检测管内的油液进行阻挡,实现油液的弯折导动,增加油液的滞留效果,保障充分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扩容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插接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齿板和齿块卡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伸缩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管;2、扩容壳;3、油管;4、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5、检测端子;51、橡胶圈;6、定位装置;61、基块;62、嵌槽;63、齿板;64、齿块;65、调节体;651、第一伸缩筒;652、第一伸缩柱;653、第一滑块;654、第一弹簧;66、扭板;7、插接管;71、橡胶层;8、伸缩体;81、第二伸缩筒;82、第二伸缩柱;83、第二滑块;84、第二弹簧;9、隔板;10、通孔;11、塞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示中的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包括检测管1、扩容壳2、油管3、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和检测端子5,所述检测管1连接在油管3中部,所述检测管1外壁一体固定有扩容壳2,所述扩容壳2外壁安装有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且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电性连接有检测端子5,所述扩容壳2表面开设有插接管7,且检测端子5通过插接管7插入扩容壳2内部,所述扩容壳2顶部对称安装有对检测端子5限位卡接的定位装置6,所述检测管1内部位于插接管7对应位置安装有伸缩体8,且伸缩体8顶端固定有塞盘11。润滑油中的磨粒是有关磨损状态的重要信息载体,通过监测、测量和分析机械装置产生的磨损颗粒,可以得到工作表面的状态,以及是否可承受进一步的磨损等有用信息,大多数机器失效期的磨粒特征尺寸,多在20um--200um之间,而这些信息是充分发挥磨损部件的工作寿命的重要依据。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采用先进的电磁原理,用来实时在线测量润滑油中金属磨损颗粒的大小、数量等参数,它可以通过区分金属磨损颗粒的铁素与非铁素材质,来直观反映齿轮或轴承磨损的大体位置和磨损状态,进而反映整体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从磨损过程的早期和故障初期介入,采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校正以及设备维护,及早发现和避免严重故障的发生。由于轴承表面存在的巴氏合金,主要成分是铅、锑、锡合金,总体表现为非铁磁性金属,而齿轮主要为铁磁性金属,通过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分析铁磁性金属和非铁磁性金属的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可大致区分磨损的位置和磨损的程度,从而反馈到维护人员提供维护的宝贵技术支撑,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包括检测管(1)、扩容壳(2)、油管(3)、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和检测端子(5),所述检测管(1)连接在油管(3)中部,所述检测管(1)外壁一体固定有扩容壳(2),所述扩容壳(2)外壁安装有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且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电性连接有检测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壳(2)表面开设有插接管(7),且检测端子(5)通过插接管(7)插入扩容壳(2)内部,所述扩容壳(2)顶部对称安装有对检测端子(5)限位卡接的定位装置(6),所述检测管(1)内部位于插接管(7)对应位置安装有伸缩体(8),且伸缩体(8)顶端固定有塞盘(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包括检测管(1)、扩容壳(2)、油管(3)、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和检测端子(5),所述检测管(1)连接在油管(3)中部,所述检测管(1)外壁一体固定有扩容壳(2),所述扩容壳(2)外壁安装有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且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4)电性连接有检测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壳(2)表面开设有插接管(7),且检测端子(5)通过插接管(7)插入扩容壳(2)内部,所述扩容壳(2)顶部对称安装有对检测端子(5)限位卡接的定位装置(6),所述检测管(1)内部位于插接管(7)对应位置安装有伸缩体(8),且伸缩体(8)顶端固定有塞盘(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基块(61)、嵌槽(62)、齿板(63)、齿块(64)、调节体(65)和扭板(66),所述基块(61)固定在扩容壳(2)顶面,所述基块(61)靠近检测端子(5)一侧开设有嵌槽(62),且嵌槽(62)内设置有齿板(63),所述基块(61)表面螺纹安装有调节体(65),且调节体(65)的伸缩端与齿板(6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体(65)的外端固定有扭板(66),所述检测端子(5)外壁对称固定有齿块(64),且齿块(64)与齿板(63)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机润滑液压系统油液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体(65)包括第一伸缩筒(651)、第一伸缩柱(652)、第一滑块(653)和第一弹簧(654),所述第一伸缩柱(652)与第一伸缩筒(651)滑动插接,所述第一伸缩筒(651)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53),且第一伸缩柱(652)与第一滑块(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晓峰高飞王维鹿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镇海联合发电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电机运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