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及卸料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及卸料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浇混凝土排水沟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水沟施工形式,具有施工便捷、强度高、线型美观等特点,水沟一般分两次浇筑,侧墙浇筑时多采用钢模板支模的形式,可以保证浇筑成型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浇筑过程中主要依靠罐车在路基上方通过在路基边坡上铺设溜槽的形式将混凝土传递至下方水沟模板中,由于水沟侧墙设计厚度一般较小(普遍为20cm),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对准模板间距,移动过程较为缓慢,仅使用传统溜槽浇筑无法实现内外侧墙同时浇筑,影响浇筑效率,且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流速难以精准控制,常导致混凝土流至模板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及卸料施工结构,解决现有排水沟混凝土卸料不便,易造成混凝土浪费,无法实现排水沟内、外侧墙同时浇筑,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包括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卸料平台(1)及围设在卸料平台(1)顶面四周的挡板(2),卸料平台(1)的两侧对称开有两道矩形的卸料口(3),卸料口(3)设置在挡板(2)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卸料平台(1)及围设在卸料平台(1)顶面四周的挡板(2),卸料平台(1)的两侧对称开有两道矩形的卸料口(3),卸料口(3)设置在挡板(2)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2)的外侧面与卸料平台(1)的四侧之间的间距为1~2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2)为竹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2)的厚为2cm,高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卸料平台(1)包括木板层及连接在木板层上的竹胶板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排水沟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木板层的厚度为5cm,竹胶板层的厚度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汉,贾同安,毕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