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24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包括出气直管、第一出气组、第二出气组,所述出气直管的外壁上安装多个沿其中心线排列的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多个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均内置在出气直管内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直管上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夹角不同。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内置在出气直管内,而不延伸至外侧,可以在空间狭小的吹灰位置进行安装;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夹角不同,尽可能扩大吹灰面积,使吹灰更加彻底、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旋转式吹灰器
本技术涉及烟道吹灰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
技术介绍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烟气经过烟道流向除尘器等装置进行处理后从烟囱排向大气,未经除尘的烟气存在大量的烟灰粉尘,这些烟灰粉尘会在烟道流动性不好的位置堆积,容易堵塞烟道,因此需要吹灰器进行处理,而现有旋转式吹灰器中,出气端均为一直管,然后在直管上开口,在开口处安装出气嘴,根据直管口径大小确定出气嘴的数量,但开口角度都是与直管呈90°,导致吹扫面积相对较小,并且现有的吹灰器整体体积大,无法安装在空间相对狭小的吹灰位置,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包括出气直管、第一出气组、第二出气组,所述出气直管的外壁上分别安装多个沿其中心线方向排列的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多个第一出气组和多个第二出气组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嘴,所述第二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嘴,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均内置在出气直管内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直管上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分别与出气直管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不同。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所述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垂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对应的出气直管外壁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位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一端延伸至出气直管内,且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与出气直管的内壁固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直管连接移动组件,以使出气直管沿其中心线方向移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平移电机、支撑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齿条,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所述齿条和出气直管分别位于支撑台的两侧,所述齿条与支撑台固定,所述平移电机与出气直管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直管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平移电机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直管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出气直管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且插入蒸汽主管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蒸汽主管内的出气直管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壁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在蒸汽主管内壁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块上安装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出气直管上固定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直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L型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台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出气直管的底端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内置在出气直管内,而不延伸至外侧,这样即保证气流出气角度多样的同时,还可以使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不会挤占出气直管外的空间,可以在空间狭小的吹灰位置进行安装,适用范围更广;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夹角不同,尽可能扩大吹灰面积,使吹灰更加彻底、有效;2、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的内径,保证了出气直管向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吹出的力度,使吹气能够吹向足够远的距离;3、通过出气直管连接移动组件,实现了出气直管的平移,从而使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相对吹灰的位置能够移动,使吹灰的面积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吹扫面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驱动出气直管旋转和伸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列管;2、第二出气嘴;3、第一出气嘴;4、出气直管;5、蒸汽主管;6、滑套;7、齿条;8、滑轨;9、第一齿轮;10、平移电机;11、旋转电机;12、减速器;13、第二齿轮;14、连接套;1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的一实施例,包括出气直管4、第一出气组、第二出气组,所述出气直管4的外壁上分别安装多个沿其中心线排列的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多个第一出气组和多个第二出气组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4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嘴3,所述第二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4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嘴2,所述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均内置在出气直管4内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直管4上的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4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的中心线分别与出气直管4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不同。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4的内径,保证了出气直管4向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吹出的力度,使吹气能够吹向足够远的距离。因为吹灰的位置都是空间狭小的,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内置在出气直管4内,而不延伸至外侧,这样即保证气流出气角度多样的同时,还可以使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不会挤占出气直管4外的空间,可以在空间狭小的吹灰位置进行安装,适用范围更广。所述第一出气嘴3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4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夹角优选为45°,所述第二出气嘴2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4的中心线垂直。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的倾斜角度不同,采用多角度的吹灰,大大增加了吹灰的面积,如果按照吹灰介质与对流管束连接线形成45度夹角,就可以比传统吹灰器(出气嘴与出气直管4处于垂直状态)增加50%的吹灰面积。第一出气嘴3均相吹灰位置方向倾斜,以能够达到吹灰的目的。所述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对应的出气直管4外壁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位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的一端延伸至出气直管4内,且第一出气嘴3和第二出气嘴2与出气直管4的内壁固定。所述出气直管4连接移动组件,以使出气直管4沿其中心线方向平移。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平移电机10、支撑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9和齿条7,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滑轨8,所述滑轨8上滑动连接滑块15,所述滑块15上固定平移电机10,所述平移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9,所述齿条7和出气直管4分别位于支撑台的两侧,所述齿条7与支撑台固定,所述平移电机10与出气直管4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台位于出气直管4的下方,所述滑轨8位于出气直管4的一侧。所述出气直管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与平移电机10固定连接,平移电机10的旋转来使平移电机10沿滑轨8方向平移,实现出气直管4的平移,从而使第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直管、第一出气组、第二出气组,所述出气直管的外壁上分别安装多个沿其中心线方向排列的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多个第一出气组和多个第二出气组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嘴,所述第二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嘴,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均内置在出气直管内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直管上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分别与出气直管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直管、第一出气组、第二出气组,所述出气直管的外壁上分别安装多个沿其中心线方向排列的第一出气组和第二出气组,多个第一出气组和多个第二出气组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嘴,所述第二出气组包括多个沿出气直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嘴,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均内置在出气直管内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直管上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内径总和小于出气直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分别与出气直管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所述第二出气嘴的中心线与出气直管的中心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对应的出气直管外壁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位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的一端延伸至出气直管内,且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与出气直管的内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转式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直管连接移动组件,以使出气直管沿其中心线方向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本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