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26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包括排烟管本体,排烟管本体中间设有单向通风结构,单向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壳、挡风板、转动轴和限位块,挡风板设置在固定壳的通风口内,且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壳转动连接,转动轴横向设置,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限位块与挡风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通过较小的风力即可实现挡风板的开启,单向通风结构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
本技术涉及厨房排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油烟机的排烟管一半都配有止回阀,由于防止外部油烟进入室内,但是现有技术中排烟管内的止回阀,一般都是采用弹簧结构实现止回,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且止回阀的开启力大小与弹簧弹性直接相关,弹簧弹性越大,开启需要的风力越大,不利于排烟;弹簧弹性越小,开启需要的风力越小,不利于无出风时的防止回流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保证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较小的风力即可实现挡风板的开启,单向通风结构稳定可靠。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9354703U,公开日为2019年09月06日,名称为“一种吸油烟机防烟止回阀”,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防烟止回阀,它包括用于连接室内排烟管的内接管段及用于连接室外排烟管的外接管段,它还包括有用于安装在外界固定物上的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与内接管段之间设有过渡管段,固定法兰、过渡管段及内接管段三者顺次一体化连接,内接管段的末端固定连接在过渡管段的内腔壁体,内接管段的外壁面与过渡管段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用于与室内排烟管相配安装的套管间隙,过渡管段的内腔设有单向外接管段打开的单向阀门,外接管段的前段部设有与过渡管段内腔相配安装的套装管段。但是该止回阀仍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排烟管内的止回阀,一般都是采用弹簧结构实现防回流需要较大的风力才能开启止回阀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通过较小的风力即可实现挡风板的开启,单向通风结构稳定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包括排烟管本体,排烟管本体中间设有单向通风结构,单向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壳、挡风板、转动轴和限位块,挡风板设置在固定壳的通风口内,且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壳转动连接,转动轴横向设置,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限位块与挡风板接触。上述技术方案中,排烟管本体连通集成烟罩和排烟通道,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即转动轴相对挡风板偏心设置,在无风状态时,受重力影响挡风板保持竖直,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当进风口一侧有烟气进入时,转动轴上下两侧的挡风板都受到风的推力,由于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因此,下方的挡风板受力更大,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向出风口一侧转动,油烟可以排出;当出风口风口一侧有烟气进入时,转动轴上下两侧的挡风板都受到风的推力,由于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因此,下方的挡风板受力更大,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有向进风口一侧转动的趋势,此时,限位块挡住挡风板,挡风板无法转动,外部油烟不能通过单向通风结构进入室内。上述单向通风结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较小的风力即可实现挡风板的开启,单向通风结构稳定可靠。挡风板开启的风力与转动轴的偏心量相关,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偏心量的转动轴和挡风板,适配在不同场合。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转动轴下方,第一限位部与挡风板靠近进风口的侧壁接触。所述结构可以实现限位块的单向限制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沿连接轴下方的通风口的内侧壁连续分布。所述结构可以将第一限位部作为密封件,在挡风板关闭时,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外部油烟通过排烟管进入室内,限位块一物两用。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设置在转动轴上方,第二限位部与挡风板靠近出风口的侧壁接触。所述结构可以实现限位块的单向限制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部沿连接轴上方的通风口的内侧壁连续分布。所述结构可以将第一限位部作为密封件,在挡风板关闭时,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外部油烟通过排烟管进入室内,限位块一物两用。作为优选,还包括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一端与挡风板连接,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壳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可以增加开启挡风板的风力,同时保证无风时挡风板关闭吗,适用于风力较大的场合。作为优选,所述排烟管本体包括进烟管和出烟管,单向通风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进烟管和出烟管可拆连接。单向通风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进烟管和出烟管可螺纹连接,所述结构方便排烟管本体与单向通风结构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更换单向通风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上述单向通风结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较小的风力即可实现挡风板的开启,单向通风结构稳定可靠;(2)挡风板开启的风力与转动轴的偏心量相关,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偏心量的转动轴和挡风板,适配在不同场合;(3)限位块可以作为密封件,在挡风板关闭时,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外部油烟通过排烟管进入室内,限位块一物两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单向通风结构的剖视图。图中:排烟管本体1、进烟管1.1、出烟管1.2、单向通风结构2、固定壳2.1、挡风板2.2、转动轴2.3、限位块2.4、第一限位部2.4.1、第二限位部2.4.2、通风口2.5、伸缩弹簧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包括排烟管本和单向通风结构2,排烟管本体1包括进烟管1.1和出烟管1.2,单向通风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进烟管1.1和出烟管1.2可拆连接;单向通风结构2包括固定壳2.1、挡风板2.2、转动轴2.3和限位块2.4,挡风板2.2设置在固定壳2.1的通风口2.5内,且通过转动轴2.3与固定壳2.1转动连接,转动轴2.3横向设置,转动轴2.3下方的挡风板2.2面积大于转动轴2.3横上方的挡风板2.2面积;限位块2.4包括第一限位部2.4.1和第二限位部2.4.2,第一限位部2.4.1设置在转动轴2.3下方,第一限位部2.4.1与挡风板2.2靠近进风口的侧壁接触,第一限位部2.4.1沿连接轴下方的通风口2.5的内侧壁连续分布。第二限位部2.4.2设置在转动轴2.3上方,第二限位部2.4.2与挡风板2.2靠近出风口的侧壁接触。第二限位部2.4.2沿连接轴上方的通风口2.5的内侧壁连续分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排烟管本体1连通集成烟罩和排烟通道,转动轴2.3下方的挡风板2.2面积大于转动轴2.3横上方的挡风板2.2面积,即转动轴2.3相对挡风板2.2偏心设置,在无风状态时,受重力影响挡风板2.2保持竖直,通风口2.5处于关闭状态;当进风口一侧有烟气进入时,转动轴2.3上下两侧的挡风板2.2都受到风的推力,由于转动轴2.3下方的挡风板2.2面积大于转动轴2.3横上方的挡风板2.2面积,因此,下方的挡风板2.2受力更大,转动轴2.3下方的挡风板2.2向出风口一侧转动,油烟可以排出;当出风口风口一侧有烟气进入时,转动轴2.3上下两侧的挡风板2.2都受到风的推力,由于转动轴2.3下方的挡风板2.2面积大于转动轴2.3横上方的挡风板2.2面积,因此,下方的挡风板2.2受力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其特征是,包括排烟管本体,排烟管本体中间设有单向通风结构,单向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壳、挡风板、转动轴和限位块,挡风板设置在固定壳的通风口内,且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壳转动连接,转动轴横向设置,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限位块与挡风板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其特征是,包括排烟管本体,排烟管本体中间设有单向通风结构,单向通风结构包括固定壳、挡风板、转动轴和限位块,挡风板设置在固定壳的通风口内,且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壳转动连接,转动轴横向设置,转动轴下方的挡风板面积大于转动轴横上方的挡风板面积;限位块与挡风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转动轴下方,第一限位部与挡风板靠近进风口的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烟罩的排烟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部沿连接轴下方的通风口的内侧壁连续分布。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强马颖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风侠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