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4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所述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上端铰接有盖子,且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左上角开设有基准表,所述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插线排的右方设置有收纳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可以通过拉动保护板来将插孔遮挡住,可以防止外部硬物或者水碰到插孔中的连接铁片而导致连接铁片的损坏或者漏电,具有较高的防护功能,可以通过转动收纳组件中的转动杆让两个夹块将电源线夹紧,防止电源线使用完后不能很好地收纳起来而散乱或者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测试
,具体是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主要应用于机床、电梯、伺服电机配套、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起重机械等行业,但是编码器在使用前很难甄别确定其性能的好坏,所以需要专门的编码器测试仪来随时测试用于使用的编码器。但是,现有的编码器测试仪无法防止外部硬物或者水对插孔中连接铁片的影响,且现有的编码器测试仪没有将电源线很好地收纳起来而防止散乱的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所述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上端铰接有盖子,且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左上角开设有基准表,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基准表的右方开设有检测表,且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检测表的右方开设有脉冲表,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左下角开设有调节屏,且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调节屏的右方安装有电位调节杆,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电位调节杆的右方安装有插线排,且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右下角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位于插线排的右方设置有收纳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角形块,且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角形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啮合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准表、检测表、脉冲表、调节屏和电位调节杆均与插线排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测试仪主体的后表面上,所述保护板与插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角形块与第二角形块挈合,所述第二角形块是材质为软橡胶结构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测试仪主体的上表面上,所述夹块是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可以通过拉动保护板来将插孔遮挡住,可以防止外部硬物或者水碰到插孔中的连接铁片而导致连接铁片的损坏或者漏电,具有较高的防护功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收纳组件,可以通过转动收纳组件中的转动杆让两个夹块将电源线夹紧,防止电源线使用完后不能很好地收纳起来而散乱或者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的后方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中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中什保护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中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试仪主体;2、盖子;3、基准表;4、检测表;5、脉冲表;6、调节屏;7、电位调节杆;8、插线排;9、电源开关;10、插孔;11、保护组件;12、收纳组件;13、安装板;14、安装架;15、第一角形块;16、保护板;17、第二角形块;18、支撑杆;19、固定块;20、转动杆;21、把手;22、夹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上端铰接有盖子2,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上角开设有基准表3,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基准表3的右方开设有检测表4,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检测表4的右方开设有脉冲表5,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下角开设有调节屏6,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调节屏6的右方安装有电位调节杆7,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电位调节杆7的右方安装有插线排8,基准表3、检测表4、脉冲表5、调节屏6和电位调节杆7均与插线排8电性连接,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右下角安装有电源开关9,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10,且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保护组件11,保护组件11包括安装板13,安装板13固定连接在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上,安装板1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安装架14的内部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角形块15,保护板16与插孔10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架14的内部安装有保护板16,保护板16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角形块17,第一角形块15与第二角形块17挈合,第二角形块17是材质为软橡胶结构的构件,向右拉动保护组件11中的保护板16并拉至插孔10的前方将其挡住,防止异物碰到插孔10中的连接片而导致连接片的损坏。在图1和图5中: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插线排8的右方设置有收纳组件12,收纳组件12包括两个支撑杆18,支撑杆18固定连接在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上,支撑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内部啮合连接有转动杆20,转动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且转动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块22,夹块22是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的构件,工作人员可以将电源线折成几段折起来放在两个夹块22之间并顺时针转动两个转动杆20将电源线夹住,防止使用完后电源线的散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工作人员拿出编码器并将编码器的插头插在插线排8上并将测试仪主体1的电源线一端插在插孔10中,另一端插在电源处并打开电源开关9,根据编码器上的型号调节调节屏6和电位调节杆7后用手转动编码器的轴,基准表3、检测表4和脉冲表5上会显示各类数据,工作人员可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编码器的好坏,测试完后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电源开关9并将电源线拔下来,向右拉动保护组件11中的保护板16并拉至插孔10的前方将其挡住,防止异物碰到插孔10中的连接片而导致连接片的损坏,接着工作人员可以将电源线折成几段折起来放在两个夹块22之间并顺时针转动两个转动杆20将电源线夹住,防止使用完后电源线的散乱。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上端铰接有盖子(2),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上角开设有基准表(3),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基准表(3)的右方开设有检测表(4),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检测表(4)的右方开设有脉冲表(5),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下角开设有调节屏(6),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调节屏(6)的右方安装有电位调节杆(7),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电位调节杆(7)的右方安装有插线排(8),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右下角安装有电源开关(9),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10),且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保护组件(11),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插线排(8)的右方设置有收纳组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上端铰接有盖子(2),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上角开设有基准表(3),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基准表(3)的右方开设有检测表(4),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检测表(4)的右方开设有脉冲表(5),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左下角开设有调节屏(6),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调节屏(6)的右方安装有电位调节杆(7),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电位调节杆(7)的右方安装有插线排(8),且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右下角安装有电源开关(9),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10),且测试仪主体(1)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保护组件(11),所述测试仪主体(1)的上表面位于插线排(8)的右方设置有收纳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编码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11)包括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内部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角形块(15),且安装架(14)的内部安装有保护板(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李会聪魏洋史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翼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