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07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源,所述太阳能电源包括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依次相连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凹槽中并能在凹槽中滑动,从而使依次相连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叠在一起或者展开,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车辆停在户外时,将设置在车辆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展开,遮挡太阳暴晒车室,并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伏能转换为电能,给车辆空调系统供电,从而使车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买上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了。当室外温度达到37度以上时,只要一辆汽车停放在室外暴晒1个小时,车内的温度也许能够达到60度,以至于更高。温度高不仅对车辆油漆会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很多零部件更加容易损坏,减少汽车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用的方法是将车辆前面两个车窗打开,以及后座单侧的车窗打开一指宽左右,即使有热流进入车内,也能起到空气流通的效果。这样做就是将车内的热气排放出去,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车内。虽然说外面的温度也是比较高的,但相对于暴晒过后的车内来说,还是能够清楚感受到温度的差异。但是,将车窗打开又会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车辆停在户外时,将设置在车辆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展开,遮挡太阳暴晒车室,并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伏能转换为电能并给车辆空调系统供电,从而使车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为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其包括太阳能电源、逆变器和用于驱动车辆空调设备的压缩机的交流电机,所述逆变器用于将太阳能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提供给交流电机,所述太阳能电源包括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太阳能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依次相连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凹槽中并能在第一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凹槽中并能在第二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依次相连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叠在一起或者展开;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平行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正电源带和负电源带,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沿第二方向贯穿太阳能电池板,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每个接线柱的上端与凹槽中的电源带电性连接,下端滑动地电性连接该太阳能电池板下表面的凸肋嵌入的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凹槽中的电源带,从而使N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性并联以向外提供电能,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优选地,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两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柱和可绕轴转动的锁钩,太阳能电池板展开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锁钩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锁柱卡合。优选地,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还包括充电器和蓄电池,充电器利用太阳能电源提供的电能给蓄电池恒压充电,充电器包括升压电路和恒压控制电路,恒压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8和电阻R9,其中,电阻R9和电阻R10相串联并连接于升压电路电源输出端子和地之间,其中间节点连接于比较器的反相端,用于提供采样电压;电阻R10和电阻R15相串联并连接于固定电源和地之间,其中间节点连接于比较器的同相端,用于提供基准电压;恒压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其包括NPN型晶体管T11和电阻R11,其中,晶体管T11的基极经电阻R11连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于固定电源,发射极用于给升压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优选地,逆变器包括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的逆变桥电路,所述逆变桥至少包括六个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为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由栅极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栅极控制器包括:驱动器和慢充快放电路,慢充快放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6和二极管D6,其中,驱动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7连接于一个场效应管的栅极,二极管D6的负极经电阻R6连接于电阻R7的第一端,阳极连接于电阻R7的第二端,并连接于该场效应管的栅极,电阻R6的阻值小于电阻R7的阻值。优选地,逆变器还包括检测电路,其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电平变换电路、光耦驱动电路和光电耦合器,其中,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5和电容C2,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于逆变桥一个串联支路的中间节点,阳极经电容C2连接于地;电平变换电路包括NPN型晶体管T7、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1,晶体管T7的发射极连接于固定电源,基极经电阻R4连接于固定电源,电容C1并联于电阻R4两端,基极还经电阻R5连于接于二极管D5的正极;光耦驱动电路包括NPN型晶体管T8,晶体管T8的基极经电阻R3连接于晶体管T7的发射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经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1连接于固定电源,光电耦合器的光电二极管连接于处理器50,当检测电路检测出过电流时,处理器给栅极驱动器201提供一控制信号,使逆变桥的场效应管截止。优选地,N块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车顶上。优选地,N块太阳能电池板叠合在一起时可放置在设置在车顶上的透明箱体内,展开时,将车辆的至少部分置于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下。为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权上述的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运行时,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叠合在一起,在车辆停在户外时,使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展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在车辆停在户外时,将设置在车辆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展开,遮挡太阳暴晒车室,并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伏能转换为电能并给车辆空调系统供电,从而使车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太阳能调温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太阳能电池板AB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器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太阳能调温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太阳能调温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源10和逆变器20,太阳能电源10包括N个太阳能电池板S1,…SN,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2,太阳能电源10通过二极管D7给逆变器200提供直流电能,所述逆变器20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提给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例如为用于驱动车辆空调设备的压缩机的交流电机M。逆变器20由处理器50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太阳能调温装置还包括充电器30和蓄电池40,太阳能电源10通过充电器30向蓄电池40充电,蓄电池40经二极管D8向逆变器20提供直流电能。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是目的是,在太阳能电源30的供电电压高于畜电池40的输出电压时,由太阳能电源10直接向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其包括太阳能电源、逆变器和用于驱动车辆空调设备的压缩机的交流电机,所述逆变器用于将太阳能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提供给交流电机,所述太阳能电源包括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太阳能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依次相连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凹槽中并能在第一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凹槽中并能在第二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依次相连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叠在一起或者展开;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平行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正电源带和负电源带,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沿第二方向贯穿太阳能电池板,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每个接线柱的上端与凹槽中的电源带电性连接,下端滑动地电性连接该太阳能电池板下表面的凸肋嵌入的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凹槽中的电源带,从而使N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性并联以向外提供电能,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其包括太阳能电源、逆变器和用于驱动车辆空调设备的压缩机的交流电机,所述逆变器用于将太阳能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提供给交流电机,所述太阳能电源包括N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太阳能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依次相连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凹槽中并能在第一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凸肋能够嵌入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凹槽中并能在第二凹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依次相连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叠在一起或者展开;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平行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正电源带和负电源带,在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沿第二方向贯穿太阳能电池板,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每个接线柱的上端与凹槽中的电源带电性连接,下端滑动地电性连接该太阳能电池板下表面的凸肋嵌入的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凹槽中的电源带,从而使N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性并联以向外提供电能,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两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柱和可绕轴转动的锁钩,太阳能电池板展开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锁钩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锁柱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所述的车辆太阳能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器和蓄电池,充电器利用太阳能电源提供的电能给蓄电池恒压充电,充电器包括升压电路和恒压控制电路,恒压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电阻R10、电阻R15、电阻R8和电阻R9,其中,电阻R9和电阻R10相串联并连接于升压电路电源输出端子和地之间,其中间节点连接于比较器的反相端,用于提供采样电压;电阻R10和电阻R15相串联并连接于固定电源和地之间,其中间节点连接于比较器的同相端,用于提供基准电压;恒压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其包括NPN型晶体管T11和电阻R11,其中,晶体管T11的基极经电阻R11连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屾魏伟任常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花兰德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