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52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包括桶身,所述桶身顶部的左侧一体成型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水箱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盖板和垫板,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大便排出口和尿液排出口,所述桶身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在小便时,对进入大便排出口的尿液进行导流,使其输送至第一通道,同时便于使用者在大便时,将落入第二通道中的大便和尿液进行再次分离,使尿液通过斜管输送至第一通道,进而便于使用者将尿便进行快速彻底的分离,增强了尿便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卫生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
技术介绍
卫生器具指的是供水或接受、排出污水或污物的容器或装置,卫生器具,是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收集和排除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污、废水的设备,按其作用分为以下几类,1、便溺用卫生器具如大便器、小便器等;2、盥洗、淋浴用卫生器具;3、洗涤用卫生器具如洗涤盆、污水盆等;4、专用卫生器具如医疗和科学研究实验室等特殊需要的卫生器具。传统的坐便器其结构包括冲水装置和桶身,冲水装置与桶身连通,在使用时,由于尿液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然后排入各个建筑的下水管,尿液和大便混合物中的污染物多,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污水处理才能对水尿回收利用,而且农村的粪便在卫生间冲走后直接流入附近的沟和河中,对周围环境会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粪便是庄稼的有机肥料,然而传统坐便器无法对尿便进行分离,从而无法对粪便和尿液进行分别回收再利用,进而提高了种植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解决了传统坐便器尿便不能分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包括桶身,所述桶身顶部的左侧一体成型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水箱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盖板和垫板,所述桶身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大便排出口和尿液排出口,所述桶身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尿液排出口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道,所述大便排出口的底部连通有第二通道,所述桶身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位于第二通道的正下方,所述水箱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隔板。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丝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板、第二丝杆、第二螺纹套和挡板,所述桶身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部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通过第一支架与桶身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远离主动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一隔板左侧的底部,所述从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顶部的中心处通过第二支架栓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通过第三支架与水箱内腔底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嵌设于第一隔板左侧的中心处和桶身内腔左侧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腔的螺牙为反向螺牙。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斜管,所述斜管远离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二通道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斜管内腔的左侧嵌设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三支架与挡板顶部的左侧栓接。优选的,所述垫板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缓冲垫,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栓接有刮刀。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正面和背面的中心处均栓接有第二隔板,所述垫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桶身内腔底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贯穿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支架与连接板底部的左侧栓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1、本技术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丝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板、第二丝杆、第二螺纹套和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在小便时,对进入大便排出口的尿液进行导流,使其输送至第一通道,同时便于使用者在大便时,将落入第二通道中的大便和尿液进行再次分离,使尿液通过斜管输送至第一通道,进而便于使用者将尿便进行快速彻底的分离,增强了尿便分离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坐便器尿便不能分离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丝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板、第二丝杆、第二螺纹套和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尿便进行分离,分别对水尿和大便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斜管和过滤网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落入第二通道中大便含有的水分导流入第一通道,同时阻挡大便,使尿液和大便进一步分离,极大的增强了尿便分离的效果,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辅助挡板进行移动,同时增强了挡板的稳定性,通过缓冲垫的配合,防止使用者快速放下垫板,垫板快速撞击桶身的表面,从而导致垫板破损,通过刮刀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粘结在连接板上的大便进行去除,避免大便淤积从而造成堵塞,通过第二隔板的配合,避免使用者大便时,尿液过多进入大便排出口中,通过散热孔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大便时进行散热,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辅助连接板进行移动,同时增强了连接板的稳定性,防止连接板晃动,从而无法快速插入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滑块和挡板的结构立体图。图中标号:1、桶身;2、水箱;3、红外线感应器;4、垫板;5、移动机构;51、电机;52、主动轮;53、从动轮;54、第一丝杆;55、第一螺纹套;56、连接板;57、第二丝杆;58、第二螺纹套;59、挡板;6、尿液排出口;7、大便排出口;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第三通道;11、第一隔板;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斜管;17、第二隔板;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滑块和挡板的结构立体图,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包括桶身1,所述桶身1顶部的左侧一体成型有水箱2,所述水箱2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红外线感应器3,所述水箱2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盖板和垫板4,所述桶身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大便排出口7和尿液排出口6,所述桶身1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尿液排出口6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道8,所述大便排出口7的底部连通有第二通道9,所述桶身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道10,所述第三通道10位于第二通道9的正下方,所述水箱2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隔板11。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主动轮52、从动轮53、第一丝杆54、第一螺纹套55、连接板56、第二丝杆57、第二螺纹套58和挡板59,所述桶身1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包括桶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顶部的左侧一体成型有水箱(2),所述水箱(2)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红外线感应器(3),所述水箱(2)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盖板和垫板(4),所述桶身(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大便排出口(7)和尿液排出口(6),所述桶身(1)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尿液排出口(6)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道(8),所述大便排出口(7)的底部连通有第二通道(9),所述桶身(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道(10),所述第三通道(10)位于第二通道(9)的正下方,所述水箱(2)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隔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包括桶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顶部的左侧一体成型有水箱(2),所述水箱(2)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红外线感应器(3),所述水箱(2)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有盖板和垫板(4),所述桶身(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大便排出口(7)和尿液排出口(6),所述桶身(1)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尿液排出口(6)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通道(8),所述大便排出口(7)的底部连通有第二通道(9),所述桶身(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道(10),所述第三通道(10)位于第二通道(9)的正下方,所述水箱(2)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隔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便分离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主动轮(52)、从动轮(53)、第一丝杆(54)、第一螺纹套(55)、连接板(56)、第二丝杆(57)、第二螺纹套(58)和挡板(59),所述桶身(1)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52),所述主动轮(52)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53),所述主动轮(52)的内腔栓接有第一丝杆(54),所述第一丝杆(5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55),所述第一螺纹套(55)的底部栓接有连接板(56),所述连接板(56)底部的左侧通过第一支架与桶身(1)内腔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4)远离主动轮(5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第一隔板(11)左侧的底部,所述从动轮(53)的内腔栓接有第二丝杆(57),所述第二丝杆(57)的表面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伟群阮伟民阮超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民洁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