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21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5
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下端面设置为向下方凸起的“球冠”形且其最底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内竖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边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矩形框体的外端面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所述矩形框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所述罐体的底面适配设置且所述弧形杆的底面与所述罐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发酵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
本技术涉及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无公害农业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生产资料,限制外源污染物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确保环境清洁,同时防止生产和加工方式对环境和产品造成危害或损害,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以及生产方式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床土是苗床中用于育苗的优质土,是作物育苗的重要物资之一,成为了无公害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的床土生产过程是以草灰、珍珠岩、蛭仁、椰糠配有机肥料经过发酵、粉碎、烘干、筛选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发酵工序是将原料依次放入发酵罐中,然后人工将这些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后再进行发酵,由于采用人工手动搅拌,不仅无法将原料充分混合,影响后续发酵质量,而且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目的在于: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发酵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下端面设置为向下方凸起的“球冠”形且其最底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罐体内竖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外部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关于所述转轴对称设置,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边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矩形框体的外端面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所述矩形框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所述弧形杆与所述罐体的底面适配设置且所述弧形杆的底面与所述罐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设置在所述下连杆的上方,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倾斜往上延伸且其端部与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倾斜往下延伸且其端部与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边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均关于所述转轴对称设置两个。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体的外端面为弧形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料依次放入罐体后,启动搅拌电机带动转轴、矩形框体和弧形杆转动,弧形杆对罐体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范围较大,可以对原料充分搅拌,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发酵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由于罐体中的混合物发酵后具有一定的粘性,为了防止混合物粘结在罐体内部不易排出,矩形框体和弧形杆可以将粘结在罐体内部的混合物刮除。总之,本技术可以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发酵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矩形框体的示意图。图中:1、罐体,2、矩形框体,3、转轴,4、进料口,5、搅拌电机,6、上连杆,7、下连杆,8、弧形杆,9、出料口,1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罐体1的下端面设置为向下方凸起的“球冠”形且其最底端连接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上设置有阀门10,罐体1内竖直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上端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搅拌电机5。转轴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矩形框体2,矩形框体2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关于转轴3对称设置,矩形框体2的外侧边与转轴3平行设置且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与罐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距离过大粘结在刮除罐体内部的混合物时效果不好,距离过小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不方便制造安装,矩形框体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杆8,弧形杆8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弧形杆8与罐体1的底面适配设置且弧形杆8的底面与罐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距离过大粘结在刮除罐体内部的混合物时效果不好,距离过小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不方便制造安装。为了增加矩形框体2的强度,同时扩大搅拌范围,矩形框体2的内部还设置有上连杆6和下连杆7,上连杆6设置在下连杆7的上方,上连杆6的一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上连杆6的另一端倾斜往上延伸且其端部与矩形框体2的外侧边固定连接,下连杆7的一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下连杆7的另一端倾斜往下延伸且其端部与矩形框体2的外侧边固定连接,上连杆6和下连杆7倾斜角度相反,可以将原料向不同方向翻转,提高了混合效果。本实施例中,上连杆6和下连杆7均关于转轴3对称设置两个,进一步增加矩形框体2的强度,同时扩大搅拌范围。为了减少上连杆6和下连杆7随矩形框体2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上连杆6和下连杆7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为了减少弧形杆8随矩形框体2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弧形杆8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为了防止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将部分原料压在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为弧形面,减少对原料的挤压面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原料依次放入罐体1后,启动搅拌电机5带动转轴3、矩形框体2和弧形杆8转动,矩形框体2对罐体1上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弧形杆8对罐体1底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范围较大,可以对原料充分搅拌,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发酵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由于罐体1中的混合物发酵后具有一定的粘性,为了防止混合物粘结在罐体1内部不易排出,可以再次启动搅拌电机5带动转轴3、矩形框体2和弧形杆8转动,矩形框体2和弧形杆8可以将粘结在罐体1内部的混合物刮除。总之,本技术可以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发酵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1)的下端面设置为向下方凸起的“球冠”形且其最底端连接有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上设置有阀门(10),所述罐体(1)内竖直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的外部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搅拌电机(5);所述转轴(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矩形框体(2),所述矩形框体(2)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关于所述转轴(3)对称设置,所述矩形框体(2)的外侧边与所述转轴(3)平行设置且所述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与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所述矩形框体(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杆(8),所述弧形杆(8)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所述弧形杆(8)与所述罐体(1)的底面适配设置且所述弧形杆(8)的底面与所述罐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1)的下端面设置为向下方凸起的“球冠”形且其最底端连接有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上设置有阀门(10),所述罐体(1)内竖直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的外部且其端部转动连接有搅拌电机(5);所述转轴(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矩形框体(2),所述矩形框体(2)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关于所述转轴(3)对称设置,所述矩形框体(2)的外侧边与所述转轴(3)平行设置且所述矩形框体(2)的外端面与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所述矩形框体(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杆(8),所述弧形杆(8)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所述弧形杆(8)与所述罐体(1)的底面适配设置且所述弧形杆(8)的底面与所述罐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公害农业床土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体(2)的内部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周进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上天梯恒源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