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19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包括底座、灯杆及照明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杆,该插杆呈螺旋状弯曲,所述插杆的末端具有一尖锥部;所述灯杆竖直固定于底座的顶部,该灯杆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该两个半圆形壳体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以此在两个半圆形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腔,同时与传统的亮化照明灯的安装方式相比,其只需旋入插杆即可固定,安装更加简单便捷;照明组件的透明筒状壳体与灯杆可拆卸的连接,照明组件内单独设置有蓄电池,在将照明组件与灯杆分离后能够独立为照明灯提供电源,使用过程中可将照明组件整体取下放置在庭院中的其它地方进行照明,作为移动照明灯使用,增加了其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亮化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
技术介绍
目前庭院用的亮化照明灯在安装时,大都通过在地面预埋螺栓,将照明灯的底座插入在预埋螺栓上拧入螺母进行固定,对于高度不高的亮化照明灯,其重心相对较低,对于支撑的要求相对不高,而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来安装该种高度不高(通常在0.5米以下)的亮化照明灯时,还需要预埋螺栓会造成安装上的不便;此外传统的亮化灯具为一个整体安装后难以分离,使用过程中只能在固定位置进行照明,灵活性不高。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包括底座、灯杆及照明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杆,该插杆呈螺旋状弯曲,所述插杆的末端具有一尖锥部;所述灯杆竖直固定于底座的顶部,该灯杆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该两个半圆形壳体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以此在两个半圆形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腔,两所述半圆形壳体中的一者的底部开设有一穿线孔;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灯杆的顶部,该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筒状壳体,所述透明筒状壳体的内腔被两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分隔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腔、电源腔和照明腔,所述连接腔的底部为敞口,所述照明腔的顶部密封设置,所述连接腔内安装有一电源插座公头,所述电源腔内安装有一蓄电池,所述照明腔内安装有一照明灯,所述灯杆的顶部固定有一电源插座母头,所述灯杆的顶部可分离的插入在连接腔中,所述电源插座公头插入在电源插座母头中;所述电源插座公头的电源端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照明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照明腔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端盖,所述端盖的顶部固定连有一挂环,所述挂环竖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两所述半圆形壳体的一端相互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两所述半圆形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密封垫。相对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亮化照明灯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一呈螺旋状弯曲的插杆,插杆的底部具有一尖锥部,在安装固定该亮化灯具时,可将插杆逐步向下旋入地面中,插杆的各个螺旋段均与土壤接触,可增加其在土壤中的阻力,提高其抗拔性能,使其更加稳固,同时与传统的亮化照明灯的安装方式相比,其只需旋入插杆即可固定,安装更加简单便捷;照明组件的透明筒状壳体与灯杆可拆卸的连接,照明组件内单独设置有蓄电池,在将照明组件与灯杆分离后能够独立为照明灯提供电源,使用过程中可将照明组件整体取下放置在庭院中的其它地方进行照明,作为移动照明灯使用,增加了其使用的灵活性;此外灯杆还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该两个半圆形壳体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灯杆内穿设有电缆线,需要检修时,可直接打开半圆形壳体对灯杆内的电缆线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灯杆的剖视图;图3为照明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照明组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列表:100底座、101插杆、102尖锥部、200灯杆、201半圆形壳体、202容纳腔、203穿线孔、204电源插座母头、300照明组件、301透明筒状壳体、302连接腔、303电源腔、304照明腔、305电源插座公头、306蓄电池、307照明灯、308端盖、309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参见图1-4,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包括底座100、灯杆200及照明组件300,底座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杆101,该插杆101呈螺旋状弯曲,插杆101的末端具有一尖锥部102;灯杆200竖直固定于底座100的顶部,该灯杆200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201,该两个半圆形壳体201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具体的,两半圆形壳体201的一端相互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拆卸时可拧开螺钉将两个半圆形壳体201打开,两个半圆形壳体201之间形成一容纳腔202,两半圆形壳体201中的一者的底部开设有一穿线孔203;容纳腔202用于放置电缆线,使用过程中可将电缆线由底部的穿线孔203穿入进容纳腔202内与顶部的电源插座母头204相连接;照明组件300设置于灯杆200的顶部,该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筒状壳体301,透明筒状壳体301的内腔被两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分隔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腔302、电源腔303和照明腔304,连接腔302的底部为敞口,照明腔304的顶部密封设置,连接腔302内安装有一电源插座公头305,电源腔303内安装有一蓄电池306,照明腔304内安装有一照明灯307,灯杆200的顶部固定有一电源插座母头204,灯杆200的顶部可分离的插入在连接腔302中,电源插座公头305插入在电源插座母头204中;电源插座公头305的电源端输出端与蓄电池306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306的电源输出端与照明灯307电性连接;蓄电池306包括TP4056型充电装置和锂电池,TP4056型充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锂电池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源插座公头305的电源端输出端与TP4056型充电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源插座公头305和电源插座母头204采用DC-022B型电源插座;安装固定该亮化灯具时,可将插杆101逐步向下旋入地面中,插杆101的各个螺旋段均与土壤接触,可增加其在土壤中的阻力,提高其抗拔性能,使其更加稳固,同时与传统的亮化照明灯的安装方式相比,其只需旋入插杆101即可固定;照明组件300的透明筒状壳体301与灯杆200可拆卸的连接,照明组件300内单独设置有蓄电池306,在将照明组件300与灯杆200分离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灯杆(200)及照明组件(300),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杆(101),该插杆(101)呈螺旋状弯曲,所述插杆(101)的末端具有一尖锥部(102);所述灯杆(200)竖直固定于底座(100)的顶部,该灯杆(200)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201),该两个半圆形壳体(201)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以此在两个半圆形壳体(201)之间形成一容纳腔(202),两所述半圆形壳体(201)中的一者的底部开设有一穿线孔(203);/n所述照明组件(300)设置于灯杆(200)的顶部,该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筒状壳体(301),所述透明筒状壳体(301)的内腔被两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分隔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腔(302)、电源腔(303)和照明腔(304),所述连接腔(302)的底部为敞口,所述照明腔(304)的顶部密封设置,所述连接腔(302)内安装有一电源插座公头(305),所述电源腔(303)内安装有一蓄电池(306),所述照明腔(304)内安装有一照明灯(307),所述灯杆(200)的顶部固定有一电源插座母头(204),所述灯杆(200)的顶部可分离的插入在连接腔(302)中,所述电源插座公头(305)插入在电源插座母头(204)中;/n所述电源插座公头(305)的电源端输出端与蓄电池(306)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06)的电源输出端与照明灯(30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庭院用亮化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灯杆(200)及照明组件(300),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插杆(101),该插杆(101)呈螺旋状弯曲,所述插杆(101)的末端具有一尖锥部(102);所述灯杆(200)竖直固定于底座(100)的顶部,该灯杆(200)包括两个半圆形壳体(201),该两个半圆形壳体(201)可分离的扣合在一起,以此在两个半圆形壳体(201)之间形成一容纳腔(202),两所述半圆形壳体(201)中的一者的底部开设有一穿线孔(203);
所述照明组件(300)设置于灯杆(200)的顶部,该照明组件包括透明筒状壳体(301),所述透明筒状壳体(301)的内腔被两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分隔成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腔(302)、电源腔(303)和照明腔(304),所述连接腔(302)的底部为敞口,所述照明腔(304)的顶部密封设置,所述连接腔(302)内安装有一电源插座公头(305),所述电源腔(303)内安装有一蓄电池(306),所述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祥司昊曹梦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强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