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5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和内环,外连接环设于外环上,内连接环设于内环上,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相互贴近并形成间隙。外连接环、外环与轴承的外圈连接,内连接环、内环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外圈转动带动外连接环和外环转动,内圈带动内环和内连接环转动,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保证足够小的间隙能够避免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接触影响轴承转动,同时足够小的间隙能够提高防尘、防油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耐高温,保证轴承在高温环境下的密封效果,可靠性高,防尘、防水的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目前,轴承上使用的密封结构通常以全橡胶或在金属上挂胶为主。全金属的一般只起到防尘作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密封。由于某些滚轮轴承工作环境温度高,高粉尘,湿度油污等各种条件并存,全橡胶以及金属上挂胶的轴承密封结构并不能很好的在这样的工况下运作,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能够耐高温,保证轴承在高温环境下的密封效果,可靠性高,防尘、防水的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和内环,外连接环设于外环上,内连接环设于内环上,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相互贴近并形成间隙。外连接环、外环与轴承的外圈连接,内连接环、内环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外圈转动带动外连接环和外环转动,内圈带动内环和内连接环转动,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保证足够小的间隙能够避免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接触影响轴承转动,同时足够小的间隙能够提高防尘、防油水的效果。密封结构采用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起到防尘和防油水的效果,同时由于整个密封结构不采用橡胶或者挂胶,使得密封结构能够耐高温,保证轴承在高温环境下的密封效果,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进一步,外连接环设有外凹槽,内连接环设有内凹槽,外凹槽与内凹槽上下位置相对应。外凹槽和内凹槽的设置能够提高金属密封结构内部通道复杂程度,能够使得粉尘更难穿过密封结构进入轴承,外凹槽和内凹槽也使得粉尘更加不容易直接从内连接环或者外连接环的表面进入密封结构的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外环内环适当增加厚度,便可加长迷宫段(内凹槽和外凹槽形成的复杂通道),增强密封效果。进一步,外凹槽的侧壁倾斜,内凹槽的侧壁倾斜。内凹槽和外凹槽的侧壁倾斜,增加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形成间隙的复杂程度,有效避免粉尘穿过间隙进入到轴承内部。进一步,外凹槽的侧壁的底部均向外凹槽的底部中心倾斜,内凹槽的侧壁的底部均向外凹槽的底部中心倾斜。外凹槽和内凹槽的侧壁倾斜,能够使得处于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表面的粉尘和油水更容易落在外凹槽和内凹槽处,不易进入外凹槽和内凹槽的间隙中,在轴承转动过程中也更容易将积累在外凹槽和内凹槽的灰尘和油水甩出,防尘防水效果更好。进一步,内连接环设有两个,外连接环设有两个,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交替设置,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连接环、内连接环。设置两组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使得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形成复杂通道,提高防尘防水效果。进一步,外连接环设有外包环,外包环卡于两个外连接环的外侧端面上,内环设有内包环,内包环卡于两个内连接环的外侧端面上。内包环连接内环和内连接环,提高内环和内连接环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外包环连接外环和外连接环,提高外环和外连接环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提高密封结构的整体密封效果和可靠性。进一步,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内环外包环和内包环均采用涂锌板或不锈钢结构。采用涂锌板或不锈钢材质的结构,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和内环,外连接环设于外环上,内连接环设于内环上,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相互贴近,保证间隙又互不干涉。外连接环、外环与轴承的外圈连接,内连接环、内环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外圈转动带动外连接环和外环转动,内圈带动内环和内连接环转动,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保证足够小的间隙能够避免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之间接触影响轴承转动,同时足够小的间隙能够提高防尘、防油水的效果。本技术能够耐高温,保证轴承在高温环境下的密封效果,可靠性高,防尘、防水的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连接环;2-内连接环;3-外环;4-内环;5-外凹槽;6-内凹槽;7-外包环;8-内包环;9-外凹槽的侧壁;11-外凹槽的底部;12-内凹槽的侧壁;14-内凹槽的底部;15-间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包括外连接环1、内连接环2、外环3和内环4,外连接环1设于外环3上,内连接环2设于内环4上,内连接环2与外连接环1相互贴近并形成间隙15。外连接环1、外环3与轴承的外圈连接,内连接环2、内环4与轴承的内圈连接,外圈转动带动外连接环1和外环3转动,内圈带动内环4和内连接环2转动,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之间保证足够小的间隙15能够避免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之间接触影响轴承转动,同时足够小的间隙15能够提高防尘、防油水的效果。密封结构采用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起到防尘和防油水的效果,同时由于整个密封结构不采用橡胶或者挂胶,使得密封结构能够耐高温,保证轴承在高温环境下的密封效果,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外连接环1设有外凹槽5,内连接环2设有内凹槽6,外凹槽5与内凹槽6上下位置相对应。外凹槽5和内凹槽6的设置能够提高金属密封结构内部通道复杂程度,能够使得粉尘更难穿过密封结构进入轴承,外凹槽5和内凹槽6也使得粉尘更加不容易直接从内连接环2或者外连接环1的表面进入密封结构的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外环3内环4适当增加厚度,便可加长迷宫段(内凹槽6和外凹槽5形成的复杂通道),增强密封效果。外凹槽的侧壁9的底部均向外凹槽的底部11中心倾斜,内凹槽的侧壁12的底部均向外凹槽的底部14中心倾斜。外凹槽的侧壁9和内凹槽的侧壁12倾斜,能够使得处于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表面的粉尘和油水更容易落在外凹槽5和内凹槽6处,不易进入外凹槽5和内凹槽6的间隙15中,在轴承转动过程中也更容易将积累在外凹槽5和内凹槽6的灰尘和油水甩出,防尘防水效果更好。内连接环2设有两个,外连接环1设有两个,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交替设置,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外连接环1、内连接环2、外连接环1、内连接环2。设置两组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使得内连接环2和外连接环1之间形成复杂通道,提高防尘防水效果。外连接环1设有外包环7,外包环7卡于两个外连接环1的外侧端面上,内环4设有内包环8,内包环8卡于两个内连接环2的外侧端面上。内包环8连接内环4和内连接环2,提高内环4和内连接环2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外包环7连接外环3和外连接环1,提高外环3和外连接环1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提高密封结构的整体密封效果和可靠性。外连接环1、内连接环2、外环3、内环4外包环7和内包环8均采用涂锌板或不锈钢结构。采用涂锌板或不锈钢材质的结构,能够提高密封结构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和内环,所述外连接环设于所述外环上,所述内连接环设于所述内环上,所述内连接环与所述外连接环相互贴近并形成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外环和内环,所述外连接环设于所述外环上,所述内连接环设于所述内环上,所述内连接环与所述外连接环相互贴近并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环设有外凹槽,所述内连接环设有内凹槽,所述外凹槽与所述内凹槽上下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的侧壁倾斜,所述内凹槽的侧壁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迷宫型金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的侧壁的底部均向所述外凹槽的底部中心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伟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