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59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安装于固定体上的骨架(2),所述骨架(2)上连接设有天窗框料(3),所述天窗框料(3)的外侧通过天窗折页(4)连接设有天窗扇料(5),所述天窗扇料(5)的外侧连接设有窗体(6),所述天窗框料(3)与天窗扇料(5)连接处外层设有胶条(7)形成导流腔体(8),所述导流腔体(8)底部设有排水孔(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大部分水从窗体上或左右两侧分流,利用外层胶条抵御浪汐控制水流,让少部分水流入导流腔体,将水左右分流,较低一侧开排水孔,让水顺畅流出,无需将天窗安装的很高达到防水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天窗结构
本技术涉及天窗
,具体是指一种防水天窗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主流天窗分为两类:焊接阻水天窗和组角室内排水天窗。客观存在的缺点:1,焊接阻水天窗,只有一道阻水结构,安装角度超过40度或迎水坡面过长,产生水流浪汐,容易产生漏水隐患,只能加高天窗或加辅助防水帽,增加成本。2,组角室内排水天窗,密闭性能极差,水会在室内窗体周边停留,增加室内潮湿及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抵御水流浪汐,引导排水,避免漏水的一种防水天窗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安装于固定体上的骨架,所述骨架上连接设有天窗框料,所述天窗框料的外侧通过天窗折页连接设有天窗扇料,所述天窗扇料的外侧连接设有窗体,所述天窗框料与天窗扇料连接处外层设有胶条形成导流腔体,所述导流腔体底部设有排水孔。作为改进,所述导流腔体内向两侧导流至排水孔,在导流腔体内设置阻隔,引导导流腔体内水左右分流至排水孔顺畅排出,即保证了水密性能也兼顾气密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大部分水从窗体上或左右两侧分流,利用外层胶条抵御浪汐控制水流,让少部分水流入导流腔体,将水左右分流,较低一侧开排水孔,让水顺畅流出。无需将天窗安装的很高达到防水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水天窗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玻璃,2、骨架,3、天窗框料,4、天窗折页,5、天窗扇料,6、窗体,7、胶条,8、导流腔体,9、排水孔,10、胶垫,11、泡沫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图1-2所示,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安装于固定体1上的骨架2,所述骨架2上连接设有天窗框料3,所述天窗框料3的外侧通过天窗折页4连接设有天窗扇料5,所述天窗扇料5的外侧连接设有窗体6,所述天窗框料3与天窗扇料5连接处外层设有胶条7形成导流腔体8,所述导流腔体8底部设有排水孔9。所述导流腔体8内向两侧导流至排水孔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固定体1可以为玻璃屋面、混凝土屋面、彩钢屋面等,在坡面安装情况,防水效果更佳,水流浪汐受到外层胶条7抵御,大部分水从窗体6上或两侧分流,小部分水进入导流腔体8,经导流腔体8引导左右分流至底部排水孔9排出。如图1所示固定体1采用坡面玻璃,所述骨架2与玻璃之间设有胶垫10,提高骨架2的安装稳固性,且避免骨架2对玻璃造成磨损,所述天窗框料3与玻璃之间设有泡沫棒11,提高天窗框料3与玻璃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水渗漏。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安装于固定体(1)上的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上连接设有天窗框料(3),所述天窗框料(3)的外侧通过天窗折页(4)连接设有天窗扇料(5),所述天窗扇料(5)的外侧连接设有窗体(6),所述天窗框料(3)与天窗扇料(5)连接处外层设有胶条(7)形成导流腔体(8),所述导流腔体(8)底部设有排水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天窗结构,安装于固定体(1)上的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上连接设有天窗框料(3),所述天窗框料(3)的外侧通过天窗折页(4)连接设有天窗扇料(5),所述天窗扇料(5)的外侧连接设有窗体(6),所述天窗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弗舍尔电动天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