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仲颐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折叠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8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弹性折叠衣架。其系以一挂钩部连接至一弹簧,此弹簧更进一步连接至一第一架臂及一第二架臂,进而组成一独特之衣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特征在于其可透过上述弹簧之运用而达到收合及展开衣架之效果,故便于撑挂固定领口之衣物(如高领衣或童装),而在不需使用上述衣架时更可以较不占空间之方式将其收纳,进而增进其便利性及携带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折叠衣架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衣架,特定而言系关于一种可折叠之 弹性衣架。
技术介绍
衣架系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之用品,目前市面上较常见之衣架大抵可分为两种 一种系以铁丝弯折而成或以塑料射出成型之一体成形的衣架,而另一种则系以多种组合件所构成之多功能衣架。上述一体成形之衣架具有结构简单且低成本之优点,但此种衣架之缺点在于其用于圆领衫、高领衣或童装等领口固定之衣物时需强行把衣架由领口套入,或由衣物下部套上衣架。长期由领口强行套入衣架将造成领口的变形,而从衣服下部套上衣架虽可避免领口变形但却较为费时。另一方面,上述由多种组件所构成之衣架虽可达到撑挂各种衣物而不使衣物变形之效果,但其操作通常较为复杂且成本亦较高。八^ ^爿^ ---- □《 ^改良型衣架,该衣架系一弹簧等所组成,勾 于该本体由侧视观位置分别形成有对应 别设有 一 支可供吊挂 之间勾设有弹簧,且 形成上、下凸柱,另 位槽。在使用此创作 以使下凸柱可沿着本 各架杆系成直立状, 再将架杆推向两侧, 内部定位,即可将两£ 、在侧分侧离定,时后槽r杆征两置内距成动此之长糸架特面位的隔形拉,,于5J;两其正侧杆间各侧位中位i与,的两架以方外定物别,体上体体两前下两处衣分l本体本本于朝侧向槽入柱刊 一 本于于介别两朝位套凸7 、于,,,分的杆定架下坐体合形槽杆侧面架至衣与新状结n长架内正每动将柱J^勾系呈的的的体需滑于凸一体系向物杆本,而便上由状之斜衣架于时体以使架杆展开并将衣物撑起。而中国技术专利02219717. 6号系一种活塞式开合衣架, 包括挂钩、活塞、左右悬臂组成,其特征在于梯形 框架内装有梯形活塞,活塞中穿有金属杆,其上端为 挂钩,下端装有挡片,活塞与挡片间装有弹簧,框架 与两悬臂间成动连接,框架上装有锁定片。欲使用时, 搬动框架上的锁定片,将活塞锁定,搬开锁片、活塞 复位、两臂下垂,以利套入衣物中,之后再压下活塞, 让活塞侧压两悬臂,使两臂向外打开直至与框架紧贴 并撑起衣物。上述台湾新型专利00288307号以及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02219717.6号虽皆可用于撑挂固定领口之衣物但其操作 却比一般衣架更为复杂及不便。另外,中国技术专利200320128592.2号系一种高领衣 物衣架,其特征在于,该衣架是由支撑板、衣架臂、衣架横杆、 衣钩、合页和弹簧组成。其中该创作系在支撑板的上下端开有孔, 通过锁轴将两块支撑板和衣钩固定在上端的孔中,衣钩固定在两 块支撑板之间;两块支撑板的下端分别通过锁轴固定在两块衣架 臂上,在两块衣架臂的顶端对角处的底部通过合页将两块衣架臂 固定,形成「人」字型,两块衣架臂的中部通过锁轴固定有弹簧 或橡皮筋或松紧带,其弹簧或橡皮筋或松紧带的另一端固定在两 块衣架横杆上,衣架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合页固定在衣架臂上, 在两块衣架横杆的顶端对角处上面固定有合页形成170° -175°夹角,且衣架臂的下端开有凹槽。在使用此创作时,需将 衣架横杆向下轻拉或按动合页,使衣架形成菱形状,然后一手紧 握支撑架将衣架自领口套入高领衣物中再松手,使衣架在衣物内 展开并将衣物撑起。上述创作虽可用于撑挂固定领口之衣物但却 比一般衣架多出了许多组件(两块支撑板,锁轴等),故将增加其 成本。中国技术专利200520084489. 1号系一种新型衣架,其 特征在于,该衣架系由挂钩、活动支架、橡胶棒所组成。挂钩系 与活动支架连接,而在活动支架之间设有橡胶棒。欲使用此创作 时,通过压紧橡胶棒改变活动支架间的角度.,自衣物领口套入衣 架再松手,利用橡胶棒的弹性作用使活动支架在松开压力后自动恢复并撑起衣物。此创作虽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之优点,但 却可能面临橡胶棒因橡胶变质而失去弹性或断裂的问题。有鉴于上述创作并未能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可靠及成本低 廉之衣架,本技术人即针对上述缺失而深入构思、研究并设 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系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可折 叠之弹性衣架。本技术之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操作便利且可靠的可折 叠之弹性衣架。本技术系关于一种可折叠之弹性衣架,包含一挂钩部,其包含一本体及一弯曲部; 一弹簧,连接至该挂钩部; 一第一架 臂,连接至该弹簧之一端;及一第二架臂,连接至该弹簧之另一 端,迸而组成一独特之衣架结构。上述衣架可藉由施加于弹簧之压力而达到使衣架收合及展 开之效果。故可增进其于不同衣物之使用性,而在不使用时更可 以较不占空间之方式收纳,进而增进其便利性及携带性。附图说明上述组件,以及本技术其它特征与优点,藉由阅读实施 方式之内容及其图式后,将更为明显图.l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的示意图。图2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的示意图。图3A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的示 意图。图3B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的侧 视图。图3C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中弹 簧的局部放大图。图3D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收合时之立体图。图3E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弹性折叠衣架展开 时之立体图。 图中 2衣架 4挂钩部 6挂勾本体 8挂勾弯曲部 10 弹簧 12 第一架臂 14 第二架臂 22 衣架 24 弹簧 32 衣架 34 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将配合其较佳实施例与随附之图示详述于下。应 可理解者为本技术中所有之较佳实施例仅为例示之用,并非用以限制。因此除文中之较佳实施例外,本技术亦可广泛地 应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且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任何实施例,应 以随附之申请专利范围及其同等领域而定。贯穿本说明书之『一较佳实施例(one embodiment)』或『较 佳实施例(a embodiment)』,其意指描述关于较佳实施例之 一 特 殊特征、结构或特性,且包含至少一个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 因此,于本说明书之各处出现之词组〖于一较佳实施例(in one embodiment) J或『于较佳实施例(in a embodiment)』,不须完 全参照相同之实施例。再者,其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 适当之方式结合于一个或多个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l,其系根据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衣架2的示 意图。衣架2包括一挂钩部4、 一弹簧10、 一第一架臂12、 一第 二架臂14。其中,挂钩部4系由一挂钩本体6与一挂钩弯曲部8 所组成。挂钩部4系与弹簧10连接,而弹簧之两端则个别连接6至第一架臂12及第二架臂14,形成一本技术之衣架结构。 欲将衣架2套入衣物时,使用者可施加压力于第一架臂12 及第二架臂14之上表面,藉由弹簧10受力所产生之形变而使第 一架臂12及第二架臂14往内收合形成垂直状态,故衣架2可轻 易经由领口套入衣物中。而当使用者停止施压于第一架臂12及 第二架臂14之上表面时,弹簧10之恢复力即可让衣架2展开, 进而撑起衣物。参照图2,其系根据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之衣架22的示 意图。图2系与图1相似,但图2系以一较宽大之弹簧24取代 原本之弹簧10,且上述弹簧24系以夹缠之方式环绕与于第一架 臂12及第二架臂14之上而与其形成连结。欲使用衣架22时,使用者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折叠衣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挂钩部,包含一挂钩本体及一挂钩弯曲部; 一弹簧,连接至该挂钩部; 一第一架臂,连接至该弹簧之一端;及 一第二架臂,连接至该弹簧之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弹性折叠衣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挂钩部,包含一挂钩本体及一挂钩弯曲部;一弹簧,连接至该挂钩部;一第一架臂,连接至该弹簧之一端;及一第二架臂,连接至该弹簧之另一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弹性折叠衣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 挂钩部之该挂钩本体可为一未闭合之圆形,亦可为一未闭合 之方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弹性折叠衣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颐
申请(专利权)人:李仲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