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照明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54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2
照明装置(1)具备:光源部(10),其发出光(L1);第一孔隙部(20),其具有第一遮光部(21)和第一光通过部(22),出射由光源部(10)发出的光(L1)中的通过了第一光通过部(22)的光(L2);以及驱动部(40),其使光源部(10)及第一孔隙部(20)中的至少一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装置及照明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及照明单元。
技术介绍
提出了一种利用透射了显示影像的显示单元(例如,液晶面板)的光对被照射面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果使用该照明装置,则能够通过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影像的投影来提供多种多样的照明环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2616号公报(例如,权利要求1,第0017段,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述现有的照明装置利用透射了显示影像的显示单元的光来进行照明,因此,装置的结构复杂。另外,期望通过简易结构的照明装置,提供模拟了太阳光从窗户射入的照明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照射模拟了太阳光的射入的光的照明装置及照明单元。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其发出光;第一孔隙部,其具有第一遮光部和第一光通过部,出射由所述光源部发出的所述光中的通过了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光;以及驱动部,其使所述光源部及所述第一孔隙部中的至少一方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照明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照明装置,其是上述照明装置;以及第二照明装置,其发出照明光,所述第二照明装置以使从所述第二照明装置发出的所述光的颜色的变化与从所述第一照明装置出射的所述光的颜色的变化同步的方式,使从所述第二照明装置发出的所述光的颜色变化。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照射模拟了太阳光的射入的光。附图说明图1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概要地示出图1及图2所示的孔隙(aperture)部的主视图。图4是概要地示出图1及图2所示的另一孔隙部的主视图。图5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6的(A)及(B)是概要地示出图2所示的透镜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概要地示出将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设置于房间的顶棚内时的房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的(A)至(D)是示出通过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而形成的光照射区域的形状的时间变化的图。图9是示出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的形状及明亮度分布的变化的图。图10是示出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的形状及明亮度分布的变化的图。图11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13是概要地示出将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设置于房间的顶棚内时的房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5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16是概要地示出将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设置于房间的顶棚内时的房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通过从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而形成的光照射区域的形状的变化的图。图18是示出通过从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而形成的光照射区域的形状的变化的图。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与从照明装置出射的照射光的形状之间的关系的图。图20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1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2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23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4是概要地示出将实施方式6的照明单元设置于房间的顶棚内时的房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3、4及5的照明装置以及实施方式2及6的照明单元进行说明。在图中,针对同一结构或同样的结构标注了相同的标号。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子,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在图中,示出XYZ正交坐标系的坐标轴。X轴及Z轴是水平方向的坐标轴。Y轴是垂直方向(即,高度方向)的坐标轴。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照明装置的结构部件的说明,示出X1Y1Z1正交坐标系的坐标轴。X1Y1Z1正交坐标系是通过使XYZ正交坐标系以X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得到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是能够照射模拟了太阳光的射入的光的装置。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伴随着时间的经过,使照射光的照射位置、形状、颜色、明亮度等中的任意一方以上变化。即,照射光的照射位置、形状、颜色、明亮度等与实际的太阳光的照射位置、形状、颜色、明亮度等的时间变化对应地变化。照射光例如是模拟了通过窗户的太阳光的射入的光。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能够使位于没有窗户的房间或者没有窗户的通路等之中的人感觉到室外的气氛或时间的经过。另外,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能够使位于没有窗户的房间或者没有窗户的通路等之中的人感觉到开放感。没有窗户的房间例如包括地下室。没有窗户的通路例如包括地下通道及地下商场。例如,在将实施方式的多个照明装置设置于通路的顶棚的情况下,多个照明装置相互隔开间隔而排列。从多个照明装置出射的多个照射光向被照射物照射,其结果是,在被照射物形成光照射区域。被照射物例如是通路的壁、地板等。被照射从多个照明装置出射的多个照射光的多个光照射区域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移动。例如,由照射光形成的光照射区域伴随着时间的经过,沿着预先决定的路径而移动。照射到通路的壁的照射光的形状(即,光照射区域的形状)伴随着光照射区域的移动而变化。通过光照射区域的移动及形状的变化,位于没有窗户的通路的人能够得到犹如存在多个窗户且太阳光从多个窗户射入这样的感觉。另外,位于没有窗户的通路的人能够消除不舒服地感到位于封闭的狭窄空间的感觉即闭塞感。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期望设置在从人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位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以埋入的方式安装于顶棚。在该情况下,位于设置有照明装置的房间的人无法容易地掌握通过照射光模拟的射入光从何处入射到房间内。由此,位于设置有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房间的人能够得到犹如太阳光从窗户射入这样的感觉。《1》实施方式1《1-1》结构〈照明装置1〉图1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照明装置1具备光源部10、作为第一孔隙部的孔隙部20、以及驱动部40。光源部10发出光L1。孔隙部20具有不使光通过的部分即作为第一遮光部的遮光部21、以及使光通过的部分即作为第一光通过部的光通过部22。孔隙部20将由光源部10发出的光L1中的通过了光通过部22的光L2出射。驱动部40具有使光源部10及孔隙部20中的至少一方移动的机构。该机构例如包括将光源部10及孔隙部20中的至少一方支承为能够移动的支承构件、引导支承构件的引导构件、对支承构件赋予力的齿轮等驱动力传递机构、对驱动力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具备:/n光源部,其发出光;/n第一孔隙部,其具有第一遮光部和第一光通过部,出射由所述光源部发出的所述光中的通过了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光;以及/n驱动部,其使所述光源部及所述第一孔隙部中的至少一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7 JP 2018-1483981.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具备:
光源部,其发出光;
第一孔隙部,其具有第一遮光部和第一光通过部,出射由所述光源部发出的所述光中的通过了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光;以及
驱动部,其使所述光源部及所述第一孔隙部中的至少一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光源部及所述第一孔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绝对位置、或者所述光源部与所述第一孔隙部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所述绝对位置和所述相对位置双方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当将通过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光的中心光线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一边平行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绝对位置、所述相对位置、或者所述绝对位置和所述相对位置双方在包含所述第二方向的成分的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孔隙部在以所述光源部为中心的圆周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当将通过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光的中心光线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光通过部的一边平行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绝对位置、所述相对位置、或者所述绝对位置和所述相对位置双方在包含所述第一方向的成分的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孔隙部相对于所述光源部的位置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通过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边比所述第一光通过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边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还具备光学部,该光学部减小从所述光源部发出的所述光的发散角而朝向所述第一孔隙部进行出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孔隙部的所述第一光通过部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还具备第二孔隙部,该第二孔隙部具有第二遮光部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遥冈垣觉藤井佑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