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77525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根据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对允许的区块进行透明度数据的压缩处理,根据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利用透明度的布局特点分块压缩处理透明度叠加数据,通过少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叠加透明度获取到的透明度数据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降低整体的透明度数据传输量,提高透明度叠加的效率,保证了云化机顶盒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图像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云化机顶盒(VirtualSetTopBox,VSTB)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实现机顶盒的统一管理,降低终端机顶盒的性能要求和运营成本,解决新老机顶盒用户视频体验差异等诸多问题,云化机顶盒就是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即应用和实现都在云端完成,而客户机只是发送相应的命令,反馈的操作界面都是从云端获得。这样,虚拟Android系统对应的虚拟机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中,终端用户更多的是通过远程连接协议FreeRDP、Spice等等连接到该服务器,类似Windows的远程桌面连接一样,连接到对应的虚拟机,并将相应的画面传回到终端。与此同时,云化机顶盒的绝大多数工作如UI/APP处理、媒体播控等都需要在云端(vSTB端)进行处理,而终端(tSTB端)只需要做好UI呈现、媒体流播放等即可;正是由于大量的工作需要在云端完成,云端的性能如何将极大地制约了云化机顶盒的发展。相关技术的云化机顶盒位于云端(vSTB端)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在进行图形处理的时候,为了保证云化机顶盒终端(tSTB端)能够呈现出无损的画质,通常会全量地传输透明度数据;即在考虑终端的显示分辨率时,如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为1280*720p,位于云端上的虚拟机会采用1280*720个采样点分别完成透明度叠加,并且对获取到的全部1280*720个透明度采样点数据全量地传输。如此多的全量的透明度数据的传输量将极大地增加了云化机顶盒云端服务器的负荷,云端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的工作速度将受到限制,虚拟机响应其他应用的及时性将受到影响,并且大量的系统资源将被占用和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云化机顶盒进行透明度叠加处理时的效率低下、影响云化机顶盒云端的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包括: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根据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所述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对允许的区块进行透明度数据的压缩处理,根据所述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化机顶盒,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云化机顶盒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根据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对允许的区块进行透明度数据的压缩处理,根据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利用透明度的布局特点分块压缩处理透明度叠加数据,通过少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叠加透明度获取到的透明度数据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降低整体的透明度数据传输量,提高透明度叠加的效率,保证了云化机顶盒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画面智能分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透明度数据的动态调整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云化机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透明度布局特点获取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透明度叠加的分块压缩处理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云端性能自动评估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性能评估信息存储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动态调整透明度采样率的处理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云化机顶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相关技术中通过采用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全量的透明度数据的传输量将极大地增加了云化机顶盒云端服务器的负荷,云端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的工作速度将受到限制,虚拟机响应其他应用的及时性将受到影响,并且大量的系统资源将被占用和消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收集、统计和分析云端上的数据以及智能分块算法,掌握透明度的布局特点,并且利用透明度的布局特点分块压缩处理透明度叠加数据;同时,可以自动评估云端实时的性能并动态调整透明度叠加数据的采样率,可以有效地减少透明度数据的传输量,并且提升透明度叠加效率,可以解决透明度叠加效率这个性能瓶颈,可以提升云化机顶盒整体的性能表现。请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该方法包括:S101、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可以理解的是,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为终端(tSTB端)所能呈现的画面,即终端的屏幕画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为画面进行分块,获取该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具体的,采用第一智能分块算法对画面进行第一分块处理;当分块后的第一区块透明度中的各透明度值一致(即第一区块透明度相对单一和一致)时,锁定第一区块;采用第二智能分块算法对未锁定的区块整体进行第二分块处理,锁定各透明度值一致的第二区块,采用至少两种智能分块算法完成透明度布局特点的获取。其中云化机顶盒会预置几种常见的屏幕智能分块算法,采用某一种智能分块算法进行初次智能分块后,判断每个区块透明度是否相对单一和一致(即判断每个区块中的各个透明度值是否相同),如是,则锁定该区块;例如某个区块的透明度Alpha仅为1,则该区域的透明度相对单一和一致。对于剩余的未锁定的区块,采用另一种智能算法重新再次智能分块,判断再次分块后的每个区块透明度是否相对单一和一致,是则锁定该区块,经过几种常见的智能分块算法完成分块后,实现透明度布局特征的获取。例如当预置了4中分块算法,在4种分块算法均完成智能分块后,结束获取透明度布局特点;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3种分块算法完成智能分块,结束获取透明度布局特点;当然各种分块算法的使用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则透明度布局特点包括透明度相对单一和一致的锁定的区块和未锁定区块,如图2所示,画面包括锁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包括:/n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n根据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所述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n对允许的区块进行透明度数据的压缩处理,根据所述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包括:
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
根据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所述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
对允许的区块进行透明度数据的压缩处理,根据所述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云化机顶盒应用场景所呈现的画面的透明度布局特点包括:
采用第一智能分块算法对所述画面进行第一分块处理;
当分块后的第一区块透明度中的各透明度值一致时,锁定所述第一区块;
采用第二智能分块算法对未锁定的区块整体进行第二分块处理,锁定各透明度值一致的第二区块;
采用至少两种智能分块算法完成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的获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判断所述画面上各区块是否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包括:
所述透明度布局特点包括锁定的区块和未锁定区块;
锁定的各透明度值一致的第一区块、第二区块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
未锁定区块不允许压缩处理透明度数据;所述未锁定区块布置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包括单个透明度数据采样点。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云化机顶盒透明度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块中小于全量的透明度数据采样点进行透明度叠加之后,包括:
对当前所述云化机顶盒云端的实时性能进行评估,得到第一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评估结果确定所述云端的性能未达到预设条件时,降低透明度数据的采样率,减少透明度数据采样点,并将调整前后的透明度数据的采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渤又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