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4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上的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中形成与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Ⅱ号灯筒中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透光片,所述遮光片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底板、竖板组成的固定件以及一侧形成圆弧的连接板将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固定到一起,通过顶环对灯罩进行支撑,将遮光片、透光片贴合在装配环的两侧,并将装配环装入到筒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指示信息投射到电梯门前,对候梯者进行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门套领域,具体涉及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电梯门套包括嵌入到墙体中的内侧结构和位于候梯厅的端侧结构,所述内侧结构包括两块安装在墙体内侧的内侧板01,两块内侧板01平行,两块内侧板01上设置有内顶板02,内顶板02、内侧板01垂直。端侧结构包括设置在墙面处的端横梁03、两块端面板04,所述端横梁03、两块端面板04相互垂直,且端横梁03与内顶板02垂直,端面板04与内侧板01垂直。端横梁03的上端、端面板04的自由端均形成朝向墙体的沿板05,所述端横梁03的背部设置有纵向的竖立板06,所述端面板04的背部设置有横向的横立板07。目前,电梯大多采用指示灯集成在电梯按钮处,而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乘梯者在将要跨上电梯时,才放线忘记确认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需要退回来再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上的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中形成与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Ⅱ号灯筒中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透光片,所述遮光片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更进一步的,所述Ⅰ号灯筒、Ⅱ号灯筒通过固定件安装到内顶板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底部和内顶板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竖板,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Ⅰ号灯筒、Ⅱ号灯筒的外壁相贴合。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中形成通孔,固定螺栓穿过内顶板、底板后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灯板上安装有LED灯珠,所述灯板、遮光片之间还设置有灯罩。更进一步的,所述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内形成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中形成用于支撑灯罩的顶环。更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中还设置有装配环,所述装配环上端设置有遮光片,其下端设置有透光片。更进一步的,所述装配环、顶环均为螺纹环。本技术通过由底板、竖板组成的固定件以及一侧形成圆弧的连接板将Ⅰ号灯筒、Ⅱ号灯筒固定到一起,通过顶环对灯罩进行支撑,将遮光片、透光片贴合在装配环的两侧,并将装配环装入到筒体中,本技术能够将指示信息投射到电梯门前,对候梯者进行提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门套的后视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门套的前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灯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遮光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遮光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01内侧板02内顶板03端横梁04端面板05沿板06竖立板07横立板1固定件2固定螺栓3固定螺母4连接板5Ⅰ号灯筒6Ⅱ号灯筒7筒体8灯板9灯罩10顶环11装配环12遮光片13透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02上的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02中形成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中均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中设置有灯板8,所述灯板8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12、透光片13,所述遮光片12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通过固定件1安装到内顶板02上,所述固定件1包括位于底部和内顶板02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竖板,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4与底板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板4、底板、竖板均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4、竖板均与底板相垂直。所述连接板4的圆弧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之间为胶合。所述底板中形成通孔,固定螺栓2穿过内顶板02、底板后通过固定螺母3进行固定。所述灯板8上安装有LED灯珠,所述灯板8、遮光片12之间还设置有灯罩9。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内形成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中形成用于支撑灯罩9的顶环10。所述内螺纹中还设置有装配环11,所述装配环11上端设置有遮光片12,其下端设置有透光片13。所述装配环11、顶环10均为螺纹环。又一实施例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02上的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02中形成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中均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中设置有灯板8,所述灯板8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12、透光片13,所述遮光片12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通过固定件1安装到内顶板02上,所述固定件1包括位于底部和内顶板02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竖板,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4与底板为分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竖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4的背部形成插块,所述底板两侧形成与插块相对应的插槽。优选的,所述插槽、插块为燕尾结构。所述底板中形成通孔,固定螺栓2穿过内顶板02、底板后通过固定螺母3进行固定。所述灯板8上安装有LED灯珠,所述灯板8、遮光片12之间还设置有灯罩9。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内形成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中形成用于支撑灯罩9的顶环10。所述内螺纹中还设置有装配环11,所述装配环11上端设置有遮光片12,其下端设置有透光片13。所述装配环11、顶环10均为螺纹环。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内的遮光片12分别形成上行透光孔和下行透光孔。所述LED灯珠可以但不限于E27螺口灯。本技术的安装工作过程如下:在墙体处预留针对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固定件1的安装槽和引线槽,在内顶板02中安装透光罩。对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的内部进行安装,套入灯罩9并拧入顶环10进行锁紧,将遮光片12、透光片13贴合在装配环11两侧,并拧入到筒体1中。对LED灯珠进行通电,检测灯珠是否能够点亮,然后用记号笔在筒体1外标记指向标记。将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安装在固定件1上,然后,将固定件1安装到内顶板02上。电梯在上行过程中,Ⅰ号灯筒5中的灯珠发光,通过灯罩的聚光然后穿过上行透光孔、透光片照射到电梯门前,为候梯者进行提示。本技术通过由底板、竖板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02)上的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02)中形成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中均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中设置有灯板(8),所述灯板(8)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12)、透光片(13),所述遮光片(12)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9 CN 20202015655601.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包括安装在内顶板(02)上的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02)中形成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对应的挖孔,所述挖孔中嵌装透光罩,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中均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中设置有灯板(8),所述灯板(8)下方依次设置有遮光片(12)、透光片(13),所述遮光片(12)中形成上行或下行提示用的透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通过固定件(1)安装到内顶板(02)上,所述固定件(1)包括位于底部和内顶板(02)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竖板,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套内顶板处的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Ⅰ号灯筒(5)、Ⅱ号灯筒(6)的外壁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上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优视津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